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秦:战国嘴强王者的逆袭之路

第一章 鬼谷子补习班的问题学生

公元前四世纪的某个深夜,云梦山鬼谷子补习班的熄灯铃已经响了三个时辰,一间宿舍里却还亮着偷偷点起的松油灯。苏秦正对着一卷《阴符经》咬牙切齿,旁边的张仪打着哈欠说:老苏,别卷了,老师说过游说之道,在于顺势,你这熬夜啃书的劲儿,不如留着练口才。

苏秦头也不抬:你懂什么?咱们这届补习班号称战国精英班,庞涓、孙膑都已经在魏国当高管了,再不出师,毕业即失业!

这位鬼谷子老师堪称战国最神秘的创业导师,教出来的学生全是搅局高手。他给苏秦的毕业评语是:口才90分,韧性100分,情商60分——慎用口舌,过刚易折。可惜当时的苏秦满脑子都是三年买车五年买房,把后半句当耳旁风。

毕业那天,苏秦背着老师给的游说大礼包(内含各国地图、辩论技巧手册、伪装身份道具),豪情壮志地说:等我佩六国相印,回来给老师建雕像!张仪在后面补了句:先能混口饭吃再说吧。

第二章 求职碰壁:从到的坠落

苏秦的第一站选在了秦国。当时秦孝公刚去世,秦惠文王刚继位,正忙着收拾商鞅留下的烂摊子。苏秦抱着给秦王当战略顾问的目标,连续写了十封求职信,内容大概是:秦国地势好、军队强,应该趁机一统天下,我可以帮您制定详细方案。

结果呢?秦惠文王正烦外来人才,扔给他一句:鸟儿的羽毛还没长丰满,就想高飞?先生还是先回去练练吧。——翻译过来就是:应届生没经验,我们不要。

更惨的是,苏秦为了包装自己,买了套战国顶级谋士套装(丝绸长袍、玉带、豪车),早就把盘缠花光了。从秦国都城咸阳出来时,他只能卖掉马车当路费,长袍磨出了破洞,脚底板磨出了水泡,活像个刚被传销组织骗光钱的流浪汉。

回到老家洛阳时,场面更是尴尬。他嫂子正淘米做饭,看见他这副模样,手一抖把米撒了一地:哟,这不是我们家要当大官的苏秦吗?怎么混成叫花子了?他哥哥叹着气说:早让你学门手艺,比如种地、做买卖,偏要去学那耍嘴皮子的营生,现在知道难了吧?连他老婆都懒得从织布机上下来,只冷冷丢下一句:饭在锅里,自己盛。

苏秦当晚缩在破草席上,摸着饿得咕咕叫的肚子,第一次认真思考人生:难道我真的不是吃这碗饭的料?

第三章 悬梁刺股:被嫂子刺激出来的逆袭

那天晚上,苏秦翻出鬼谷子给的压箱底教材,越看越觉得自己之前的游说方案全是纸上谈兵。正看着,嫂子端着一碗稀粥进来,嘴里还念叨:读这些破书能当饭吃?隔壁老王卖草鞋都比你强。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苏秦的斗志。他地把粥碗一放:我要是再混不出名堂,就不姓苏!

接下来的一年,苏秦开启了魔鬼特训模式: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背诵各国国情,中午模拟辩论(对手是家里的老黄牛),晚上分析天下大势。最狠的是,他怕自己打瞌睡,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系在头发上,只要脑袋一耷拉,就会被扯醒;要是还困,就拿锥子往大腿上扎——这就是悬梁刺股的由来,后来被写进《励志故事大全》,成了千万学子的。

有一次他扎得太用力,血顺着裤腿流到地上,他老婆进来拖地时吓了一跳:你这是搞什么?自残能当饭吃?苏秦咬着牙说:现在流的血,都是当初脑子进的水!

一年后,苏秦看着镜子里眼神锐利、谈吐流利的自己,拍着桌子说:这次出去,要是再拿不到offer,我就...我就再回来刺股!

第四章 燕国破局:从门卫室国王办公室

苏秦总结了上次失败的教训:秦国太强,不缺谋士;得找个弱小但有潜力的国家,比如...燕国。

燕国当时就像战国版的偏远小城,经济落后,还总被邻居赵国欺负,燕文侯天天愁得睡不着觉。苏秦算准了这一点,花了三个月时间混进燕国都城蓟城,先从燕文侯的亲信大臣郭隗下手。

他在郭隗家门口蹲了半个月,终于抓住机会递上名片:我有办法让燕国十年内没人敢欺负,您要不要听听?郭隗正被边境问题烦着,半信半疑地把他带进宫。

见到燕文侯,苏秦没说客套话,直接抛出三个问题:大王觉得燕国最大的威胁是谁?

赵国。

那燕国为什么不跟赵国搞好关系,反而怕秦国?

