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玉佩求生之路 > 第341章 薪火不灭,智启未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1章 薪火不灭,智启未来

《生存手册》的编纂进入了最后的校对和定稿阶段。宋阳带领核心编纂人员,逐字逐句地审核每一卷内容,确保没有遗漏和错误。老农们核对农事技巧的准确性,工匠们检查工技参数的精准度,郎中们确认医药配方的安全性,军官们核实战术要点的实用性,文书们修正文字和插图的瑕疵,整个过程严谨而细致。

遇到争议之处,大家便一起讨论,直到达成共识。比如在农事篇中,关于“天选麦”的播种深度,两名老农有不同意见,一名认为三寸合适,一名坚持两寸。宋阳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建议他们分别记录自己的经验,在手册中注明“根据土壤湿度调整,干旱地区播三寸,湿润地区播两寸”,确保手册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对于需要保密的内容,宋阳格外谨慎。火药配制的保密版被单独装订成小册子,封面标注“绝密”二字,由宋阳亲自保管,只有经过他批准的核心工匠才能查阅;“宋家钢”的核心配方也被隐去关键步骤,公开版仅记录基础锻造流程,确保核心技术不被外泄。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校对,《生存手册》终于定稿。手册采用桑皮纸印刷,封面用木板雕刻“生存手册”四个大字,加盖同盟的印章,每一卷都单独装订,便于携带和存放。公库专门打造了一批木质书箱,用于存放手册,书箱上刻有编号,由专人管理,确保不丢失、不损坏。

《生存手册》的发放和推广,成为同盟的重要工作。宋阳下令:

1. 将《生存手册》定为高等学堂的必修教材,学子们必须熟练掌握各卷核心内容,尤其是与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相关的篇章(如技术类学子重点学习工技篇,政务类学子重点学习约法与治理篇);

2. 给各级管事、部队军官、工坊工匠、农会老农、医馆医工每人发放一套,作为日常工作的指导手册,要求定期学习,每月组织考核,考核成绩与晋升、奖励挂钩;

3. 在各庄设立“读书角”,存放一套《生存手册》,供庄民免费借阅,由蒙学先生负责讲解,鼓励庄民学习实用知识。

发放仪式在宋家庄的高等学堂举行,宋阳亲自将手册交到学子、管事和军官手中,语重心长地说:“这部手册,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是同盟的文明火种。你们要好好珍藏、认真学习,不仅要自己掌握,还要传给下一代,让这份知识薪火不灭,支撑同盟在乱世中不断发展壮大。”

学子们捧着厚重的手册,脸上满是使命感;管事和军官们则郑重承诺,一定会将手册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同盟的发展贡献力量。

《生存手册》的推广,很快取得了显着效果。农会的老农们按照手册中的方法种植,粮食产量进一步提升;工坊的工匠们参考手册维修工具、改良工艺,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医馆的医工们依据手册救治病人,治愈率显着上升;军队的士兵们学习手册中的战术技巧,战力不断增强;基层管事们对照手册处理事务,治理更加有序。

庄民们也纷纷前往“读书角”借阅手册,学习实用知识。来自河南的李婶,按照手册中的医药篇,学会了用艾草和生姜治疗感冒,不仅治好了自己的家人,还帮助了邻居;山东的王老汉,参考农事篇的堆肥方法,改良了自家的肥料,庄稼长势更好了。“这手册真是个宝贝!不学不知道,里面的学问太多了!”王老汉感慨道。

宋阳站在高等学堂的藏书阁前,看着整齐排列的《生存手册》,心里清楚,这部手册不仅是知识的沉淀,更是同盟文明成熟的标志。它让同盟从一个单纯的军事联盟,彻底转变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传承的文明实体。

此时,清军进攻的号角已经吹响,四万绿营兵带着四门红衣大炮,正向同盟逼近。但宋阳心中充满了底气,因为他知道,同盟不仅有精锐的军队、充足的储备、完善的防御和凝聚的人心,更有这部《生存手册》守护的文明火种。无论战争多么残酷,只要知识不灭,文明不绝,同盟就永远不会倒下。

这部凝聚着智慧与心血的手册,将与同盟的军民一起,迎接即将到来的终极决战,守护这片乱世中的文明净土,开启属于同盟的崭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