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玉佩求生之路 > 第268章 团结与净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广场上的呐喊声渐渐平息,只剩下风掠过庄墙的轻响。宋阳站在高台边,看着眼前眼神坚定的庄民,缓缓开口:“赵狗子、王二麻子,这三个首恶,是死是留,不是我宋阳一个人说了算,宋家庄是大家的家,该由所有庄民表决。”

他让人在台前摆了两个粗瓷碗,一碗贴着“该诛”,一碗贴着“从轻”,又给每个成年庄民,发了一颗小石子:“同意处死首恶的,把石子放进‘该诛’碗里;觉得该从轻的,放进‘从轻’碗里。老人、孩子可以由家人代投,外营的乡亲,你们也是宋家庄的一份子,同样有投票权。”

庄民们排着队,沉默地走上前,将石子投进碗里。没人犹豫,没人交谈,只有石子落入瓷碗的“嗒嗒”声,在广场上格外清晰。新庄民陈虎第一个投了“该诛”,他的妻子抱着孩子,也让孩子的小手把石子放进了“该诛”碗;外营的老王头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投了“该诛”,嘴里念叨着“为了庄子”;连之前因配给制抱怨过的几个庄民,也毫不犹豫地将石子投进了“该诛”碗,他们清楚,对首恶的纵容,就是对自己和家人的残忍。

投票结束,王二柱和两名队员上前清点。“‘该诛’碗里,三百八十七颗石子;‘从轻’碗里,二十七颗。”王二柱的声音洪亮,“超过九成庄民,同意处死赵狗子、钱六、孙七三名首恶!”

台下没有欢呼,只有一片肃穆的沉默。这不是胜利的狂欢,是庄民们用投票,守住了家园的底线,背叛者,不可留。

“表决结果,众望所归。”宋阳的声音沉稳,“现在,执行处置。”

护庄队员将赵狗子、钱六、孙七押到广场东侧的空地上,那里早已立好了三根木柱。三人被绑在柱上,赵狗子此刻没了之前的癫狂,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钱六和孙七则浑身发抖,嘴里不停地喊着“饶命”,却没人理会,他们策划开门时,没想过给庄民留活路。

两名护庄队员举起大刀,阳光落在刀刃上,闪过一道冷光。“行刑!”王二柱一声令下,刀光落下,三颗人头落地。庄民们没有回避,老人拉着孩子的手,让他们看清这一幕,不是为了教他们仇恨,是为了教他们:背叛家园,就该付出代价。

处决完毕,宋阳对着众人宣布从犯的处置:“李老四、小李等八名从犯,因被引诱且未造成实质危害,罚苦役半年,负责挖深井、修庄墙,每日口粮按最低标准发放,苦役期间表现良好,可恢复正常庄民待遇;外营两名参与通风报信的难民,情节较重,永久驱逐出庄,发放三日干粮,即日起离庄,永不接纳。”

从犯们纷纷磕头谢恩,被护庄队员带走;两名被驱逐的难民,低着头接过干粮,拖着疲惫的脚步离开庄门,没人挽留,规矩既立,就得执行,这是庄民们共同的决定。

处置结束后,宋阳没有让大家散去,而是带着所有人去了庄东的深井工地。“现在,该干正事了。”他拿起一把锄头,递给身边的陈虎,“水脉要枯了,粮食要省着吃,光靠喊口号不行,得靠咱们的手,挖出井水,种出庄稼,守住庄子。”

陈虎接过锄头,用力往地里挖去,泥土飞溅。老庄民张老汉也拿起锄头,走到陈虎身边,一起挖;外营的难民们,有的扛着铁锹,有的提着水桶,自发地加入进来。之前因农具争执过的李三,主动给新庄民递水;之前沉默的几个庄民,埋头清理井边的碎石,没人说话,却配合得格外默契。

这场血与火的洗礼,像一场暴雨,冲刷掉了庄内的尘埃。那些摇摆不定的人,看清了背叛的代价,也看清了团结的意义;那些因新老之分产生的隔阂,在共同的危机和对背叛者的唾弃中,彻底消融。庄民们不再分“老庄民”“新庄民”,难民也不再觉得自己是“外人”,他们都是宋家庄的人,都在为活下去而拼。

傍晚时分,深井挖到了三丈深,终于渗出了一点湿润的泥土。“出水了!快出水了!”挖井的庄民们欢呼起来,声音里满是激动。宋阳走过去,摸了摸湿润的泥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看向身边的王二柱、赵老蔫,又看向远处一起扛着木头的新老庄民,心里清楚,经过这场审判和处置,宋家庄内部的隐患已被彻底清除,剩余的人,像被熔铸过的钢铁,真正凝成了铁板一块。

夜色渐深,工地上的火把还亮着,庄民们轮流挖井,没人喊累。李老四等从犯,也在苦役中卖力地干活,他们知道,这是赎罪的机会;被留下的庄民,眼神里满是坚定,他们明白,只有一起扛,才能活下去。

宋阳站在火把旁,看着眼前忙碌的身影,感受着空气中凝聚的力量,这力量,比火器更锋利,比庄墙更坚固。水脉枯竭的危机还在,清军和溃兵的威胁未消,但他不再焦虑。因为他知道,此刻的宋家庄,已不是之前那个有裂痕的庄子,而是一个团结一心、能扛住任何风浪的集体。

月光洒在工地上,映着庄民们的笑脸,也映着宋家庄的未来。这场净化,洗去了背叛的污垢,留下了最纯粹的团结;这场表决,让所有人明白,家园的守护,需要每个人的坚守。从今天起,宋家庄,真正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乱世的风雨中,稳稳地站在了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