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撰鼎记 > 第26章 皇太极之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阳大政殿的烛火,常常燃至深夜。在决定了“北抚南掠”的大略后,皇太极如同一个精密的钟表匠,开始细致地校准每一个齿轮。北方的齿轮,必须首先转动起来。

皇太极看向阿敏和岳托,声音沉稳而有力:“阿敏、岳托,北征之事,刻不容缓。黑龙江流域即将封冻,河道行军反更方便。朕予你二人五千精兵,科尔沁骑兵两千为向导,即日筹备,十日内出发!”

他走到北疆地图前,手指划过蜿蜒的黑龙江:“索伦部博穆博果尔,桀骜不驯,然其部众勇悍,堪为精兵。你等此去,以招抚为主,征伐为辅。携我大金信物、绸缎、盐铁,许其部众头人官职厚禄。若其不从……”皇太极眼神一冷,“则雷霆击之,务必在其地立威,将其丁壮编入我八旗,妇孺迁往盛京安置。朕要在明年开春之前,看到黑龙江上游,尽插我大金旗帜!”

阿敏瓮声瓮气地应道:“大汗放心!那些野人,弓箭焉能敌我铁甲强弓?年底之前,必献博穆博果尔首级于帐下!”他信心满满,认定在严冬降临前,足以横扫那些组织涣散的部落。

岳托则更为持重,补充道:“臣等定当谨慎行事,恩威并施,必不辱使命,为我大金再开千里疆土,添数千劲卒。”

皇太极满意地点头。他估算着时间:十月出发,利用冬季河道冰封和部落难以远遁的时机,进行扫荡。若一切顺利,年底前主要战事的确可以结束,最迟明年开春即可班师。这笔时间账,划算。

送走北征将帅,皇太极的目光再次投向南方那巨大的明朝疆域图。殿内只剩下范文程及莽古尔泰、多尔衮等核心贝勒。

“范先生,南掠之策,可以细化了。”皇太极沉声道。

范文程躬身向前,手持细木杆,指向地图:“大汗,诸位贝勒,如今漠南尽归我用,此乃天赐通道。我军入塞,当以‘快’、‘狠’、‘散’三字为要诀。”

“快”,在于选择通道与时机。 范文程的木杆点在宣府镇最北端的张家口堡外侧。“此处,并非寻常长城关口,而是大明与蒙古互市之所,边墙规制不如正经关隘。我军可借归附的土默特部和喀尔喀部向导,他们常年于此贸易,对路径、守军换防乃至塞内富庶村镇了如指掌。由此突入,可直插宣府镇腹地,明军必然措手不及。”

他继续道:“时机,就选在十月末,冬月初。此时秋收已过,粮食入库,正是抢掠之时。且天气转寒,利于我北地勇士发挥,而明军久疏战阵,不耐苦寒。更重要的是,明廷忙于处理蝗灾后事,精力分散。”

“狠”与“散”,在于战术运用。 皇太极接口道,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入塞之后,兵分四路,如四把尖刀,剜心刺骨!”

左翼: 由多尔衮为主将,图尔格为副,率正白、镶白旗精锐一万五千,并土默特骑兵五千,沿桑干河南下,掠蔚州、广昌,威胁保定方向,震动京南。

右翼: 由阿巴泰为主将,豪格为副,率镶黄、正蓝旗一部一万五千,并喀尔喀骑兵五千,东掠永宁、延庆,做出窥视昌平皇陵、居庸关的姿态,牵制明军京师西北防务。

中路劫掠主力: 由萨哈璘等率蒙古各部骑兵及八旗一部两万,分散成数十股,像蝗虫一样扫荡保安州、怀来、土木堡等富庶村镇,主要负责抢掠人口、牲畜、财物。

中军: 皇太极自率两黄旗主力及巴牙喇纛兵(护军营)两万五千,坐镇宣府城外,既为各路策应,也时刻保持对北京方向的压力,迫使明军不敢轻易分出主力围剿我劫掠部队。

此战汉军旗的的火器也要派上大用途。

提到火器,皇太极看向佟养性——这位最早归附并负责督造红衣大炮的汉官。“佟额附,此次随军火炮、乌真超哈(重军,即后金火器部队)务必精良。我军虽以骑射为本,然攻城拔寨,离不开火器之威。袁崇焕凭火器守城,朕便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佟养性连忙保证,已将最新铸成的三十门红衣大炮及大量火药准备就绪。

皇太极环视麾下将领:老成持重的扬古力,勇猛躁进的莽古尔泰,年轻锐利的多尔衮、图尔格兄弟,日渐沉稳的豪格,以及众多经验丰富的固山额真、梅勒章京。这是一支融合了经验与锐气,兼具蒙古骑射与汉军火器的强大力量。

“记住,”皇太极的声音如同寒冰,“此行目的,非为占地,乃为毁其元气,壮我声势!尽一切可能,掠夺人口,焚毁粮仓,摧毁村镇。要让明国皇帝知道,他的江山,朕随时可来,他的子民,朕随时可取!更要让天下人看看,追随我大金,有肉吃;负隅顽抗,唯有死路一条!”

殿内众将群情激昂,嗜血的战意在空中弥漫。皇太极仿佛已经看到,来自黑龙江的索伦壮丁将被编入他的军队,而从大明京畿掳来的数十万人口和财富,将让他的帝国更加强大。

北疆的冰雪即将被战火融化,而南方的锦绣河山,则准备迎接一场来自塞外的、精心策划的钢铁风暴。帝国的命运之轮,在沈阳的谋划中,轰然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