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撰鼎记 > 第25章 暗朝汹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十一年五月十日,攻克义州后,京营总督张之极麾下的九万大军并未停歇,如同决堤的洪流,浩浩荡荡向东北方向的广宁城席卷而去。义州与广宁,相距不过百余里,大军锋镝所指,旌旗漫卷,烟尘蔽日。

广宁城,作为辽西走廊的咽喉要冲,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它背靠医巫闾山,前临沼泽地带,城防经过历年加固,异常坚固。此刻,这座雄城已陷入明军右路军的弧形包围之中。张之极用兵沉稳,并不急于立刻发动总攻。他命令部队在广宁城外十里处扎下坚固连营,挖掘壕沟,树立木栅,构筑炮兵阵地,俨然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

“王聘,你部前出至城西五里,建立前哨营寨,监视广宁西门动向,并切断其与外部联络。”

“祖大弼,你的关宁铁骑分为数队,广布游骑,清扫广宁周边百里内的所有建奴哨探、屯堡,务必使广宁变成一座孤城!”

“李性忠,步卒各营,轮番上前,佯作攻城姿态,疲敌扰敌,试探其防御虚实!”

一道道命令从右路军大营发出,明军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开始有条不紊地收紧套在广宁脖颈上的绳索。每日,都有明军的骑兵小队呼啸着掠过广宁城下,用精准的箭矢或铳弹射杀敢于露头的清军哨兵。夜间,则不时有佯攻的鼓噪声和零星炮火,让城头守军时刻处于紧张状态。

张之极站在望楼上,凝视着这座熟悉的城池,对身旁的副将道:“广宁城坚,石廷柱亦是宿将,强攻伤亡必大。陛下圣意,以压迫为主,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迫其弃城而走,乃为上策。即便不能,也要牢牢吸住这股敌军,使其不能东顾,掩护陛下中路军行动。”

与此同时,辽河主战场西岸。

朱由检的中军大营气氛同样凝重。多尔衮的迂回突袭虽被曹文诏、周遇吉联手逼退,未能造成致命破坏,但也像一记警钟,提醒着明军高层,对面的皇太极绝非坐以待毙之辈。更关键的是,横亘在明军主力与辽河渡口之间的西平堡,如同一根毒刺,必须拔除。

西平堡规模不如广宁,但位置险要,控扼辽河上游重要渡口,且守将鳌拜骁勇善战,防御工事极为完备。不拿下西平堡,明军大规模渡河将面临侧翼的致命威胁,后勤粮道也无法安全地前推至河岸。

御帐内,军事会议再次召开。

“陛下,”卢象升指着沙盘上的西平堡,“此堡不拔,我军如鲠在喉。鳌拜残暴,必负隅顽抗。臣观其堡寨,防御重点在于东南两面,临河西北方向,因其背靠河湾沼泽,地势低洼,墙体相对老旧,或可为突破口。然此地亦不利于我军重型火炮展开。”

朱由检沉吟片刻,问道:“我军可用于攻城的崇祯大炮和重型佛郎机炮,部署情况如何?”

负责后勤和装备的官员立刻回禀:“回陛下,已在前线集结崇祯大炮(仿西洋前装滑膛炮)十五位,各类重型军炮、攻戎炮四十余位。崇祯大炮射程远,威力大,可轰击城墙,但移动不便,射速缓慢;将军炮较轻便,利于压制城头,然对墙体破坏力有限。”

“足够了。”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卢爱卿,朕命你统筹攻打西平堡之战。集中所有崇祯大炮,轰击其西北角低洼处城墙,不求速塌,但求日夜不休,使其墙体松动、裂缝渐扩!以将军炮及佛郎机速射炮压制城头火力。多设旌旗鼓噪于东南,迷惑鳌拜。黄得功部步卒待命,一旦城墙出现可乘之机,即由缺口处蚁附而上,强行突入!”

“臣领旨!”卢象升和黄得功齐声应道。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依赖火炮的有限破坏和步兵的血勇。

就在明军积极筹备拔除西平堡这颗钉子时,另一条战线的斗争也在悄无声息却又惊心动魄地进行着。

广宁城内,副将李率泰的内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煎熬。影卫通过内线,成功将一封没有落款、却盖有模糊前明辽东风宪衙门旧印的信笺,送到了他的案头。信中并未直言劝降,而是历数了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辽东汉民所遭受的屠戮、奴役之苦,以及李永芳降清后虽得官职,却始终被满洲亲贵视为二等臣子的尴尬处境。更让他心惊的是,信中提及了近期在辽阳、盛京等地秘密出现的明朝皇帝特赦令——凡投降满清之汉人,若能举义来归,皆可免罪,并可依功劳获得国家奖赏。这封信,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李率泰心中压抑多年的屈辱和对故国的复杂情感。他巡城时更加留意,果然在几条偏僻的巷道和废弃宅院中,发现了更多人为探查的痕迹。

与此同时,远在盛京的皇太极,也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崇政殿内,气氛压抑。皇太极首先召见了心腹大臣,秘密商讨应对之策。

“明朝皇帝的特赦令,在辽阳、沈阳等处屡禁不止,城中汉官汉民,人心浮动,此乃心腹之患!”皇太极语气阴沉,“必须加大稽查力度,敢有传播、议论者,立斩不赦!”

然而,更迫在眉睫的是外援。他转向负责对外事务的臣子:“派往罗刹(沙俄)的使者有回音否?他们是否愿意再提供火器,甚至出兵牵制?”

“回大汗,罗刹人态度暧昧,既要我等以大量毛皮、人参、金银交换,又惧于明国势大,目前这1万人的队伍怕也不稳。”

皇太极冷哼一声,又问道:“朝鲜呢?李倧难道真要彻底背弃盟约?”

“大汗,经倭国商人带回的消息,倭国对前番与明国签订的条约及开放多处港口深感屈辱,怨念日深。,一直在积蓄力量,如果能许以重利或能对大明的水师甚至东部区域进行有效的骚扰和打击”

皇太极眼中精光一闪:“哦?倭人愿做这把刀?告诉朝鲜那边的使者,对李倧最后通牒,若再不提供粮草,朕就将朝鲜南部割让给倭国”说完又狡黠的补充道:“另外派使者去倭国,告诉倭人只要对大明予以反击,将许以朝鲜南部。”

现在只要能够对大明进行实质性的伤害,皇太极是万不会拒绝的。

就在这时,又一则秘密情报送达:“大汗,派往西域的使者已与李自成残部接上关系。彼等流窜西域,势力复振,对明廷恨之入骨。李自成表示,若大汗愿提供资助、牵制明军西北边军,他愿率部东进,寇掠甘陕,让朱由检首尾难顾!”

接连的消息,让皇太极在沉重的压力下,似乎又看到了几缕打破僵局的曙光。东有倭寇可引为奥援,西有流寇可制造混乱。他必须牢牢抓住这些机会。

西平堡外,明军的崇祯大炮已经开始发出沉闷而威严的咆哮,沉重的实心弹丸划破天际,带着令人牙酸的呼啸,一次次撞击在西平堡的西北角城墙,砖石碎裂的声响即便在数里之外也隐约可闻。而在广宁城阴暗的角落里,一场关乎城池命运的秘密接触与探查,也正走向关键节点。辽河大战的序幕,正由这前线与后方、明处与暗处的多重博弈,缓缓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