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平三年二月的洛阳,虽依旧春寒料峭,但邓安那间经过他亲自指点、带着几分现代简约风格的“办公室”内,却气氛热烈。核心成员齐聚,商讨应对长安剧变之策。

徐庶刚从刘辟驻防的颍川西部归来,风尘仆仆便赶了过来。他听完戏志才的简报,眉头紧锁。

戏志才指着悬挂的地图,语气带着忧虑:“王允此举,看似雷霆万钧,实则埋下祸根。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皆是董卓麾下悍将,手握重兵,且根基多在凉州。

王允独独不赦他们,这是断其生路,逼其造反!一群失了首领、走投无路的疯狗,反噬起来,其破坏力恐更甚于董卓在时!”

徐庶点头赞同,补充道:“志才兄所言极是。李、郭等人如今惊惧交加,如同困兽。我军新定洛阳、颍川,根基未稳,实不宜此时卷入关中乱局。

以庶之见,当以静制动,静观其变。加紧整军备战,巩固防务,方为上策。” 他主张稳健,先确保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秦琼抱臂而立,沉声道:“元直先生言之有理。关中若乱,必是混战之局。我军贸然介入,未必能得利,反而可能成为众矢之的。不如趁此间隙,全力练兵,积蓄力量。”

这时,负责内政与联络士族的陈群和种拂相视一眼,由种拂开口道:“主公,诸位,在下与长文兄倒有一议。

此前,颍川钟演公曾凭借旧谊,与驻守华阴的段煨有过书信往来,劝说其在董卓麾下保持中立,莫要助纣为虐。

段煨此人,与李傕、郭汜等莽夫不同,他出身武威段氏,算是凉州将领中较为注重民生、略有清名者。

如今董卓伏诛,段煨坐拥兵马,夹在我洛阳与长安之间,处境着实尴尬。既恐王允清算,又怕李、郭等人火并波及,更担忧我军东出……”

陈群接口道,语气一如既往的严谨:“正是。段煨如今可谓进退维谷。与其让他惶惶不可终日,或被迫倒向李、郭,不如我军主动伸出橄榄枝。

若能将其拉拢至主公麾下,则西面门户可获一有力屏障,亦可削弱李、郭潜在同盟。”

邓安听着众人分析,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光芒闪动。

静观其变是基调,但被动等待不是他的风格。趁乱布局,暗中扩张影响力,才是正道。拉拢段煨,这步棋确实妙!

“长文、种公此议甚好!” 邓安当即拍板。

“段煨此人,我也略有耳闻,确非李傕、郭汜那般残暴之徒。若能争取过来,于我军大利!元直,这书信一事,非你莫属。你文采斐然,又通晓权变,由你执笔,最为合适。”

徐庶拱手领命:“庶必当尽力。只是这书信内容,需好生斟酌。”

邓安笑道:“自然。依我之见,先是褒扬其名,赞他保境安民,不同于其他西凉将领。继而,委婉点明我军现状——坐拥洛阳旧都,颍川粮仓,兵马已逾五万,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他刻意模糊了具体数字,但强调了实力。

“还可提及,汝南李通已暗中归附,零陵刘度与我合作,颍川士族鼎力支持。” 邓安继续道,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甚至……可以不点明真相,暗示我们与后将军仍保持良好关系,互为奥援。总之,要让他看到我们的实力与潜力。”

徐庶心领神会,补充道:“最后,便要点明他的处境之危。夹在各方之间,若无强援,无论王允清算,还是李郭火并,他都难逃池鱼之殃。

话不必说透,但要让他明白,投靠主公,是当前最明智,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这几乎是带着一丝威胁的利诱了。

“不错!软硬兼施,方是王道。” 邓安满意地点头。

“元直,就按此意,润色成文,务必让段煨看了之后,既感到我军的诚意与强大,又体会到形势的紧迫。写好之后,选派精细可靠之人,秘密送往华阴段煨处。”

“遵命!” 徐庶郑重应下。

商议既定,众人各自领命而去。邓安独自留在办公室内,望着西面长安的方向,心中思绪翻涌。

董卓之死,标志着一个大时代的落幕,也预示着更加混乱局面的开启。

王允的刚愎,吕布的反复,李傕郭汜的困兽之斗……关中的戏码才刚刚上演。

“公孙胜,刘桃枝……你们到底在哪里?是生是死?” 邓安低声自语,对这两位执行危险任务的部下,不免生出几分牵挂。

如今,他只能一边等待着段煨那边的回音,一边期盼着能早日得到公孙胜和刘桃枝的消息。乱世如棋,每一步都需谨慎,而信息,永远是最关键的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