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茅山最后一名传人 > 第15章 米肉与训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几天,道观里难得地飘起了米香和肉味。

清风道长似乎真的累坏了,大部分时间都在屋里睡觉,或者坐在门槛上晒太阳,眯着眼,一口接一口地喝酒,话也少了很多。那场恶斗,显然不是睡一觉就能缓过来的。

我则负责起了做饭的活儿。用那白米熬粥,切一小块腊肉和野菜一起炖,虽然调料只有盐,但那油润喷香的味道,已经是我有记忆以来吃过最好的饭菜了。每次吃饭,我都恨不得把碗底舔干净。

肚子里有了油水,身上好像也多了些力气。站桩的时候,虽然依旧酸麻冰冷,但似乎不像以前那样难以忍受了。偶尔在极度专注时,脚底那股微弱的热流,出现得也频繁了些。

但我心里却不像肚子那么踏实。那五十块钱买来的米肉,吃起来总感觉有点沉甸甸的。每次看到道长靠在门口晒太阳时那副疲惫的样子,我就会想起王宅里那惊心动魄的一夜,想起他说的“买命钱”。

这天下午,我正蹲在院子里,用树枝在地上练习画那道小雷火符的符文。虽然画得歪歪扭扭,但大概的轮廓已经能记下来了。

道长不知何时醒了,踱步到我身后,看了一会儿。

“画符如做人,一笔一划,都有规矩。”他忽然开口,声音还有些沙哑,“心不正,意不诚,画出来的就是一张废纸,屁用没有。”

我吓了一跳,赶紧站起来。

他弯腰捡起我丢下的树枝,就在我画的那歪歪扭扭的符文旁边,重新画了一遍。他的动作很慢,但每一笔都极其稳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道。明明是在松软的土地上,那痕迹却清晰深刻,仿佛刻进去一般。

“看清楚了?”他画完,把树枝一丢,“符头,符胆,符脚,各有讲究。起笔要稳,行笔要畅,收笔要利落。最重要的是,下笔之前,心里要清楚你要它做什么。是驱邪,是镇煞,还是诛妖?目的不同,笔意也不同。”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地上他那道铁画银钩般的符文,再对比我画的那团乱麻,脸有点发烫。

“符箓是工具,是桥梁。”他直起身,看着我说,“沟通天地,借法自然。但工具再好,也得看谁用。给你一把宝剑,你抡不动,还不如烧火棍好使。”

他指了指我的腿:“站桩,练的是下盘,是根基,是让你能抡得动‘剑’的力气。认字,读经,明的是道理,是让你知道这‘剑’该怎么使,往哪儿劈。”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我脸上,变得严肃起来:“我知道你小子心里想啥。觉得画符捉鬼威风,是吧?想着哪天也能像老子一样,手指一点,邪祟灰飞烟灭?”

我被说中心事,低下头。

“屁!”他毫不客气地骂道,“威风?那是你没看见老子差点把命搭进去!修行路上,九死一生是常事!你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

“你以为王宅那事儿完了?我告诉你,差得远!”他语气加重,“那水里的东西,道行不浅,背后肯定有人。这次折了,对方能甘心?说不定现在就在哪个阴沟角落里盯着咱们,等着找补回来呢!”

我听得后背发凉,下意识地朝观外看了看。山风穿过树林,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真的有什么东西在暗中窥视。

“怕了?”他哼了一声,“怕就对了。怕,才能时刻警醒。别有了几顿饱饭吃,就忘了自己几斤几两。这世道,想活得长久,就得时刻记着,脑袋是别在裤腰带上的。”

他走到厨房门口,看着里面那半袋米和腊肉,叹了口气:“这些东西,是酬劳,也是因果。咱们接了这因果,就得担着后面的风险。”

他转过身,看着我:“从明天起,站桩再加半个时辰。那本《汤头歌诀》,给我背熟。画符,每天练一百遍,画不好,没饭吃。”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我心里一紧,知道轻松日子到头了。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太多抵触。反而有一种……终于要开始真正学习本领的紧迫感。

“是,道长。”我恭敬地应道。

他摆了摆手,示意我继续练。自己则又回到门槛上坐下,拿起酒葫芦,望着远山,不知道在想什么。

夕阳的余晖给他邋遢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山风吹动他花白的头发和破旧的道袍。

我看着他的背影,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他教我的,不仅仅是站桩画符。他是在用他的方式,告诉我这个世界的残酷,以及在这残酷世界里活下去,需要怎样的力量和心性。

那五十斤米和几条腊肉,不仅仅是食物。

它们是我踏入这个光怪陆离、危险重重的世界的“投名状”。

也是压在我肩上,第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深吸一口气,重新捡起树枝,蹲在地上,对照着他画的那道符,一笔一划,极其认真地,再次练习起来。

这一次,我的心,静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