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两二百文,是王小草来到这里赚来的第一笔钱。

她满心欢喜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到前面的街口,去找苏景泰。

回到这里的时候,刚刚卖诗赚钱的男子已经不见了。

王小草有些遗憾,她还想看看这个法子行不行,若是可行,她也有诗可以卖。

“小孩儿,你打算如何感谢我?”苏景泰从马车上露出头。

“你把村民要买的东西给我,”王小草不想再提起伤心事,“你们就在这里等我,我去买了东西就回来。”

苏景泰觉得王小草无趣,赚了钱也不见她高兴,将那张纸交给王小草。

“你又不识字,看得懂吗?”

王小草把纸收起来并未回话,赶着驴车朝反方向走去。

“少爷,小草姑娘识字,上次你写的欠条,她能认出十两”,胡管家随口解释。

苏景泰疑惑,随即就想明白了,王小草只认识简单的几个字而已。

王小草来到粮铺,按照单子上的记录买粮食。

这里的粮食虽然不便宜,却比在李家庄时买的粮食便宜不少。

如果按照之前那样一天只吃一顿饭,估摸着能吃到永海县。

“小姑娘,你咋一次买这么多粮食?”粮铺掌柜的好奇。

王小草是知道灾民不让进城的,只能接着忽悠,“我们村担心粮食涨价,多买些备着。”

掌柜的点头,是这个理儿,“每天晌午城门口不是免费领粥吗,朝廷施粥,粮食应该不会大涨”。

朝廷竟然还会施粥,王小草从前也是听说过的,古代灾荒年大户人家或者想要积德行善的人都会施粥。

只是没想到,她现在竟然成了被施粥人群中的一员。

拉着满满一车的粮食去找苏景泰,想起苏景泰配合她唱双簧,不然连这点银子都卖不到。

王小草想便想奖励苏景泰。

可是她空间也没有糕点之类的,花钱买她又舍不得钱。

便取出一个苹果。

这个时代有苹果,别人总不会太惊讶。

“你怎么去了这么久”,苏景泰百无聊赖的坐在车辕,背靠着车厢门框,斜睨着王小草。

随即大笑起来。

王小草皱眉,什么毛病,无缘无故笑什么,抽哪门子的风。

这么想着,从胸口掏出一个苹果,抛向苏景泰。

苏景泰一只手接住,发现是苹果,这才止住笑声,看了一眼王小草瘪下去的胸口,“小爷还以为……还以为……噗哈哈哈”。

王小草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胸脯,这才反应过来,她刚刚放了一颗苹果在胸口,只有一个,难怪苏景泰差点笑死。

“好笑吗?我才十岁,你未免也太龌龊了”。

苏景泰的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小孩儿,你知道我在笑什么?”

王小草懒得理会,将驴车拴在马车后头,自顾上了车。

胡管家赶起马车朝城门外方向走。

王小草放下车帘之前看了一眼太阳,太阳马上就要移到正南方向,眼看就要晌午,她得回去通知大家伙,过来领取免费的粥。

能节省一顿是一顿。

王小草回来的时候,村里人全都围过来,看着驴车上的粮食高兴。

这些粮食比他们预想的要多,猜测这里的粮食没有逃荒之前贵。

这样的话,那他们到永海县也就有了盼头。

“村长爷爷,城里的人说,晌午时候城门口会施粥”。

至于去或者不去,由村长定夺,王小草只将自己听到的消息说出口。

“还有这样的好事?村长,咱们快去吧”

“迟了会不会领不到粥啊?”

村民纷纷跑回去拿碗,有的人嫌弃碗小,便用木盆。

村长点头,“你们自己留人看行李,其余人跟我走。”

每家留下两个人看行李,打算领到粥便回来替换。

王小草不打算过去,她的空间有吃有喝不想喝免费的粥。

她记得施粥里面都会往里面掺沙子。

李氏却拉着她,“你一个小孩子留下来有什么用,待会咱们领到粥就回来”。

王小草端着碗跟上李氏的脚步。

走出人群之后,王小草取了一块银子交给李氏,“娘,这是我卖皮衣的钱,你收起来,千万别让别人看到”。

说完还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人看到,这才放心交到她娘手上。

身上没有银子怎么能行,无论哪个年代,钱始终是底气,王小草担心万一遇到什么事,她娘拿不出银子。

李氏握着银子没说话,眼泪却噼里啪啦的掉下来。

她活了二十多年,头一回摸到银子。

在家的时候有娘做主,花钱的事轮不到她。

去了婆家,由婆婆主做,她连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没想到人生第一回摸银子,竟然是闺女给的。

“娘,你别哭了,往后咱们还会有更多的银子”,王小草画起了大饼。

李氏连忙擦干眼泪,笑着点头,“好,娘等着享闺女的福,这银子娘帮你攒着,等你出嫁的时候给你当陪嫁。”

王小草觉得好笑,轻笑出声,她才十岁,距离出嫁可早着呢。

“不知道粥稠不稠,能不能填饱肚子”,李老八一手捂着屁股,一手端着碗,拖着后腿走路。

李大顺嘿嘿一笑,“放心吧,我听说,赈灾的粥都能插筷子不倒,那样的粥能不稠吗。”

不用烧火,不用费水,更不用出粮食就有饭吃,要是这样的好事天天有该多好。

李老太由常氏搀扶着,听了村里人的议论脚步却是欢快的。

只想快一点到达粥棚,谁都担心去迟了没饭吃。

孩子们个个拿着碗跟在身后,王小草回头看了一眼,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除了她之外,其他人全都穿着补丁衣裳,就连那双新布鞋,他们都没舍得穿。

脚上依然穿着草鞋。

在古代赚钱不容易。

在遍地灾荒的古代,想要赚钱更是难上加难。

几个孩子发现王小草看着他们,便对王小草龇牙一笑。

李桂兰瞪了王小草一眼别过头去。

李家庄和王家村的人还没到城门口,长长的队伍已经排到他们脚边。

在路上的时候没发现,原来竟有这么多的灾民,实在想象不出来,到底有多少地方受灾。

不知道排了多久,终于轮到王小草他们。

本以为是插筷子都不会倒的稠粥,却是能数出米粒的米汤。

灾民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有东西免费给他们,就已经很感激了,再加上有许多官差在,更加不敢说什么。

常氏打了一碗粥走向墙根,打算喝完粥再回去。

却看到墙根处有一个孩子,五六岁的样子,扶着城墙却站立不稳。

常氏的心跟着揪起来,那个小小的人儿,不是她的外孙过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