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决议已下,战争的齿轮再次加速转动,沉闷的雷声在阴云后滚动,预示着更为猛烈的风暴即将来临。

一、北元铁流

大都城外,旌旗猎猎,刀枪如林。十万大军,以蒙古铁骑为核心,辅以汉军世侯的精锐步卒,以及来自辽东的女真、契丹射手,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征南军团。都元帅阿术,一位久经沙场、以稳健狠辣着称的老将,高踞马背,检阅着他的军队。

他没有选择直接南下救援庐州,而是做出了一个更为老谋深算的部署。大军主力并未直扑淮西,而是沿着黄河一路西进,做出欲从河南府(洛阳)方向南下,威胁慕容吴侧翼,甚至截断其与襄阳可能联系的战略佯动。同时,他派出一支偏师,由骁将唆都率领,疾驰增援淮西,稳住在吕文兵锋下摇摇欲坠的防线。

真正的杀招,却隐藏在他发给荆湖行省平章政事阿里海牙的密令中:“不惜一切代价,猛攻襄阳!务必在吴军与我主力决战前,拔掉这颗钉子!”

阿术的目的很明确:利用兵力优势,多点施压,迫使慕容吴分兵,同时集中力量先解决掉相对孤立且威胁巨大的襄阳。只要襄阳一破,不仅荆湖大地门户洞开,更能极大震慑南方抵抗势力,届时再全力对付慕容吴,胜算将大增。

滚滚铁流,带着草原的腥风,向着南方压境而来。

二、吴王的应对

姑苏方面,慕容复几乎在同一时间接到了多方情报:北元大军西进动向不明;淮西元军得到增援,攻势受挫;以及,元军荆湖方面有大规模调动,目标直指襄阳。

“阿术老贼,好一招虚实相间!”慕容复盯着沙盘,冷笑一声。他并未被北元主力的佯动所迷惑,敏锐地判断出襄阳才是阿术真正的首要目标。

“吕文!”他沉声道。

“末将在!”

“命你部在庐州采取守势,依托城防与淮河水系,牢牢钉在那里!元军偏师若来攻,便依托坚城消耗其兵力;若其不攻,你也不可浪战,保存实力,牵制敌军即可!”

“遵命!”

“周泰!”

“末将在!”

“你的水师,继续控制江面,但重心西移!务必保证江陵至武昌段水道畅通,必要时,可给予襄阳力所能及的支援,尤其是粮草和箭矢!”

“这…”周泰略有迟疑,支援襄阳,意味着可能要直接与元军水师冲突,消耗吴军实力。

“执行命令!”慕容复语气不容置疑,“襄阳若破,下一个就是我大吴!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不懂吗?”

慕容复看得非常清楚。在当前形势下,保住襄阳,就是保住吴国的战略屏障。他宁愿在淮西暂时采取守势,甚至付出一定代价支援襄阳,也绝不能让北元轻易拿下荆襄。

三、襄阳的决意

襄阳城内的气氛,空前凝重。元军大规模调动的消息,以及城外侦骑发现的敌军增兵迹象,都预示着前所未有的猛攻即将到来。

郭靖召集了所有将领和核心人员,包括刚刚立下功劳的波斯匠人阿卜杜勒。

“诸位,”郭靖的声音沉稳有力,扫过每一张或坚毅、或紧张的面孔,“北元新主已定,挟雷霆之怒而来。襄阳,首当其冲。此战,关乎荆襄存亡,亦关乎天下气运!”

他顿了顿,继续道:“敌军势大,然我襄阳军民,抗暴御侮多年,城防坚固,粮草尚足,更有万千不愿为奴的百姓与我们同在!郭某在此立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众将齐声怒吼,士气如虹。

黄蓉接着布置具体防务:“阿卜杜勒大师的‘燃烧之水’,需加紧制备,优先装备关键地段。床弩、投石机全面检修,箭矢、滚木擂石务必充足。从今日起,实行全城军事管制,老弱妇孺转移至内城安全区域…”

所有人都明白,考验襄阳真正成色的时刻,到了。他们将要面对的,是统一了意志的北元帝国,倾尽全力的疯狂一击。

四、暗处的交易

就在这山雨欲来的紧张时刻,一些不为人知的交易也在暗处进行。

慕容复的秘使,再次悄悄抵达了青城派控制的夔门。这一次,他们带来了更为实际的“礼物”——一批精良的吴国制式兵甲,以及承诺后续的粮饷支持。条件是,余沧海必须尽可能在蜀中制造混乱,牵制元军和镇西公的兵力,使其无法东顾。

余沧海自然是满口答应,他现在急需外部支持来对抗峨眉派和镇西公的讨伐。

而在另一边,北元的密探也试图接触巴蜀的镇西公,许诺若其能出兵牵制甚至攻击慕容吴,事成之后,将以“蜀王”之位相酬。但老谋深算的镇西公,依旧保持着暧昧的沉默,他在等待,等待一个最有利于巴蜀的时机。

山雨欲来风满楼。南北两大阵营的对抗格局逐渐清晰,而巴蜀,则成为了双方都在极力争取、却又暂时无法全力掌控的变量。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到了极致,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第一声惊雷。

---

(第107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