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允炆我来了! > 第108章 诉说马愉恩仇事,朱明远得字顶马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8章 诉说马愉恩仇事,朱明远得字顶马愉

“怎不报官?”朱棣眉头拧成疙瘩,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解——

在他眼里,县官、州府层层管着,百姓受了冤屈,找官府便是,怎会任由世家恩仇行凶?

朱允炆站在一旁,嘴角忍不住泛起一丝苦笑,心里早已翻江倒海:老皇叔啊,您久居深宫,掌着天下大权,怎知底下百姓的难处?

报官?那些地方官早跟世家勾连在一起,官官相护。

马愉要是真去报官,别说讨回公道,恐怕连他老母的性命都保不住,哪有人真管老百姓的死活?这些话堵在喉咙口,却没说出口——

他知道,就算说了,朱棣未必能全然理解,反倒会添更多顾虑。

没等朱允炆插话,朱棣又盯着朱明远,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

又藏着几分试探:“明远,你是为他打抱不平,特意来报我这个最大的官? ,

有县官、有州府,这点小事,还值得你跑这么远,来找朕这个皇帝?”

“哎呀!”朱明远猛地一拍脑袋,懊恼地喊了一声,差点忘了自己要说重点,赶紧摆手,“跑偏了跑偏了!皇爷爷,我不是这个意思!

是那村长,看我穿着书生的衣裳,就跟我说,“可惜了马愉这个人才——

他还是个秀才,就因为家道没落,才遭了这毒手,本来都报了名,要去京城考举人的。”

他学着村长当时的模样,皱着眉,慢悠悠地说:“公子,你瞧着,也是要去参加科举的吧?”

说完,又立刻变回自己的语气,眼里闪着光:“皇爷爷,他这么一问,我突然就脑洞大开!

对啊,我早就想参加科举,凭自己的本事考个功名,往后进朝堂也名正言顺,可一直怕您和父王不同意,这回正好有这么个机会,我就豁出去了!”

说到这儿,朱明远还忍不住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觉得自己这主意实在高明,却没察觉朱棣的脸色,已经慢慢沉了下来——

朱明远只想着报国心切,压根没意识到,这头脑一热的决定,早已埋下了大祸。

“那村长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朱明远接着说,“没等我开口,他就把马愉的户口花名册递过来了。

还说‘我看你是外地来的,科举报名都要截止了,肯定来不及了,不如你就顶替马愉去吧,他都报过名了’。

我一想,可不是嘛!从西北回京城,一来一回要十几天,肯定赶不上报名,而且顶替马愉,还能避开旁人说您和父王给我透题的嫌疑,多好!”

“啊,你小子——啊嚏!”

朱棣刚要骂他胆大妄为,突然打了个响亮的喷嚏,揉了揉鼻子,皱着眉四处张望,“谁在背后骂朕?不然怎会突然打喷嚏?”

这话一出,憋了半天的朱允炆再也忍不住,差点笑出声来,赶紧低下头,用袖子挡着嘴,肩膀却忍不住轻轻抖着——

老皇叔这模样,倒像个受了委屈的孩童,实在有趣。

朱棣瞪了他一眼,又转头盯着朱明远,语气严肃了几分:“所以你小子,就真的冒名顶替,去参加科考了?”

“是啊!”朱明远点头如捣蒜,说起路上的辛苦,语气里带着几分委屈,却没好意思说出口——

他一路穿着打补丁的破衣裳,每天就啃几块难以下咽的粗饼子,住的客栈漏风漏雨,晚上冻得睡不着,全靠咬牙硬撑。

考场上更是绞尽脑汁,过五关斩六将,才拿下状元,容易吗?

他只捡了关键的说:“我还把身上带的钱,分了大半给马愉的老母,帮她买了口粮,安顿好她,才往京城赶的。

皇爷爷,孙儿真不是故意犯险,就是求功名心切,想早点当官,将来能好好报效大明朝,帮您和父王分担些事。”

说着,又“咚咚咚”磕了三个头,额头都红了。

“你好大的胆子!”朱棣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陡然提高,震得殿内的铜炉都晃了晃,“冒名顶替科举,按大明律法,是死罪!你可知晓?”

他往前探了探身,眼神凌厉:“如今你中了状元,往后当官,百姓唤你马愉,同僚称你马愉,你自己都分不清是马愉还是朱明远,这官还怎么当?啊?”

朱明远被骂得低下头,嘴唇抿着,说不出一句话——他当时只想着考功名,压根没考虑这么多,现在被朱棣一问,才慌了神,心里满是懊悔。

朱允炆见状,赶紧上前一步,躬身施礼,语气缓和地说:“皇叔,您息怒。明远这孩子,也是报国心切,一时糊涂,并非有意触犯律法。

如今木已成舟,要是真按死罪处置,不仅可惜了明远的才学,马愉的心愿也落了空,那些等着看咱们笑话的守旧派,更是会趁机作乱。”

他顿了顿,“不如这样,我家两个儿郎,至今都还没有‘字’。

不如就让明远把‘马愉’当作‘字’,既圆了马愉的科举梦,也能解了眼前的难题,您看如何?”

“什么?你想让明远顶着马愉的名字当‘字’?”朱棣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了,指着朱明远,

“也行!马儿愉快,当啥不好,当一匹骏马,好!好!一匹能为大明跑出力的愉快骏马,这解释,够不够高明?”

“够!当然够!”朱允炆也松了口气,笑着附和,“还是皇叔疼明远,这解释既贴切,又化解了难题,再好不过了。”

他想起现代的说法,又补充道:“其实皇叔,在我们那现代,不光有‘字’,还有曾用名、笔名,甚至每个人都能有好几个网名,也没人觉得乱。”

“网名?啥是网名?还能有好几个,这岂不是要乱套了?”朱棣眼睛瞪得溜圆,满脸惊奇,脑袋都快转不过来了,“难不成你们现代的人,都不用自己的真名,天天换着名字叫?”

“皇叔,您别着急,”朱允炆耐心解释,“我们那有个东西叫‘网’,人人都能捧着一个叫‘手机’的小盒子上网,网名就是在网上用的名字,自己想叫啥就叫啥,只要自己喜欢,不影响真名使用,所以多几个也没事。”

他说得口干舌燥,朱棣却听得云里雾里,只抓住了“手机”两个字,往前凑了凑,语气急切:“手机?你说的手机,你有吗?拿过来给朕看看,到底是个啥小盒子,还能上网。”

“我没有啊,这东西在古代,哪能有——”

朱允炆的话还没说完,手里突然多了个东西,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