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允炆我来了! > 第164章 京中风云起,允炆劝旨护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4章 京中风云起,允炆劝旨护情

京城的秋意比南洋浓些,乾清宫的窗棂上爬着半枯的藤蔓,风一吹,枯叶就“沙沙”落在阶前。

朱棣靠在铺着厚锦垫的龙椅上,身上盖着层驼色绒毯,脸色蜡黄,嘴唇泛着淡紫,刚咳嗽完,指节还在微微发颤——

这半年来,他的身子一日比一日差,稍动一动就喘得厉害,连批阅奏折都得让太监念着,再由他口述回复,早没了往日里御驾亲征的威严。

“咳咳……你再说一遍,瞻基……在南洋,跟哪个姑娘……走得近?”

朱棣的声音嘶哑,每说几个字就顿一下,得喘口气才能继续,眼神却紧紧盯着站在底下的内侍,满是急切。

内侍赶紧躬身回话,语气放得极轻:“回陛下,是南洋咖啡园里的一个姑娘,叫沈知夏,听说是个编修的女儿,性子温顺,模样也周正。

太孙殿下这些日子常去咖啡园,跟那姑娘走得近,连挑豆子、烘咖啡都一起做,底下人都在传……

传俩人已经好上了,前些日子太子殿下还特意去咖啡园拦过一回。”

“拦……拦得好……”朱棣抬手按了按发闷的胸口,眉头皱得紧紧的,眼里满是担忧,却没半分责备。

“瞻基那孩子……跟朕年轻时一样,执拗……可他忘了,他现在不是普通皇子……

南洋虽偏,盯着他们父子的人……可不少啊……”

他话没说完,又剧烈地咳嗽起来,太监赶紧递上痰盂,拍着他的背顺气。

等咳嗽稍缓,朱棣靠在椅背上,眼神黯淡下来——

他心里清楚,自己的身子撑不了多久了,朝堂的事早交了多大半给朱允炆。

瞻基的婚事,他想做主,却没力气再折腾,更怕自己一插手,反倒给那孩子惹来麻烦。

“去……把允炆……叫过来……”

朱棣摆了摆手,声音虚弱,“这事……朕做不了主了……

让他来……想想办法……”

没半个时辰,朱允炆就快步走进乾清宫,他穿着一身月白常服,脸上没带半分上位者的倨傲,反倒满是关切。

刚进门就快步走到龙椅旁:“皇叔,您又咳嗽了?身子可好些?”

朱棣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喘着气说:“别管朕……

瞻基的事……你知道了吧?说说……你怎么看?”

朱允炆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语气平静,却带着条理:“侄儿已经听说了。皇叔,您先别急,这事看着是麻烦,其实反倒是件好事。”

“好事?”朱棣愣了愣,眼里满是疑惑。

“是好事。”朱允炆点了点头,语气诚恳,“皇叔您想,高炽和瞻基在南洋,看似远离朝堂,可毕竟是宗室血脉,底下总有人盯着,说些‘是否有夺位心思’的闲话。

如今瞻基堂侄动了心,想娶个民间姑娘,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心思不在权力上,只想着安稳过日子——

他在南洋搞橡胶、搞咖啡,本就给京城添了不少新鲜物事,稳定了南边的民心,如今再成了家,有了牵挂,就更不会有别的心思,底下那些闲话,自然就没了。”

他顿了顿,看着朱棣的脸色,继续说:“再说瞻基的年纪,本就到了婚配的时候。

他喜欢的沈姑娘,听底下人说,是个勤快靠谱的,既不是京中勋贵之女,不会牵扯朝堂势力,也不是什么奸猾人家,配他正合适。”

“咱们要是拦着,反倒显得咱们容不下他,传出去,倒让天下人说咱们薄待宗室;

可要是顺着他的心思,让他名正言顺地娶了,既全了他的心意,也能让他更安心在南洋待着,对京城、对咱们,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朱棣听着,眉头渐渐舒展开,咳嗽也轻了些,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

可他毕竟是皇太孙……娶个民间女子……会不会……不合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朱允炆笑了笑,语气带着点现代人才有的通透,“皇叔,人生在世,最难得的就是寻着个心意相通的人。”

瞻基和沈姑娘,没靠媒妁之言,没靠家世匹配,是自己看对了眼,互相惦记着,这比那些为了利益凑在一起的婚事,要金贵得多。”

“再说,咱们现在已经把朝堂稳住了,瞻基本就没继承皇位的心思,何必用‘规矩’绑着他?

不如成全他,让他在南洋好好过日子,也算咱们做长辈的,给他的一点心意。”

“还有,若显示皇恩浩荡,找个由头给知夏姑娘的父亲或者兄弟加点官进点爵,或赏赐也不是不可以的。”

他说着,起身走到龙椅旁,躬身道:“皇叔若同意的话,侄儿这就拟一道旨意,就说‘皇太孙朱瞻基,年已弱冠,可自择良配,陛下允之,着太子朱高炽妥办婚事,勿拘俗礼’——

这样一来,既给了瞻基名分,也堵了那些想挑事的人的嘴,皇叔看可行?”

朱棣看着朱允炆诚恳的模样,心里的担忧彻底散了,点了点头,声音虽弱,

却带着欣慰:“好……就按你说的办……朕老了……这些事……交给你……朕放心……”

朱允炆赶紧应下,又叮嘱了几句让朱棣好好休养,才转身去拟旨——

他心里清楚,成全瞻基,既是为了朝堂稳定,也是真的佩服那孩子,敢在这乱世里,寻自己的喜欢和真爱。

而此刻的胡府,却是另一番光景。

胡静华把房里的瓷瓶、铜镜摔了一地,碎片溅得满地都是,她穿着一身大红的罗裙,头发散了几缕,眼神里满是怒火。

胸口剧烈起伏着,指着刚进门的胡尚书,声音尖利:“爹!你别拦着我!朱瞻基他敢!他敢喜欢别的女人!

我跟他从小一起长大,我说过要嫁给他的,他凭什么喜欢那个沈知夏!”

胡尚书看着满地狼藉,又气又急,却不敢对女儿发火,只能耐着性子劝:“静华!你别闹了!瞻基殿下在南洋,那沈姑娘是什么人还不清楚,你犯不着为了这事毁了自己!

再说,陛下和皇太孙都没发话,你这时候闹去南洋,不是自讨没趣吗?”

“自讨没趣?”胡静华冷笑一声,伸手抓起桌上的玉佩——

那是小时候朱瞻基送她的,她攥得紧紧的,指节都泛了白,“我不管!我这辈子就嫁朱瞻基!

不管他是不是皇太孙,不管他在南洋还是在天边,我都要去找他!那个沈知夏,凭什么跟我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