燕文侯愣住了。

苏秦接着说:秦国打燕国,得跨过千里山河;赵国打燕国,当天就能兵临城下。您放着身边的老虎不防,去怕远方的狼,这不是糊涂吗?

这句话说到了燕文侯的心坎里。苏秦趁热打铁:只要您联合赵、韩、魏、齐、楚,搞个抗秦联盟,秦国再强也不敢动您一根手指头。

燕文侯听得热血沸腾,当场拍板:先生要是能促成这事,燕国的军费、车马、随从,您随便用!——苏秦总算拿到了第一笔天使投资。

离开燕国时,苏秦看着身后浩浩荡荡的车队(装满了金银财宝和车马随从),心里感慨:果然还是弱国的钱好赚啊!

第五章 五国连环计:把玩成艺术

有了燕国的背书,苏秦底气十足地来到赵国。当时赵肃侯正被秦国和魏国夹得难受,苏秦一见面就画了个大饼:如果六国联合起来,土地是秦国的五倍,军队是秦国的十倍,还怕打不过他?到时候您当联盟老大,各国都得听您的!

赵肃侯听得眼睛发亮:可怎么让其他国家同意呢?

苏秦微微一笑:包在我身上,您只需出点活动经费。

接下来,苏秦开启了战国巡回演讲模式,每到一国就量身定制游说方案:

对韩国(被秦国揍得最惨):

韩国士兵那么能打,兵器那么锋利,却总被秦国欺负,传出去多丢人!不如加入联盟,大家一起揍秦国!韩宣王当场拍桌子:就这么办,谁再跟秦国低头谁是孙子!

对魏国(曾经的霸主,现在衰落了):

魏国当年多牛啊,现在却要跟秦国称兄道弟,对得起祖宗吗?加入联盟,既能报仇,又能恢复荣光!魏襄王被说得脸红,立马答应签字。

对齐国(有钱但怕死):

齐国这么富,秦国再强也打不过来,可要是其他国家被灭了,下一个就是您。不如出点钱支持联盟,花小钱保大钱!齐宣王算盘打得精,一听划算,当场拨款。

对楚国(南方大国,态度摇摆):

楚国地大物博,本来能当老大,却被秦国压一头。只要您加入联盟,各国都奉您为盟主,秦国算老几?楚威王最爱听这话,立马表态:我楚国愿意牵头!

短短一年时间,苏秦凭着一张嘴,硬是把六个互相掐架的国家拧成了一股绳。在洹水边上的六国签约仪式上,苏秦被推为合纵长,同时佩戴六国相印,相当于兼任六国的国防部长,风光得不得了。

消息传到秦国,秦惠文王正在吃饭,吓得把筷子都掉了:这苏秦是何方神圣?一张嘴就把我包围了?秦国当即决定:十年内不东出函谷关,先稳住再说。

第六章 巅峰时刻:衣锦还乡的凡尔赛现场

苏秦要去赵国上任时,正好路过老家洛阳。这次的排场可比上次狼狈回乡时大多了:六国派来的护送车队加起来有一百多辆,随从、保镖、秘书浩浩荡荡,沿途各国官员都出城迎接,送来的礼物堆成了小山。

周天子听说后,赶紧派人打扫街道,亲自到城门口迎接。苏秦坐在装饰华丽的马车里,看着路边跪拜的人群,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嫂子正趴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苏秦让马车停下,笑着问:嫂子,以前你见我就骂,现在怎么这么恭敬啊?

他嫂子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因...因为你现在官大、钱多、势力大啊!

苏秦叹了口气,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看,人生在世,贫穷的时候连家人都看不起你,富贵了连君王都得让你三分。要是我当初在洛阳附近买二亩地种地,现在能有这番成就吗?——这波凡尔赛操作,被记入《战国策》,成了千古名场面。

他哥哥、老婆也挤过来想打招呼,苏秦摆摆手:先回家打扫院子,我带了六国特产,回头分你们点。说完扬鞭而去,留下家人在原地尴尬又羡慕。

第七章 合纵破裂:嘴强王者的滑铁卢

合纵联盟看起来风光,其实内部矛盾重重。各国就像一群互相提防的合伙人,平时开会吵架,遇到利益纠纷更是各怀鬼胎。

秦国一看硬打不行,就玩起了离间计。他们派使者偷偷给齐国送了好多美女和财宝:你们齐国跟秦国隔着韩魏,本来就没仇,何必跟着苏秦当冤大头?不如我们一起打赵国,好处平分。齐宣王本来就觉得联盟军费掏得多,一听这话动了心,偷偷撕毁盟约,派兵攻打赵国。

赵国被背后捅刀子,气得去找苏秦算账:你说的联盟呢?齐国都打过来了,你给我个说法!苏秦慌了,赶紧拍胸脯:大王别急,我去齐国骂醒他们!

