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无视那《吸功大法》的霸道与隐患尚在江湖中引发热议,天幕已如期而至。玄色背景流转,带着一种勘破红尘的淡然。

“天下宗师榜,第十七位——”

天幕之音响起,这一次,其语调中少了几分对权势的审视,多了几分对“道”的探寻。

“——斗酒僧。”

此名号一出,江湖之中,十有八九皆露茫然之色。

“斗酒僧?这是哪位高僧?从未听闻!”

“能与神侯、宫主并列,定然非同小可!”

“斗酒……莫非与酒有关?”

光幕上,玄色并未凝聚出清晰的身影,反而化开一片朦胧的光晕,隐约可见一位衣衫褴褛、不修边幅的僧人虚影,他手中似乎提着一个酒葫芦,姿态潇洒不羁,与寻常高僧大德宝相庄严的模样截然不同。

“其人姓名不详,来历成谜,常以斗酒为乐,故称斗酒僧。”天幕之音带着一丝悠远,仿佛在追溯一段被遗忘的传奇,“其一生最为人称道,亦是对后世武道影响最为深远之事,乃在于《九阳真经》。”

画面流转,显现出嵩山峻岭,少林古刹。朦胧中,似乎可见这位斗酒僧与另一位道装高人(暗示为全真教王重阳)相遇,二人未动拳脚,竟是以“斗酒”论道。最终斗酒僧胜出,得以借阅道家至宝《九阴真经》。

“然,其观《九阴真经》后,觉其虽精微奥妙,却偏重以柔克刚,阴柔太过,未达阴阳互济之至高妙境。”天幕之声带着一种智慧的闪光,“遂隐居少林,结合自身佛学修为与对武学的无上智慧,以超凡脱俗之悟性,创出了另一部震古烁今的武学宝典——《九阳真经》。”

光幕上,《九阳真经》的经文虚影一闪而逝,至阳至刚的气息仿佛能透过光幕传递出来,更有“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等总纲精义流转,阐述着无上武学道理。

“《九阳真经》并非一味追求刚猛,其根本在于‘阴阳互济’,‘刚柔并重’。练成后内力自生速度奇快,无穷无尽,普通拳脚也能使出绝大攻击力,更是疗伤圣典,百毒不侵,专门克破所有寒性和阴毒内力。”天幕缓缓道出其精义,“此经藏于少林《楞伽经》夹缝之中,后为潇湘子、尹克西盗走,藏于苍猿腹中,辗转百年,方得重见天日,造就一段新的传奇(暗示张无忌的机缘)。”

评语至此,已将此僧的智慧与贡献推至一个令人仰望的高度。然而,天幕的评判依旧客观:

“斗酒僧之境界,在于‘创’,在于‘道’。其能以佛理融汇道藏,另辟蹊径,开创出与《九阴真经》并列,实则理念更为圆融的武学大道,此等智慧与胸襟,堪称一代宗师。然,其生平事迹不显于外,除创经之外,并无太多与人争强斗胜、印证武学的记载流传。其自身实战之能,更多源于推断,而非确凿战绩。且其志在悟道创法,而非争霸天下,于‘战’之一字,兴致缺缺。”

“综合其开创《九阳真经》的无上功绩与自身实战记录之匮乏,故列宗师榜第十七位。”

少林寺,藏经阁。

那一直默默扫地的老僧,动作似乎微微一顿,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追忆与了然,随即又恢复了古井无波。

江湖各处。

在经历了最初的茫然之后,是更大的震撼!

“《九阳真经》!竟是这位神僧所创!”

“原来九阳真经的来历如此传奇!斗酒胜王重阳,创经补九阴之不足……这是何等人物!”

“虽无战绩,但能创出此等神功,其境界已非常人所能揣度!”

“排在朱无视之前,当之无愧!”

斗酒僧的登场,并未带来力量上的直接压迫,却带来了一种智慧上的降维打击。他以一部经典,影响了后世百年武学格局,其贡献与境界,得到了江湖的普遍认可与敬仰。

天幕在完成了对这位于历史长河中惊鸿一现的传奇人物的评述后,玄色光幕再次无声消散。

留给江湖的,是对那部传奇经典的重新认知,对那位无名神僧的无尽遐想,以及对“开创”与“实战”在武道评价中孰轻孰重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