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凤临异世:绝色特工复仇录 > 第121章 金殿惊雷,帝心难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章 金殿惊雷,帝心难测

翌日,晨光熹微,金色的琉璃瓦在初升的朝阳下折射出肃穆而威严的光辉。天启王朝的权力中枢——太和殿,早已百官肃立,静待君临。

气氛与往日并无不同,官员们三三两两地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讨论着无关痛痒的政务。然而,站在文官队列前列的洛云曦,与武官队列中身姿笔挺的卫峥,却如两座沉默的冰山,散发着一股无形的、即将迸裂的寒意。

他们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沉静而坚定。昨夜的密谈,已将两个立场迥异的人,用一个名为“隐宗”的共同敌人,牢牢捆绑在了一起。今日此举,是他们结盟后的第一步,亦是一场豪赌,赌的是帝心,赌的是整个天启王朝的未来走向。

“皇上驾到——!”

随着内侍监孙公公尖细的嗓音划破大殿的宁静,所有官员躬身行礼。身着九龙金袍的皇帝轩辕宏,步履沉稳地走上龙椅,面容一如既往的威严,深邃的眼眸扫过阶下群臣,带着洞悉一切的压迫感。

“众卿平身。”

“谢皇上!”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几件常规的政务被迅速处理。就在众人以为今日亦将平淡收场之时,洛云曦自队列中缓步而出。

她一身清吏司的玄色官服,衬得身形越发清癯,面容因“伤势未愈”而带着几分苍白,但那双眸子却亮得惊人。

“臣,清吏司掌印司主洛云曦,有本上奏。”她的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与此同时,卫峥也从武官队列中走出,与她并肩而立,声若洪钟:“臣,清吏司监察副使卫峥,附议!”

一文一武,清吏司两位最高主官联名上奏,这在清吏司成立以来还是头一遭。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就连一直闭目养神的几位内阁大学士,也缓缓睁开了眼睛。二皇子与四皇子的党羽们更是目光闪烁,心中各自盘算。

龙椅之上,轩辕宏的目光微微一凝,落在二人身上:“何事需两位爱卿联名启奏?”

洛云曦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奏折,由孙公公呈递上去。她并未直接开口,而是等待着,让那份凝聚了他们初步调查结果的奏折,先在皇帝心中投下一颗石子。

轩辕宏接过奏折,缓缓翻开。他看得极慢,殿中静得落针可闻,只有他指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随着他的阅读,那张素来不动声色的脸上,渐渐笼罩上一层冰霜。

“忠义侯府灭门案、工部尚书贪腐案、边关军费亏空案……”洛云曦的声音适时响起,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边,“启禀皇上,臣与卫副使在联合查办此三桩大案时,发现所有线索的末端,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源头。”

她顿了顿,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一个隐藏在天启王朝肌体之内,盘根错节,势力滔天的地下组织——”

“其名为,‘隐宗’!”

“隐宗”二字一出,如一道惊雷在太和殿内炸响!

满朝文武,瞬间哗然。大部分官员面面相觑,满脸皆是茫然与震惊,显然是第一次听闻这个名字。而少数几位身居高位的老臣,脸色却在瞬间剧变,眼中流露出惊惧与难以置信。

二皇子轩辕珏瞳孔猛地一缩,四皇子轩辕琅则不动声色地皱起了眉头。

“一派胡言!”一名御史立刻跳了出来,指着洛云曦厉声喝道,“洛司主,你可知危言耸听,扰乱朝纲是何等大罪?什么‘隐宗’,简直是子虚乌有!”

“不错!”二皇子派系的一名官员附和道,“怕不是清吏司办案不力,为推卸责任而杜撰出的鬼魅之说!”

卫峥冷哼一声,上前一步,强大的气场压得那几名官员噤若寒蝉:“此乃臣与洛司主,综合大理寺尘封密卷与清吏司实证,共同得出的结论。所有证据均记录在案,岂是杜撰二字可以轻易抹杀?”

