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特厨探店:开局神级味蕾,锤爆黑 > 第270章 全场公敌!你一个南方人也配做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0章 全场公敌!你一个南方人也配做馍?

“他……他居然真的敢应?”

“疯了吧!那可是白爷的灶,白爷的面!这小子要是做砸了,以后还想不想在西安城的美食圈里混了?”

“我看悬!他那套理论听着玄乎,可真要动手,完全是两码事!”

当陈元那句“献丑了”落地,围观的人群瞬间炸锅。

震惊,怀疑,期待,还有人等着看笑话。

各种复杂的情绪在人群中交织升腾。

王麻子和刘一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

他们承认,刚才被那小子的“活馍论”给说懵了。

但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

做馍,靠的是手上千锤百炼的硬功夫,是几十年如一日跟面粉、炉火死磕磨出来的肌肉记忆。

这小子细皮嫩肉,一看就没怎么下过苦力,他能行?

白老爷子却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

他脸上笑意更浓,眼神里透着欣赏,也藏着几分老狐狸般的考究。

“好!有胆气!”

他让开身位,露出身后那个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灶台,和一个盖着厚厚棉布的大木盆。

“面,是额今天早上用自家井水,拿压箱底的老面头发的。”

“灶,也是额亲手砌的,火路怎么走,脾气怎么样,全看你自己的本事。”

“家伙事儿都在这了,开始吧。”

白老爷子往后退了两步,抱起胳膊,摆出了一副“我就静静看你表演”的架势。

这一刻,陈元成了整个广场唯一的焦点。

所有人的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江语希和丁晓曼紧张得手都攥到了一起,掌心全是湿滑的汗。

她们相信小师叔的厨艺,可这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挑战人家传承了几百年的看家本领,这压力,太大了!

只有小李,此刻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光芒。

他高高举起手机,镜头死死锁定陈元。

他有预感,今晚,他将见证一个足以载入自己职业生涯史册的,名场面!

陈元没有立刻动手。

他先是走到大木盆前,轻轻掀开了那块厚棉布。

一股浓郁、微酸,带着复杂生命气息的面香,瞬间扑面而来。

只闻了一下,陈元就知道,这面,是极品!

他没有像其他师傅那样,直接把手伸进去揉面。

而是伸出食指,轻轻地,在那发得如同云朵般蓬松的面团上,戳了一下。

一个指洞出现。

然后,它缓缓地,带着一股韧劲儿,慢慢回弹。

但不完全回弹。

“好面。”陈元由衷地赞了一句。

这说明面团已经发酵到了最完美的状态,不多一分,不少一毫。

光是这一手“探面”的细节,就让白老爷子浑浊的眼中,精光一闪。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小子,不是在说大话。

接着,陈元走到了灶台前。

他没有急着生火,而是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灶膛的结构,又用手感受了一下烟道的走向。

那专注的神情,不像个厨子,倒像个严谨的工程师,在勘测一栋精密的建筑。

足足看了一分钟,他才站起身。

一切,了然于胸。

“小师叔到底在干嘛啊?”丁晓曼急得小声嘀咕,“怎么还不开始揉面啊?”

“别急,”江语希虽然也紧张,但她见过陈元做菜时的状态,“他在和这些东西‘交流’。”

没错,就是交流。

陈元此刻,正通过他那变态的“超级味蕾”和系统赋予的极致感知力,去理解这盆面团的性格,去读懂这座灶台的脾气。

终于,他动了。

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也没有花里胡哨的动作。

他只是挽起袖子,走到盆边,双手覆盖上那团柔软而充满生命力的面团。

然后,开始揉。

他的动作,很慢。

却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感。

既不像王麻子那样势大力沉,也不像其他师傅那样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陈元的手,仿佛有了自己的意识。

他的手掌时而沉重下压,将力道贯入面芯深处;时而又轻灵一拨,带动面团自行舒展。

一推一拉,一按一转。

那团面在他手中仿佛活了过来,每一次呼吸都变得更有力道。

那已经不是在揉面。

那是在唤醒。

唤醒它最深处,那属于麦子的,最原始的生命力!

渐渐地,周围的议论声彻底消失了。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一幕吸引。

那些做了一辈子馍的老师傅们,更是看得目瞪口呆,眼神里充满了震撼与不解。

他们看不懂陈元的揉法,那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但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盆原本还有些“散”的面团,在陈元的手下,正在发生着某种惊人的质变!

它变得越来越光滑,越来越有弹性,在灯光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这……这是什么揉法?”王麻子喃喃自语,脸上的不屑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深深的困惑。

“不知道,”刘一手摇了摇头,声音干涩,“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只有白老爷子,死死地盯着陈元的手,身体因为激动,再次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他想起来了!

五十年前,他还是个学徒的时候,曾有幸见过他师爷的师爷,一位清末御膳房里出来的传奇人物,揉过一次面。

那手法,就和眼前这个年轻人,有七八分的相似!

那是一种已经失传了近百年的,宫廷里揉制顶级面点的秘法——太极揉!

这个年轻人……他到底是什么来头?!

终于,面揉好了。

陈元没有停歇,揪下一个大小均匀的面剂子,双手交错,快速搓揉。

分割,搓条,卷起,按扁。

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最后,他将面饼放在案板上,用一个特制的木模,在面饼中心,轻轻一按。

一个完美的螺旋状菊花心,瞬间成型。

紧接着,他生火,烧灶。

他对火候的掌控,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先用大火,将炉膛烧得通红,把馍坯放进去,利用高温瞬间锁住馍皮的水分,形成酥脆的外壳。

这个过程,不超过二十秒。

然后,立刻撤掉大部分柴火,只留底部的文火,慢慢地,将内部的馍瓤烘烤至熟。

贴、翻、烙、烤……

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得像是用电脑程序计算过一样。

整个广场,只能听见炉膛里火焰燃烧的“噼啪”声,和众人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终于,当一股浓郁到近乎蛮横的麦香,从炉膛里飘散出来的那一刻。

所有人都知道。

成了!

陈元打开炉门,用火钳,轻轻地,夹出了那个万众瞩目的白吉馍。

当那个馍,完整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时。

全场,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那是一个完美的,如同艺术品般的白吉馍。

边缘的铁圈,圆润饱满,没有一丝瑕疵。

背面的虎斑,火色均匀,浓淡相宜。

而正中的那个菊花心,螺旋层层叠叠,清晰分明,仿佛一朵正在怒放的白菊,充满了生命力。

“铁圈虎背菊花心……”

白老爷子失神地念叨着,眼眶,竟然红了。

他追求了一辈子,也只在状态最好的时候,偶尔才能做出一个这样的馍。

可眼前这个年轻人,第一次用他的面,第一次用他的灶,就做出了一个……比他巅峰时期,还要完美的馍!

陈元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

他托着那个滚烫的馍,走到白老爷子面前,双手奉上。

“老爷子,请您……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