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望觐川 > 第171章 亲自追封明烈县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易筝幼年在易府受尽苛待,父亲不疼,后母虐打。

自生母易将军去世,她便从未感受过亲情温暖,最终为护福仁,客死异乡。

可易府却连一句像样的悼念,都未必会有。

乐安神色已愈发冷寒,她定要为阿筝求一场风光丧礼。

她要让易府那些冷漠的亲人,在阿筝棺木前俯首哭拜,磕头恕罪。

用这迟来的丧礼,告慰阿筝在天之灵,换得迟到的尊重。

崇启帝闻言,神色怔了一瞬。

易筝?正是她与福仁一同在戎勒传出那般失德的传闻。

他眸底掠过迟疑,视线落在下方跪着的乐安身上。

如今,要为这样一位有争议的女官大办丧礼,实在是难以服众,没准引戎勒非议。

乐安面色冷静,眼底却涌动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陛下,臣女知此举看似不合时宜,甚至可能引来非议,但其中自有深意。”

她稍作停顿,目光清亮如洗,理清思路,语气恳切。

“如今公主与易女官传闻,皆自戎勒王庭之口,真假难辨,若戎勒一旦将秘闻扬传,恐此成小人攻击我朝的话柄,但陛下曾下旨为易女官大办丧仪,便向世人昭示,易女官的忠勇清白,朝廷自有公断。”

乐安调整了呼吸,声音愈发清晰起来。

“传闻终究是传闻,久而久之,不管那传闻是真是假,在陛下的态度面前,便会不攻自破,如此既全了易女官的声名,也为公主日后归来,扫清舆论障碍,免公主带着污名回朝,再受非议。”

崇启帝眸中闪过一丝恍然,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随即了然地点了点头。

他明白她是想借为易筝办丧礼,一承念姐妹之情,为易筝讨个体面,二以帝王权威为福仁和易筝正名,用丧仪来堵天下悠悠之口。

今日这一番对话,让崇启帝再次生出焕然一新的感慨。

他不禁想起乐安幼时模样,那时她还小,跟在康王身后,甜甜地唤他皇伯伯。

但长大些,性子被胞弟康王,宠得越发娇蛮任性。

可如今几次相见,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娇惯的小女娘,不仅顾念国家大义,有情有义,还胆识过人,心思更是这般缜密,思虑甚全。

崇启帝心中暗自惋惜,若不是因她梁府女娘身份,背后牵扯梁氏外戚势力。

这般有勇有谋,顾全大局的女子,还真是太子妃的得力人选。

“准了。”

崇启帝收回思绪,眼眸深邃如海,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帝王的决断。

“朕会下旨,按县君规制,为易筝操办丧礼,令易府上下全员服丧,不得懈怠!待你成功迎回福仁公主,朕会亲自追封易筝为‘明烈县君’,以彰其护主尽忠的功绩。”

一时之间,乐安心底涌动着奋然与感激,千言万语梗在喉头,眼眶倏尔发热,雾气在眼底悄然凝聚。

她再次俯首,声音带着慨然哽咽,心念着,阿筝,待我接回福仁,你且黄泉下安息吧。

“臣女谢陛下隆恩!阿筝在天有灵,定会感念陛下!”

须臾,大事既定,崇启帝因连日处理朝政与边境纷争,如今乏累。

乐安正欲叩首退下,刚敛了敛衣袖起身,便听得大殿外传来内侍高昂的禀报声。

“启禀陛下,梁大将军殿外求见……”

乐安身体一僵,用力地攥了攥手,压下自己心底不安的起伏。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崇启帝揉了揉眉心,眉宇间掠过治事的疲惫,淡淡开口。

“召……”

“召梁大将军进殿……”

内侍传旨声刚落,顷刻之间,一阵凛冽的气息便朝殿内涌入。

梁衍面容冷峻,一身玄黑衣裳,红纹交领的朝服,高束髻冠,衬得他周身散着肃穆的气息。

乐安跪在殿前,听着梁衍那铿锵有力的步伐。

每一步都发出沉闷的回响,仿佛带着千钧重量,让她心下紧张。

梁衍刚踏入殿内,目光锐利,一瞬间便锁定了伏地跪着的乐安,眸光闪过一瞬凌厉,心下更是又苦又怒。

他下朝后,本去处理军机急报,忽闻乐安逃走,早已不在府中。

当时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瞬间慌了神。

只道她定是救公主心切,糊涂闯宫,求陛下允她远嫁戎勒,迎公主归来。

现下有陛下在,梁衍只得强压心头的焦灼,对崇启帝躬身行礼,动作恭敬却紧绷。

“臣梁衍,拜见陛下。”

不等帝王开口,他便猛地直起身,凛然高声,语气带着坚定的恳求。

“臣求陛下不要让吾妹远嫁和亲!戎勒凶险,民风彪悍,臣妹若嫁去,恐难有好果,还望陛下三思!”

话音落下,殿内清冷的空气骤然凝重了几分,连熏炉缓缓升起的淡青色烟雾,都似被这股紧张的气氛压得淀沉下来。

崇启帝看着梁衍那副急得快失态的模样,脑袋仁疼,无奈地蹙了蹙眉心。

“阿衍,你冷静些。你妹妹并未向朕求和亲。”

梁衍闻言,神色怔愣,悬着的心忽地放下一瞬,可随即又提了起来。

他眼底的急切,转而附着着更深的担忧疑虑。

不是求和亲,那她冒着责罚闯宫,求了何事?

梁衍猛地转头,剑眉冷峭,透着逼人的凛然,目光如炬看向地上跪着的乐安。

崇启帝看着眼前剑拔弩张的兄妹二人,一个急得怒火中烧,一个沉默如同磐石。

他只觉身心俱疲,先是乐安一番慷慨陈词,耗尽他大半精力。

如今梁衍又带着一身凛冽进殿,他实在无心再与他们周旋下去,由得他们自己解决吧。

“阿衍,朕乏了。”

崇启帝微微垂眸,黑眸半眯着,肩膀坠了坠,声音带着一丝疲态劳乏。

“余下的事,你同你妹妹自行谈谈。只是朕要提醒你,朕一言九鼎,既已下了旨意,便不会有悔。”

说罢,崇启帝便由内侍搀扶着起身,缓缓朝后殿走去。

殿宇之际,沉寂隔绝着所有喧嚣,只余下兄妹二人,在空旷的大殿中一上一下的对峙。

梁衍双手合拳,对着崇启帝离去的方向躬身恭送,直到帝王衣摆轻掠地面,消失大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