他从怀中掏出另一份卷宗:“此乃大理寺三十年来所有悬案、疑案中,出现过的同一神秘图腾的记录,共计一十七次!其图腾样式,与我等在地下钱庄查获的信物,完全吻合!”

两份奏本,一份来自代表着新锐与酷烈的清吏司,一份来自代表着传统与法度的监察副使。这联合一击,分量之重,让所有质疑的声音都弱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龙椅之上的轩辕宏身上。

皇帝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雷霆之怒。他猛地将手中的奏折拍在龙案之上,发出一声巨响。

“混账!”龙威如狱,压得整个大殿鸦雀无声,“我天启江山,朗朗乾坤,岂容此等藏污纳垢之辈横行!查!给朕彻查!”

他的反应在众人意料之中,却又在洛云曦和卫峥的意料之外。

因为,皇帝的愤怒,太过“标准”,太过“理所当然”。

洛云曦敏锐地捕捉到,在轩辕宏拍案怒斥的瞬间,他眼底深处闪过的一丝……不是震惊,不是骇然,而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混杂着忌惮、烦躁,甚至是一丝了然的异光!

那光芒一闪即逝,快得仿佛是错觉。

“皇上息怒!”群臣跪倒一片。

“洛云曦,卫峥!”皇帝的声音冰冷,“朕命你二人,即刻统筹清吏司、大理寺、刑部三司之力,成立专案组,彻查‘隐宗’一事!无论涉及到谁,官居何位,一律严惩不贷!”

“臣,遵旨!”二人齐声应道。

旨意下得果决,授权也足够大,看起来是雷厉风行。但洛云曦的心,却缓缓沉了下去。

皇帝接下来的话,验证了她的不安。

“为示对此案之重视,”轩辕宏的目光扫过阶下,最终定格在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臣身上,“朕特命内阁大学士,刘公,为督办大臣,总领全局。望众卿同心戮力,还我天启一个清平世界!”

刘大学士,刘延。一位德高望重,在朝数十年,以“稳重”着称的老臣。他从不站队,但也从不冒进。让他督办此案,看似公允,实则……等于给这辆飞速启动的战车,套上了一个最沉重的缰绳。

这绝不是一个想要迅速查清真相的君主会做出的决定。

朝会结束,百官退朝时依旧议论纷纷,为这平地而起的惊雷震得心神不宁。

洛云曦与卫峥并肩走出太和殿,踏上长长的白玉石阶。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却驱不散二人心头的寒意。

“你看到了吗?”卫峥的声音低沉,不带任何情绪。

“看到了。”洛云曦轻轻颔首,“皇上的反应,太快,也太平静了。”

真正的震惊,是会带来片刻失措的。而皇帝没有。他更像是一个早就知道屋子里有鬼,只是没想到今天会被人当众指出来的屋主。他的愤怒,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表演给满朝文武看的姿态。

“刘大学士……”卫峥吐出这三个字,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皇上,不想让我们查得太快,或者说,不想让我们查得太深。”

“恐怕,不是不想。”洛云曦停下脚步,仰头望向那巍峨宫殿的重重飞檐,眸色深沉如海,“而是,不敢。”

一个连帝王都感到忌惮,甚至不敢轻易触碰的“隐宗”。

它究竟,是怎样一个庞然大物?

卫峥沉默了。他一生信奉皇权至上,忠君报国。可今天,他第一次对那至高无上的皇权,产生了动摇。他所效忠的君主,似乎在这盘棋局中,并非执棋人,甚至……可能也只是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

“我们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卫峥缓缓道,“但也彻底没有了退路。”

“那便不退。”洛云曦转过头,迎着卫峥复杂的目光,眼神清明而决绝,“至少现在,我们知道了彼此最大的底牌——我们都想弄清真相。这就够了。”

阳光下,两道身影渐行渐远。他们前方的路,已然被一片名为“帝心”的迷雾所笼罩,充满了未知与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