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赚钱是工作,修仙是生活 > 第161章 区别对待扶桑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扶桑领事馆内,松井领事气得脸色铁青,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八嘎!八嘎呀路!这个月尘,简直是蛮夷!土匪!完全不可理喻!” 他对着下属咆哮,但咆哮之后,是深深的无力感。

在月尘绝对武力和毫不讲理的命令面前,任何外交抗议都显得苍白。

二十多家在临海经营多年、投入巨大的扶桑公司,在刺刀的“护送”和最后通牒的逼迫下,开始了屈辱的大撤离。

月尘的命令细致到令人发指:所有机器设备、库存货物必须全部拉走,不准遗弃;

在临海各银行的存款必须全部取走或转走,账户必须注销;

甚至连办公室的铺盖卷、个人物品都必须带走,敢扔进临海郡的垃圾桶都不行!

这完全是不按任何商业规则或国际惯例行事的“净身出户”式驱逐。

扶桑政府再次通过外交渠道提出强烈抗议,指责月尘严重破坏国际投资环境、践踏自由贸易规则。

月尘的回复,再次通过公开渠道,以他特有的方式传遍了世界:

“抗议?” 他对着前来传达消息的使者,嗤笑一声,“抗议是你们应有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这是老子说的!”

“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森然,“叫你们滚蛋,也是尘爷我的权利!在老子的地盘上,老子的话就是规矩!哪个狗屁国际法庭管得着?让他们来传唤老子试试?”

他刻意用了“尘爷”这个充满江湖气的自称,而非正式的“本王”或“本郡王”,摆明了就是要以江湖大佬的姿态来处理国际争端,将一切外交惯例踩在脚下。

消息传回扶桑,举国哗然。网络上一片愤怒的声讨:

“太狂妄了!必须让帝国政府给个说法!”

“这是对我国的严重侮辱!应该采取经济制裁!”

“我们的自卫队呢?应该展示我们的力量!”

不少激进网民甚至叫嚣要对临海采取军事行动。

然而,在帝国内部,尤其是民间,舆论却呈现出一边倒的支持:

网络论坛上,充满了对月尘的追捧:

“尘爷威武!霸气侧漏!”

“尘爷还收小弟不?我愿意去临海跟尘爷混!”

“这才是真豪杰!要揍就揍大的,欺负弱小算什么本事?”

“尘爷太接地气了!简直像古代行侠仗义的豪侠!这要是在战国时代,那什么战国四公子,估计只能给尘爷当小弟提鞋!”

两国网民在网络上展开了激烈的骂战。扶桑网民不断强调要告到国际法庭,指责月尘破坏邦交,是“文明世界的敌人”。

对此,月尘的回应简单粗暴到令人窒息,他直接在自己的官方社交账号上(如果存在的话)公开发帖:

“告?随便告。约架?可以。不服就干!”

“直接点,约个时间,约个地点,打一仗!”

“导弹对射,舰炮对轰,开着军舰互相撞!你们小鬼子不是最讲究武士道精神吗?敢不敢?”

“不敢?那就给老子闭嘴!”

国主赵瑞看着这份“约架”通告,先是愕然,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对身旁的卫队长说道:“这孩子……真是的,一点都不拘小节啊。这哪像一郡之主,分明就是个占山为王的……豪侠。” 他的语气里,有无奈,但似乎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纵容。

卫队长也笑着补充道:“陛下,月尘郡王还说了,不服就约时间地点打一仗,导弹舰炮对着轰,军舰对撞,问他们扶桑人讲武士道的敢不敢?”

赵瑞闻言,笑容更复杂了些:“然后呢?扶桑人怎么回?”

卫队长憋着笑:“回?他们哪还敢回话?彻底没声了。”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天海事变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扶桑势力的影子在暗中支持和怂恿,只是没有公开的证据,也无法拿到台面上来说。

月尘这次看似鲁莽、完全不讲规矩的驱逐行动,实际上是一次精准的报复和严厉的警告。他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扶桑以及所有潜在的干预者:别在背后搞小动作,老子不吃这一套!想较量,就明刀明枪地来!

