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帝王串串烧 > 第2章 新任CEO的就职演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彻底掌握了公司(秦国)控制权的嬴政,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文武百官)大会。这次会议,堪称企业史上最霸气侧漏的就职演说之一。

没有虚头巴脑的感谢,没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谨慎展望。嬴政直接挂起了一幅巨大的七国地图,拿起一根精致的镶金青铜教鞭(可能并没有)。

“诸位同人(他可能没说这个词),”嬴政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砸在殿柱上嗡嗡回响,“过去几年,我们公司经历了阵痛,完成了内部结构的优化。现在,我宣布,大秦集团‘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战略计划,正式启动!”

台下鸦雀无声,有的老臣激动得胡子发抖,有的则暗自心惊。

“我们的目标市场占有率,是百分之百!”嬴政的教鞭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大圈,将六个颜色各异的诸侯国全部圈了进去。“韩、赵、魏、楚、燕、齐,这些,都将是我们大秦的郡县!”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司将进行如下改革:

第一,组织架构扁平化。全面推行郡县制,取消一切世袭封地,各级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考核、发放俸禄。我要听到最基层的声音,我的政令要能直达田间地头!

第二,标准化建设。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统一!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这是企业文化的统一!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产品(律法、政令)在每个分公司(郡县)的规格都不一样,还谈什么高效运营?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要致富,先修路!驰道、直道必须尽快规划建设,确保兵力、物资、信息流通畅无阻!这是我们的‘物流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

第四,核心技术创新。鼓励军工研发,提高青铜兵器乃至未来可能出现的铁制兵器的质量和产量。农业技术也要革新,保证我们的‘现金流’(粮食税收)稳定。”

嬴政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知道,有人会觉得我激进,有人会害怕改变。但是,诸位,时代变了!小国寡民、各自为政的商业模式已经过时了!未来的竞争,是规模的竞争,是效率的竞争!我们大秦,拥有最先进的管理制度(法家思想),最强大的执行力(秦军),现在,又有了清晰的战略目标!我们不做谁做?此时不做更待何时?”

“所有部门,立刻根据总战略,制定各自的年度、季度、月度KpI!我要看到详细的预算表和进度报告!散会!”

百官们晕乎乎地走出大殿,感觉像是被一股强大的电流过了一遍。这位年轻的cEo,不仅收回了权力,更带来了一股摧枯拉朽的变革风暴。

嬴政回到后宫(如果他有心情去的话),看着地图,内心oS:“并购只是第一步,整合才是关键。等拿下这些公司,还有更宏大的基建项目要搞……比如,把以前那些零散的防御工事整合一下,弄个超级大工程,就叫‘长城’品牌好了,专防北方那个叫匈奴的竞争对手。”

---

霸道总裁的KpI:灭国倒计时开始

嬴政是个行动派,说到做到。大秦集团这台战争机器,在他的亲自督导下,开足了马力。

他设立了“灭国项目组”,自己亲任项目总负责人。每个被盯上的诸侯国,都是一个独立的“并购项目”。项目组核心成员包括尉缭(首席战略官)、李斯(首席执行官助理兼兼并整合专家)、王翦、王贲、蒙恬等(各事业部总经理,负责具体执行)。

并购策略清晰而高效:远交近攻,分化瓦解,逐个击破。充分利用竞争对手之间的矛盾(比如齐国的置身事外,楚国的内部不稳),进行精准打击。

首先被拿来开刀的,是实力最弱、位置最关键的韩国。灭韩项目,几乎成了后来一系列并购的样板工程。

嬴政召开项目启动会:“韩国,就是我们第一个试点项目。目标:三个月内完成并购。王翦,你负责带队尽调(尽职调查,这里指军事侦察和试探性进攻)和谈判(劝降)。李斯,你准备并购后的整合方案,重点是法律和行政体系的并轨。”

李斯出列:“大王,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和人员安置是关键。是否考虑保留部分韩国的原有管理层(贵族)?”

嬴政大手一挥:“原则上不予保留!我们的管理模式是最优的,为什么要迁就落后产能?核心管理层必须清洗,基层员工(百姓)经过培训(普法教育)后可以留用。我们要的是市场(土地和人口),不是他们的管理层团队!记住,效率优先!”

结果,灭韩项目比预计还顺利。在秦军强大的“市场压力”(军事威慑)下,韩国内部士气低落,根本没形成有效抵抗。项目提前完成,韩国这个曾经战国七雄之一的“老牌企业”,被彻底吸收合并,设为颍川郡。

捷报传来,嬴政在咸阳宫举行了简单的庆功会。他没有大肆庆祝,而是立刻召集项目组复盘。

“灭韩项目,完成度良好,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我们的后勤补给线在延伸后效率有所下降,新占领区的民众适应新法规需要时间。这些,都要记入经验库,为下一个并购项目——赵国,做好准备。”

他看向李斯:“赵国实力比韩国强,内部管理(军事力量)也更有章法,可能会是一场硬仗。预算要充足,风险评估要做细。我要的不是惨胜,是完胜!”

嬴政就像一个最苛刻的产品经理,盯着每一个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灭赵、灭魏、灭楚……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灭国大战,在他这里被分解成一个个需要达成的KpI,冷静、高效,甚至有些冷酷地推进着。

【跨时空吐槽小剧场】

视角:宋仁宗赵祯

(正在垂拱殿批阅奏折,看到内侍悄悄展示的“历史趣闻”水幕,忍不住叹气)

赵祯:“唉,赢政陛下这效率,朕真是……羡慕啊。看看朕,想修个宫观都被言官们喷成筛子,想给边境将士加点饷银,三司使(财政部长)就跟朕哭穷。文景二帝倒是能攒钱,可他们那时候也没这么多花钱的地方啊。朕现在是,想花钱的地方多,能收上来的钱少,还得跟士大夫们共治天下,什么事都得商量着来。当皇帝当成甲方(出钱方),还得看乙方(臣子)的脸色,难啊!要是能像赢政这样乾纲独断,说修路就修路,说打仗就打仗……算了算了,仁厚才是根本,仁厚才是根本。就是这钱袋子,什么时候能鼓一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