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 > 第75章 江南闲居悟道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夏的南浔,湿热难耐,但小院之内,因有阵法调节,始终保持着清凉宜人。午后,骤雨忽至,豆大的雨点敲打着青瓦,在院中汇成涓涓细流,顺着石槽注入池塘,激起圈圈涟漪。雨打芭蕉,声声入耳,更添几分幽静。

苏怜雪坐于书房窗边,面前摊开着一卷《黄庭经》,却并未诵读,而是闭目凝神,依照朱高燨所授法门,引导体内元气沿任督二脉缓缓运行。她筑基已成,丹田气海如同一眼清泉,元气充盈,自行流转不息。此刻,她正尝试将神识内守,观想“黄庭”(中丹田)之景,这是通往金丹大道的初步门槛。

朱高燨并未在旁指导,而是独自坐在临水的竹亭内,面前无琴无棋,只有一壶清茶,几卷闲书。他看似在观雨品茗,实则心神已与整个天地相合。他的道,早已超脱了寻常吐纳练气的范畴,更重于对法则本源的感悟。这江南水乡的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一草一木,乃至市井人烟,皆蕴含天地至理,于他而言,皆是悟道的资粮。

雨渐小,化作蒙蒙细雨,如烟似雾。朱高燨端起茶杯,目光透过雨幕,落在院角一株被雨水洗刷得青翠欲滴的芭蕉上。水滴沿叶脉滑落,轨迹看似无序,却暗合某种自然的韵律。他的神识微动,仿佛与那水滴融为一体,感受着其从凝聚、滑落、直至没入泥土的整个过程,体会着其中蕴含的“生、住、异、灭”的微妙道韵。

到了他这般境界,一举一动,一思一念,皆可触类旁通,直指大道根本。这看似无所事事的闲居,实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修行。

忽然,他心念微动,神识感知到书房内的怜雪气息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紊乱。她初涉观想之法,心念难以纯粹,易受外魔(杂念)干扰。朱高燨并未立刻出声提醒,而是将一缕平和温润的意念,如同春风化雨般,悄然渡入她的识海。

正沉浸在模糊观想中的怜雪,忽觉一股清凉安详的气息自顶门灌入,瞬间抚平了心头的焦躁与杂念,原本晦暗不明的“黄庭”景象陡然变得清晰了几分,仿佛有一轮明月在心湖中升起,清辉遍洒。她心中一喜,知道是燨哥哥在暗中相助,连忙收敛心神,趁势稳固境界。

半个时辰后,雨住云收,天际一碧如洗。怜雪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神光湛然,虽未突破,但神识愈发凝练,对自身元气的掌控也精进了一分。她起身走出书房,见朱高燨仍在亭中,便轻步走了过去。

“燨哥哥,我刚才观想时,好像看到了一轮明月在心间,清凉宁静,这是否便是‘黄庭’之象?”她带着几分欣喜与求证问道。

朱高燨放下书卷,微微颔首:“明月悬空,清辉自照,此乃心性澄明之兆,是好的开端。黄庭乃人身枢纽,沟通神气,其象万千,因人而异。你初入门径,能见明月,说明心念纯净,根基稳固。切记,观想之道,重在守中致和,不可执着于象,亦不可急于求成。”

“怜雪明白了。”她乖巧点头,在他身旁坐下,为他续上热茶。她看着他被雨后天光映照的侧脸,宁静而深邃,仿佛与这天地融为一体,心中不由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安宁与崇拜。与燨哥哥相处的越久,她便越能感受到他的深不可测,也越发庆幸自己能得他庇护与指引。

“燨哥哥,你平日静坐,也是在修行吗?”她好奇地问。她很少见到他像自己一样打坐练气。

朱高燨淡淡一笑:“修行并非只有打坐一途。观天地运行,察万物生灭,品人间百态,皆是修行。我心即道,道法自然。”

他的话语玄奥,怜雪似懂非懂,但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宏大境界,不由心生向往。

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吴侬软语的叫卖声,是镇上的货郎撑着乌篷船,沿河叫卖新摘的莲藕与菱角。怜雪眼睛一亮,看向朱高燨。

朱高燨会意,取出几枚铜钱,道:“去买些来吧,晚间让厨下做些清淡小菜。”

怜雪欣喜地接过铜钱,像只快乐的鸟儿般轻盈地跑向院门,与那货郎交易起来。看着她与寻常镇民交谈时脸上洋溢的鲜活气息,朱高燨眼中掠过一丝柔和。让她接触这平凡的人间烟火,于她的心境修行,亦是有益无害。

片刻后,怜雪提着一篮鲜嫩的莲藕和菱角回来,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燨哥哥,你看,多新鲜!”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此刻的她,不再是那个身世飘零、饱经磨难的孤女,而是一个沉浸在简单幸福中的寻常女子。

朱高燨接过篮子,指尖拂过带着水珠的莲藕,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勃勃生机,淡淡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寻常食材,亦有其道。”

是夜,晚膳果然添了清炒藕片和糖水菱角,清淡爽口。饭毕,二人于院中纳凉,夜空繁星点点,流萤飞舞。

朱高燨望着星空,神识再次掠过万里山河,西南那异动依旧如常,并未有加速迹象。他收回目光,看向身旁正仰头数星星的怜雪,心中一片宁静。

或许,在这江南水乡,陪着身边人慢慢修行,静观云卷云舒,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至于那些潜藏的暗流,待其真正涌至眼前时,再随手拂去便是。

仙帝临尘,游戏人间。心之所安,便是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