到了齐国,苏秦没骂齐宣王,反而恭喜他:大王您太聪明了!齐宣王懵了:我违约你还恭喜我?苏秦说:赵国现在跟韩魏关系铁,您一打他,他们肯定联合起来对付您,到时候秦国坐收渔利。不如您假装攻打赵国,我去说服赵国割地求和,好处还是您的,还不得罪联盟,多好!

齐宣王被绕晕了,居然真信了。可这招只能糊弄一时,联盟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秦国趁机拉拢魏国、韩国,六国合纵就像纸糊的房子,一戳就破。

苏秦知道自己在赵国待不下去了,正好燕国燕文侯去世,新继位的燕易王召他回去。他本想回燕国养老,没想到更大的麻烦在等着他。

第八章 燕国桃色事件:谋士的情感危机

燕易王的老妈,也就是燕文侯的遗孀,是个出了名的。她早就听说苏秦长得帅、口才好,见了面更是越看越喜欢,一来二去,居然跟苏秦搞到了一起。

这事儿在燕国朝堂上传得沸沸扬扬,燕易王虽然没明说,但看苏秦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苏秦心里发毛:这要是被秋后算账,脑袋不保啊!

他赶紧找燕易王请命:大王,齐国背信弃义,我去齐国当卧底,帮您报仇雪恨!燕易王巴不得他赶紧走,立马同意了。

苏秦跑到齐国,靠着花言巧语哄得齐宣王团团转。他让齐王大兴土木盖宫殿,说:您是天下霸主,就得有气派!其实是想让齐国劳民伤财;他还劝齐王攻打周边小国,说:扩大地盘才能彰显实力!其实是想让齐国树敌。

齐宣王被他忽悠得晕头转向,把苏秦当成头号亲信。可齐国的大臣们不傻,看出苏秦是燕国的间谍,多次提醒齐王:苏秦这小子没安好心!齐王不听,还把提意见的人骂了一顿。

第九章 刺杀疑云:纵横家的悲壮结局

公元前317年,齐宣王去世,齐闵王继位。这位新齐王可比他爹精明多了,早就看苏秦不顺眼。齐国的大夫们趁机联合起来,雇了个刺客刺杀苏秦。

刺客一刀捅在苏秦肚子上,趁乱逃跑了。苏秦忍着剧痛爬到齐闵王面前,用尽最后一口气说:大王...您要想抓到刺客...就对外宣称我是燕国间谍...把我五马分尸...刺客肯定会出来领赏...

齐闵王照做了。果然,那个刺客以为自己立了大功,兴冲冲地跑来领赏,当场被抓住砍了头。苏秦用自己的尸体做诱饵,报了仇,也算是把纵横之术用到了极致。

苏秦死后,他的间谍身份彻底曝光,齐国和燕国的关系降到冰点。而他一手促成的合纵联盟,早已烟消云散,各国重新陷入你打我我打你的乱局,直到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

第十章 苏秦的:嘴炮的力量有多大?

苏秦虽然死了,但他开创的纵横术成了战国后期的。后来的张仪、公孙衍、范雎等人,都是踩着他的脚印混饭吃。他用一生证明了一个道理:在乱世中,舌头有时候比刀子还管用。

正面教材:沟通的艺术

苏秦最牛的不是他的计谋,而是他的沟通技巧。他总能抓住对方的痛点:燕国怕赵国,他就说联赵抗秦;韩国恨秦国,他就说报仇雪恨;齐国爱面子,他就说称霸天下。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放到现在就是顶级销售或谈判专家。

反面教材: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合纵联盟的破裂,本质上是因为各国利益不一致。苏秦再能说,也没法让六国真正一条心。这告诉我们:合作可以靠口才促成,但要长久,还得靠利益捆绑。

历史评价:褒贬不一的投机者

儒家骂苏秦反复无常,不忠不义,觉得他为了功名不择手段。但战国就是个胜者为王的时代,苏秦从一个穷书生混到六国相印,本身就是个奇迹。司马迁在《史记》里说他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算是比较中肯的评价。

第十一章 给苏秦的穿越建议:如何避免翻车?

如果能穿越回战国,我一定要给苏秦提三条建议:

1. 1. 别搞办公室恋情:尤其别碰领导的妈,这是职场大忌,多少英雄好汉都栽在这上面。

2. 给联盟找个共同敌人:光靠不够,得让六国觉得合作有甜头,比如一起开发点贸易路线,搞个经济共同体什么的。

3. 培养接班人:合纵全靠他一个人维持,他一走就散架,要是早点培养几个徒弟,说不定能撑得更久。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苏秦真听了这些建议,他可能就不是那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苏秦了。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这些充满遗憾的英雄故事。

苏秦就像战国舞台上最耀眼的脱口秀演员,用一张嘴点燃了时代的激情,也最终被自己的口才所累。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能说会道很重要,但懂得收敛锋芒,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