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了那些罪证,太子一派开始奋力反扑,他们站队已久,如今已然退无可退。

朝堂上风声鹤唳之时,京郊皇庄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烈日初显威芒,将土地烤得微微发烫,远处的山峦在蒸腾的热浪中微微扭曲,预示着今年不同寻常的酷暑。

谢清予卷起的袖口沾了些许泥点,她毫不在意,专注地用铲子刨开一株青苗周围的泥土。不过几下,数个沾着新鲜泥土的土豆赫然显露出来,圆润饱满,挤挤挨挨,看着便觉喜人。

连翘递上汗巾,看着公主微红的脸颊,忍不住劝道:“公主,此物口感沙涩,滋味平平,顶多是尝个新鲜,您何故这般着急种它?还亲自下地……”

土豆虽未在百姓中普及,却是早就传入大周了,只是贵人们嫌弃此物粗鄙,并不经常食用。

谢清予接过汗巾擦了擦汗,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些土豆:“连翘,你尝过挨饿的滋味吗?”

她突然发问,声音很轻,却让连翘一时语塞。

“奴婢……不曾。”

谢清予缓缓起身,将手中的一个土豆递给连翘:“去年雪灾,便是京郊就有饿殍千数,那些灾民,连树皮草根都吃不上,更别说这样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了。”

说罢她干脆坐在田垄上,望向眼前这一片长势旺盛的土豆田:“这东西,耐旱、耐瘠薄,产量却远胜稻黍,若能推广开来,便能救活无数人命。”

今年的天气热得反常,若再逢大旱……她不敢深想。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正为权柄斗得你死我活,那些关乎黎民疾苦的奏疏,不知有多少被淹没在党争的倾轧之下。

“殿下,您看!”身后传来一声难掩激动的惊呼。

谢清予回头,只见那个年逾三十名唤尹山的士子捧着几个刚刨出的土豆,快步走到她面前。

他面色涨得通红,声音都带着颤音:“殿下,我等方才只挖了这小小一垄……粗粗估算,竟有近百斤之巨!这、这若是良田精耕,一亩之地,岂非……岂非可产千余斤?”

他的话音落下,旁边另外几位同样穿着简朴的士子也纷纷围拢过来,看着尹山手中那沉甸甸的收获,眼中无不迸发出惊异与狂喜的光芒。

他们皆是春闱落第的寒门学子,家中为了供他们读书赶考,早已是竭尽全族之力,甚至变卖了田产。

名落孙山之时,他们甚至无颜回乡面对父老,是安平公主暗中施以援手,不仅提供住所银钱,更为他们延请名师,让他们得以继续在京中攻读,等待下一次机会。

如今,更是将他们带到了这关乎天下生民的“珍宝”之前。

“千余斤……若真能如此,天下百姓,何至于再遭饥馑之苦!”另一个名叫赵文启的年轻士子蹲下身,近乎虔诚地抚摸着一颗沾满泥土的土豆,眼眶微微发热。

他年岁尚轻,却也经历过灾年,眼看过同村的乡亲们啃树皮、吃观音土的惨状,喉头不禁哽咽。

“不止。”谢清予目光灼灼:“若是肥力充足,精心照料,一亩地可产两千斤,便是条件欠缺的在山地和丘陵,亩产至少也有几百斤!”

数名士子顿时惊呼出声。

这个数字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要知道,最好的水田,一亩地能产四百斤稻谷已是难得,大多数亩产不过二三百斤。

尹山扑通一声跪在田埂上,双手捧起几个还带着泥土的土豆,眼眶通红:“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若是早有此物,去岁雪灾,何至于易子而食!”

他乃北方人士,而北方文气不盛,科举一路更是艰难,去年入京赶考亲历了雪灾,心中悲慨尤甚。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雪灾的惨状还历历在目,朝堂上为救灾银两扯皮不休,地方官员虚报灾情,直到灾民涌入城郊,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才慌了手脚。

尹山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情,对着谢清予郑重一揖到地:“殿下心系黎庶,悲悯苍生,实乃万民之福!此物若真能推广,功在千秋!我等能追随殿下,实乃三生有幸!”

“尹兄所言极是!”赵文启也激动地附和:“殿下,我等虽不才,未能于科场博取功名,为朝廷效力,但若能为此等惠及万民之事尽绵薄之力,便是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其余几位士子也纷纷躬身,言辞恳切,面露赤诚。

他们出身寒微,最知民间疾苦。

谢清予看着眼前这些虽衣衫朴素却目光灼灼的年轻人,心中颇感欣慰,抬手虚扶:“诸位皆是读书明理之人,当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三年后……本宫等你们杏榜题名!”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今日所获种薯,除留足皇庄育种之用,其余部分,本宫会分予你们一些。你们可写信回家中,让族人试种,种植之法,稍后我会让人详细抄录给你们。只望他日,此物能在更多土地上生根结果,让更多百姓免受饥饿之苦。”

此言一出,尹山、赵文启等人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

“殿下……殿下大恩!”尹山声音哽咽,几乎要再次拜倒。

这哪里只是些种子?

这是公主赐予他们家族,乃至他们家乡的一条活路啊!

这份恩情,重于泰山!

他们此刻心中所感,唯有“士为知己者死”五字方能形容一二。

赵文启更是直接撩起衣袍下摆,重重跪在田垄上,不顾泥土污了衣衫,叩首道:“殿下厚恩,文启没齿难忘!今在此立誓,愿为殿下驱策,万死不辞!若有违逆,天地不容!”

“我等亦誓死追随殿下!”其余几人纷纷跪地起誓,神情庄重肃穆。

谢清予看着这一幕,唇角微微扬起。

权柄之争固然紧要,但真正能收服人心的,从来不是权术和利益。

她弯腰捧起一把黑土,任由土屑从指间滑落。

无论朝堂上如何风云变幻,脚下这方土地,以及土地上挣扎求生的黎民,才是江山社稷的根本和依托。

她不仅仅是为了扳倒对手,更想为这天下,多存续一分元气。

(在明代《长安客话》里“土豆”便已有此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