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尊者”及其残党在京畿地区遭遇的毁灭性打击,如同一场凛冽的寒霜,暂时冻结了帝都暗处的涌动。然而,沈玲珑与慕容翊都清楚,这并非终结。一个信奉“星辰归来”、妄图重启灭世之门的狂徒首领依然在逃,其威胁如同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加强“归墟之门”的监控与封印,以及加速海政司自身的技术积累,成为了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

压力,首先落在了墨衡与他领导的技术局身上。

经历了之前的袭击,墨衡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在沈玲珑的鼓励和更严密的安全保障下,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他将对古老知识的敬畏与对现实威胁的紧迫感,全部倾注到了研究工作之中。那卷记载着“星轨驱动核心”构想的皮质图纸,几乎成了他寸步不离的伙伴。

沈玲珑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她虽不精通具体的技术制造,但她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对能量流动的敏锐感知(这或许得益于她曾与“星瀚玉”碎片的深度共鸣以及在海底古城的经历),在破解图纸中那些抽象的能量回路与结构平衡点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将图纸上的古老契文和结构视作一种特殊的“能量账目”,试图找出其中最有效、最稳定的“运行公式”。

“夫人,您看这里,”墨衡指着图纸上一处极其复杂的、由无数细微凹槽与节点构成的球形结构,“按照注释,此处需引导‘星辉之力’均匀流转,形成自旋,方能稳定指向。但老夫尝试了多种导能材料,非但不能均匀,反而极易导致能量淤积,瞬间烧毁模型!”

沈玲珑凝神观察,手指在图纸上虚拟勾勒能量流动的路径。她脑海中浮现出现代陀螺仪稳定旋转的原理,以及电流并联分流的概念。“墨老,或许我们思路可以变一变。不必强求能量完全均匀流经每一个凹槽。是否可以视其为一个整体,在核心处设置一个初始的、稳定的‘能量涡流’,利用其旋转的离心力,自然地将能量‘甩’向四周结构,形成动态平衡?就像……旋转的雨伞,会将水滴均匀甩向四周。”

墨衡闻言,先是怔住,随即眼中爆发出璀璨的光芒!他猛地一拍额头:“妙啊!动态平衡!老夫一直执着于静态的均匀,却忘了运动本身即可维持稳定!夫人真乃天授之智!”

他立刻扑到工作台前,抓起炭笔在草纸上疯狂演算、勾勒起来。沈玲珑的启发,如同在他闭塞的思路中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接下来的日子,工坊内充斥着失败的焦糊味和成功的短暂欢呼。材料不行,就换!沈玲珑动用海政司预算和慕容翊的特批权限,搜罗天下奇金异石,甚至不惜代价从海外采购某些特性独特的矿物。结构不稳,就改!墨衡带着工匠们反复调整核心涡流发生器的形态与角度,精益求精。

在这近乎痴狂的钻研中,沈玲珑偶尔会感受到怀中那空革囊处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仿佛幻觉般的温热。她不确定这是否是精神力过度集中导致的错觉,还是那消散的“星瀚玉”碎片与她之间仍存在着某种超越物质的神秘联系,在她专注于与星辰相关的知识时,给予了一丝微弱的回应。她没有声张,只是将这份异样感默默记在心里。

终于,在经历了数十次重大调整和数百次细微改进后,一个巴掌大小、由七种不同金属与晶体嵌套而成的精密装置,被墨衡小心翼翼地放置在铺着软绒的工作台上。其核心是一颗微微颤动的、内部仿佛有星云流转的暗蓝色晶石(一种能微弱储存和引导能量的稀有矿物,作为“星辰之心”的极端劣化替代品),周围是层层环绕、刻满微缩契文的金属环,结构复杂而优美,散发着淡淡的辉光。

“夫人,可以……尝试了。”墨衡的声音因紧张和期待而微微颤抖。

实验地点选在了海政司衙署内一处特意改建的、屏蔽外界干扰的静室。静室中央,摆放着那个小小的“星轨仪核心”原型。沈玲珑、慕容翊、厉寒、玄七等核心人员均在场,屏息凝神。

墨衡深吸一口气,按照他与沈玲珑推演出的方法,以特制的、掺杂了导能金属丝的探针,轻轻点向核心晶石旁的一个微小触点,注入一丝微弱的内息(作为初始能量)。

“嗡……”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鸣响起。核心那颗暗蓝色晶石内部的“星云”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开始极其缓慢地旋转起来!紧接着,周围刻满契文的金属环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唤醒,一层接着一层,开始沿着不同的轴线,以不同的速度缓缓转动!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不断变化却又整体稳定的复合运动体系!

一道柔和而稳定的、如同指北针般明确的指向性力场,以装置为核心,向四周扩散开来!更令人惊奇的是,静室内原本用于测试的、几个来自不同海域、带有微弱磁性的罗盘,其指针在此刻都发生了微小的、同步的偏转,仿佛在向这个新生的“王者”致敬!

它成功了!这个基于古老图纸、融合了现代思路创造出的“星轨仪核心”原型,真的能够产生一种超越地磁、更为稳定和本质的指向性力场!

“成了!真的成了!”墨衡老泪纵横,激动得几乎要晕厥过去,被旁边的工匠连忙扶住。

慕容翊冷峻的脸上也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他虽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原理,但这装置展现出的神奇效果,让他直观地感受到了技术的力量。

沈玲珑心中同样激动,但她更关注其实用性。“指向稳定性如何?能耗多大?能持续运转多久?”

墨衡勉强平复心情,擦了擦眼泪,回答道:“回夫人,根据初步测试,其指向稳定性远超现有任何罗盘,几乎不受地磁异常或外界干扰影响。能耗……目前初始激发需要一定能量,但一旦进入自旋稳定状态,维持运转所需能量极低,仅靠核心晶石自身缓慢汲取环境中游离的微弱能量(他理解为天地元气)即可长期维持!具体时长,还需进一步观测!”

这意味着,这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导航仪,更可能是一个能够长期自动运行的信标或监测基座!

“好!太好了!”沈玲珑由衷赞道,“墨老,您立下了不世之功!”

她立刻意识到这项技术的巨大潜力。它不仅能为未来的深海探索提供无可替代的导航保障,若能小型化到每艘战舰,帝国水师的远洋作战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或许……可以在“归墟之门”附近,部署这种装置,形成一道稳定的监测网络,一旦门扉有异动,便能第一时间察觉!

然而,她也清楚,这仅仅是第一步。原型机成功,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材料的稀缺、制造的精度、成本的控制,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但无论如何,星轨初鸣,曙光已现。

就在众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静室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暗卫低声禀报:“王爷,夫人,宫里有旨,陛下急召!”

慕容翊与沈玲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在这个技术取得突破的关键时刻,皇帝急召,恐怕……朝堂之上,又起了新的波澜。

技术的利剑刚刚铸出雏形,政治的暗流却已再次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