月尘这种将国际争端“江湖化”的处理方式,虽然惊世骇俗,却异常有效。

在绝对的实力和毫不妥协的姿态面前,扶桑方面除了无声的愤怒和暗中的算计,确实再也说不出任何硬话。月尘用他的“尘爷”作风,再次赢得了这场不对等交锋的绝对胜利。

临海郡的街道上,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和谐景象。尽管月尘以雷霆手段驱逐了扶桑的商业资本和大型企业,但那些经营着小料理店、拉面馆的普通扶桑店主,以及在临海各大学求学的扶桑留学生,却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并未受到任何刁难。他们同样享受着临海郡提供的免费医疗等社会福利,与本地居民并无二致。

甚至可以看到年轻的扶桑女子,穿着色彩鲜艳、纹饰精美的和服,踏着木屐,从容地走在街头,或购物,或与友人谈笑。

路过的临海市民或许会投去好奇的目光,但绝无恶意骚扰或歧视。月尘的铁腕,似乎只针对那些试图攫取巨大利益、干预内政的势力,而对安分守己的个体,则展现出了难得的包容。

这天,月尘难得有闲,换上了一身普通的深色便服,只带了一名同样穿着便装的副官,如同寻常市民般在街上漫步。副官看着街上偶尔走过的扶桑女子,特别是她们背后那引人注目的“包袱”(腰带结),忍不住低声好奇地问道:

“殿下,您看,她们背后那个……有的像个小枕头,有的又像个大蝴蝶结,这是什么讲究?”

月尘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了笑,用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解释道:

“哦,那个啊,叫‘带缔’或者‘带扬’,是系和服腰带的装饰。你看,如果背后结打得像个华丽的蝴蝶结或者方方正正的‘箱结’,那多半是未婚的姑娘,你可以大大方方去欣赏,甚至打个招呼也无妨。”

他顿了顿,促狭地眨眨眼,压低声音说:

“但要是背后鼓鼓囊囊像个枕头,或者是个叫‘太鼓结’的大包袱,那十有八九是已婚的妇人了。你可别乱搭讪,小心人家精通剑道或者居合斩的夫君,来找你‘切磋切磋’武艺。”

副官听得一愣,随即也笑了起来:“原来还有这讲究,殿下您懂得真多。”

两人信步走着,来到一家门面小巧整洁的扶桑料理店前。月尘停下脚步,说道:“走了半天,有点饿了。扶桑的寿司和刺身,手艺好的话,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虽说分量是少了点,偶尔换换口味也挺好。就是他们的纳豆和味增汤,我是一直不太习惯那股味道。”

他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副官注意店门口悬挂的“静”字木牌,低声道:“进了这种店,记得说话小声点,别打扰到其他客人。这是人家的饮食文化。”

副官连忙点头称是。

两人掀开暖帘走进店内,一股淡淡的木香和食物香气扑面而来。店内环境雅致,客人不多,都安静地用餐。

一位穿着淡雅和服、举止温婉的年轻扶桑女子立刻迎上前来,微笑着用略带口音的帝国官话问候:“欢迎光临,两位客人请这边坐。”

月尘却用极为流利、甚至带着些许京都腔调的扶桑语回应道:“给我们一个安静的位置。来一份特选寿司拼盘,一份时令刺身,再温一壶上好的清酒。”

那扶桑女子显然吃了一惊,抬头仔细看了月尘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敬意,但很快恢复职业性的微笑,更加恭敬地躬身道:“嗨依(是)!请您稍等,马上为您准备。”

她或许并未认出月尘的身份,但能说如此地道扶桑语的帝国人,绝非寻常之辈。

月尘和副官在榻榻米包间坐下。副官忍不住低声赞叹:“殿下,您的扶桑语说得可真溜!比咱们外交部的翻译官还地道!”

月尘端起服务员奉上的热茶,抿了一口,淡淡一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对手,从语言文化开始。但了解归了解,该动手的时候,绝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