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允炆我来了! > 第127章 顾氏伏法震豪强,龙种兆新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顾氏伏法震豪强,龙种兆新生

可顾林等人根本不怕——他们知道朱高煦要靠他们供应粮草,不敢真对他们动手,反而更嚣张了:“殿下,不是我们要抗命,是这均田令太过分!

我们的田,都是祖祖辈辈挣来的,凭什么分给那些流民?他们只会种地吗?北疆的防线,还不是靠我们这些世家出钱出粮?”

朱高煦气得牙根痒痒,却又不能真动手——这些世家手里握着北疆三成的粮草,真把他们逼急了,士兵们没饭吃,北元再趁机南下,他就是千古罪人。

他强压下怒火,放缓语气:“本王知道你们委屈,可这是父王的旨意,本王也没办法。这样,你们先献田两成,本王去向父王求情,免了你们的赋税,怎么样?”

“两成?”顾林冷笑一声,“殿下这是打发要饭的?我们宁肯把田烧了,也不会献一寸!”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王府的侍卫匆匆跑进来,单膝跪地:“殿下!京城来人了,说是陛下派来的钦差,带着旨意,已经到了府门外!”

朱高煦心里一喜——父王果然没忘了他!他赶紧起身,整理了一下狐裘,对厅下的世家说:“都给本王老实点!钦差来了,要是敢胡言乱语,休怪本王不客气!”

说完,他快步走出大厅,去迎接钦差。

走到府门口,他看到一个穿着锦衣卫服饰的人,手里捧着一个锦盒,身后跟着十几个锦衣卫,个个面色严肃,眼神锐利。正是朱棣身边的亲信,锦衣卫指挥佥事纪纲。

“末将朱高煦,恭迎钦差大人!”朱高煦躬身行礼。

纪纲点了点头,打开锦盒,取出一份明黄色的圣旨,语气严肃地说:“朱高煦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漠北世家顾林等人,抗命不遵,煽动闹事,意图谋反,

着朱高煦即刻将顾林等人押解进京,严惩不贷!其余世家,若能献田三成,既往不咎,子孙可入朝为官;若仍执迷不悟,抄家灭族,钦此!”

朱高煦接过圣旨,心里乐开了花——父王这是给了他尚方宝剑啊!

他转身回到大厅,手里举着圣旨,对顾林等人说:“陛下有旨!顾林等人抗命谋反,即刻拿下!其余人等,献田三成,既往不咎,否则,抄家灭族!”

厅下的世家们瞬间慌了,顾林脸色惨白,嘴里还在喊:“不可能!陛下不会这么对我们!你这是假传圣旨!”

“假传圣旨?”纪纲走了进来,手里拿着朱棣的御印,“这御印,你总认识吧?顾林,你带头闹事,煽动谋反,证据确凿,还敢狡辩?锦衣卫,拿下!”

十几个锦衣卫立刻冲了上去,几下就把顾林和几个跳得最凶的世家首领按在了地上,绳子一绑,牢牢捆住

。顾林挣扎着,嘴里不停地骂:“朱高煦!你这个小人!我顾家对你忠心耿耿,你竟这么对我!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朱高煦根本不理他,对剩下的世家说:“你们都看到了,这就是抗命的下场!现在,给你们半个时辰,要么献田三成,要么跟顾林一样,押解进京,斩首示众!你们自己选!”

剩下的世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也没了刚才的嚣张。

他们知道,顾林是镇远侯的旁系,连他都被拿下了,他们这些小世家,根本不是朝廷的对手。一个个赶紧点头:“我们献田!我们献田!”

朱高煦满意地点了点头,让纪纲带着锦衣卫押着顾林等人,即刻前往京城,自己则安排人登记世家献田的数量,忙得不可开交。

而此时的京城,乾清宫内,朱棣正靠在软榻上,听着纪纲派人送来的消息,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旁边的太监伺候着他喝药,小心翼翼地说:“陛下,顾林已经押解进京,镇远侯顾山求见,说顾林是旁系,跟他没关系,让陛下依法处置。”

“依法处置?”朱棣冷笑一声,“顾山倒是聪明,想撇清关系。告诉顾山,顾林虽说是旁系,但毕竟顶着顾家的名头,若顾家再敢跟其他世家勾结,

抗命不遵,朕连他一起办!”

“遵旨!”太监领命退下。

朱棣望着窗外的雪,心里清楚,处置顾林,只是第一步。北疆的世家,盘根错节,不是杀一个顾林就能解决的,但至少,这一步,震慑了他们,也给了朱允炆一个交代。

他想起朱允炆前几日来看他,说的那些关于新政的话,心里忽然觉得,或许朱允炆,真的能把大明带向一个新的高度。

而在东宫,柳雨嫣正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本《女诫》,眼神却飘向窗外——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预产期就在下个月,走路都需要侍女搀扶。

王翠环也怀着孕,比她晚一个月,两人经常一起散步,聊聊天。

“雨嫣,你听说了吗?漠北的顾林被押解进京了,听说要在菜市口斩首示众,震慑那些世家。”

王翠环扶着腰,慢慢走过来,坐在柳雨嫣身边,“还是你有办法,当初你跟陛下说的‘杀鸡儆猴’之计,真是太妙了!”

柳雨嫣笑了笑,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语气平静地说:“不是我有办法,是陛下和允炆心里都清楚,对付那些冥顽不灵的世家,只能用雷霆手段。

漠北是大明的门户,要是北疆乱了,江南的新政再好,也没用。”

“说的是。”王翠环点了点头,又想起什么,笑着说,“对了,我听宫女说,陛下已经给我们的孩子起了名字,若是男孩,雨嫣你的孩子叫朱瞻壑,我的孩子叫朱瞻垚,若是女孩,就叫朱瞻宁和朱瞻安,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的。”

柳雨嫣心里一暖——朱允炆之前跟她说过,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在一个安稳的大明长大,不用像他一样,经历那么多风雨。

如今陛下给孩子起的名字,也带着“平安”“稳固”的意思,看来,陛下也是希望大明能安稳下来,希望孩子们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好名字。”柳雨嫣笑着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希望他们能健康长大,能为大明做些有用的事,不辜负这盛世。”

王翠环点了点头,两人一起望向窗外——雪还在下,却比刚才小了些,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雪地上,泛着淡淡的金光。她们知道,漠北的风波,很快就会过去,新政会在北疆顺利推行,而她们的孩子,也会在这安稳的时光里,平安降临,为大明的未来,添上一笔新的色彩。

几日后,菜市口人头攒动,百姓们都来看顾林斩首。顾林被押到刑场上,还在不停地喊冤,说自己是被冤枉的,可没人理会他——百姓们都知道,他是因为抗命不遵,不肯分田给流民,才落得这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