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玉佩求生之路 > 第94章 规划未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宴会的余温还在院子里弥漫,宋阳却没让这片刻的松弛拖成懈怠。第二天一早,他召集了王二柱、老李头、赵老蔫、石头几个核心成员,坐在老槐树下,铺开那张标记着黑风寨位置的地图,沉声道:“仗打赢了,但日子还得往前过。咱得说说明白,接下来该干啥,往哪走。”

几人都坐直了身子——经过上次恶战,他们早把宋阳当成了主心骨,知道他说的“规划”,是宋家庄往后能站稳脚跟的根本。

“先说说眼前的,也就是短期要干的事。”宋阳先点了短期目标,手指在地图上敲了敲,“头一条是加固防御。”他看向王二柱,“大门必须彻底修结实,老李头说的包铁皮,今天就动手,把缴获的厚铁皮裁剪了,用铆钉钉在门板上,门后再加两道铁制暗闩,得两个人合力才能拉开,下次再有人撞门,至少能扛住半个时辰。”

王二柱点头记着:“俺这就去叫人搬铁皮,让石头他们搭把手,保证钉得死死的。”

“了望塔也得升级。”宋阳又说,“现在就一个哨位,得在东西两边各加一个,三个哨位轮着盯,白天用望远镜,夜里点上油灯,挂块反光的铁皮,只要有动静,老远就能看见。另外,围墙根下的陷坑,再挖十个,填上竹签,用草皮盖好,别让人看出痕迹。”

赵老蔫补充道:“还得备足滚木礌石,仓库里的石头不够,让石场那几个俘虏多敲点,大小都要,大的砸门,小的砸人。”

“第二条是强化训练。”宋阳转向石头,“你和赵狗子,每天早上带着庄里的青壮年练两个时辰——先练队列,再练武器。让那三个俘虏好好教,刀怎么劈省力、矛怎么捅准、弓怎么拉得稳,都得练会。不用个个成高手,至少遇着敌人别慌,能守住自己的位置。”

石头攥紧拳头:“中!俺盯紧他们,谁偷懒就罚他去石场搬石头!”

“粮食和武器也不能落下。”宋阳最后补充,“秋收的粮食都晒干了,装陶罐封好,藏进后山山洞,留够三个月的口粮,剩下的省着吃。老李头,铁匠铺那边,先把缴获的武器修完,再打十把柴刀、五把锄头,开春翻地要用;箭杆多削些,箭头用废铁熔了铸,至少备足五十支箭。”

老李头抽着旱烟应道:“放心,俺盯着呢,那三个俘虏里有个以前在铁匠铺打杂的,让他给俺烧火,能快点。”

短期目标说透了,宋阳话锋一转,指向地图上黑风寨的位置:“再说说中期的——黑风寨这颗钉子,必须拔了。”

王二柱眼神一紧:“宋小哥是想主动打过去?”

“得等机会。”宋阳没把话说死,“上次柱哥和铁蛋探到他们内乱,几个头目争寨主,这是好事。咱再让铁蛋去盯两天,看看他们是不是真闹得厉害,要是有人想投降,或者粮草不够了,就是咱的机会。”他顿了顿,“不用硬拼,能烧了他们的粮仓,或者策反几个不想干的,让他们自己散了,比杀人管用。”

赵老蔫点头:“乱世里,粮比命金贵,烧了粮,他们撑不了半个月就得散。”

除了黑风寨,宋阳还有个更重要的中期打算:“得找更多可靠的人,尤其是有手艺的。”他看向王二柱,“下次你去集镇,除了换东西,重点找两类人——会看病的郎中,还有真正的铁匠。咱庄里现在没人懂医术,上次石头受伤,全靠金疮药硬扛,真要是有人得风寒、闹肚子,可能就救不活了。铁匠更不用说,老李头年纪大了,得有个年轻的接上手,才能打更好的武器、农具。”

“俺记住了!”王二柱拍胸脯,“下次去青石镇,俺挨家药铺问,再去流民窝转转,哪怕多拿点果干换,也得把人请回来。”

最后,宋阳望着远处刚种上冬小麦的田地,声音放轻了些,却带着股让人踏实的力量:“再往远了说,咱的日子该是啥样?”

几人都没说话,眼里却透着好奇——他们以前只想“活下去”,从没敢想“日子该是啥样”。

“我想的是,”宋阳缓缓道,“先把周边的荒地开出来,明年开春多种五十亩地,种小麦、种红薯、种豆子,粮食够吃了,就酿酒、晒果干,换更多的盐和铁。”

“然后呢?”铁蛋不知啥时候凑了过来,小声问。

“然后就把庄子建得更结实。”宋阳笑了笑,“围墙再加高半丈,修个正经的寨门,门口设个关卡,不是坏人就让进,想交易就公平换——咱有粮、有药、有手艺,不用再看集镇掌柜的脸色,也不用怕地痞欺负。”

他看向众人:“庄里的人,不管是老的少的,来了就有地种、有饭吃,孩子能跟着学认字、学干活,不用再逃难。咱有自己的护卫队,谁来抢东西就打回去;有郎中看病,有铁匠修家伙,就算外面再乱,咱宋家庄也能安安稳稳过日子。”

这番话没说啥豪言壮语,却让在场的人心里热烘烘的。王二柱想起以前逃难时啃树皮的日子,眼睛有点红:“宋小哥,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咋不能?”宋阳拍了拍他的肩膀,“咱现在有地、有人、有这道墙,只要一步步干,就一定能。”

赵老蔫拄着拐杖站起来,走到田埂边,望着绿油油的麦苗,喃喃道:“要是真能这样……老朽就算闭了眼,也值了。”

阳光照在几人身上,暖融融的。短期的防备、中期的破局、长期的安稳,像一条线,把宋家庄的未来串了起来。没人再觉得迷茫,只觉得心里有股劲——得快点把铁皮钉上门,得好好练刀,得把黑风寨解决了,得让宋小哥说的日子,早点来。

院子里,老李头已经带着俘虏在铁匠铺敲起了铁皮,“叮叮当当”的声音混着远处石场的凿石声,像一首踏实的歌。宋家庄的未来,就藏在这一声声敲打里,藏在每个人眼里的盼头里,正一点点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