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六零我养着很多女人 > 第205章 妈妈再不好孩子也不愿意离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5章 妈妈再不好孩子也不愿意离开

小刀看着紧紧依偎在叶文洁身边、生怕妈妈再消失的叶东东和叶浩,心里叹了口气。

他再混不吝,对孩子终究是硬不起心肠。第二天,他只好开着那辆大皮卡,把母子三人送回了城里。

孩子们铁了心要跟妈妈住在一起,死活不肯再去那个虽然有保障、却少了母亲气息的军队大院。

送到叶文洁住处楼下,小刀是连车都没下。

他一点也不想再跟叶文洁这个女人同处一室。

这两天,叶文洁或许是出于愧疚,或许是习惯了依赖,又或许是想用身体挽回点什么,明里暗里试探着勾引了小刀几次。结果每次换来的,都是小刀毫不留情的几个大逼斗,大耳刮子!

“滚远点!看见你就烦!” 小刀打得毫不手软。

叶文洁脸上火辣辣的疼,心里那点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被彻底打没了,终于认清现实,和小刀不再可能大炮了,就不再往小刀身边凑。

打发了叶文洁这边,小刀转头就去了林薇那里。在林薇那奢华得如同宫殿的别墅里待了两天,收了每个月固定“上交”的一千万。

这才开着车,晃晃悠悠地回到了承载了他太多记忆、也充满了太多算计的四合院。

他暂时不想回秦家村。村里那群小子,看着就让人泄气,一个个笨得撵鸡都撵不上,学习更是像要他们的命。

他虽然对孩子要求不高,但看着他们那乐呵呵、浑浑噩噩的样子,心里终究是充满了失望。

他多希望那些孩子能像叶东东、叶浩那样,是个一点就透的天才少年,可惜,老天爷没给他那个福分。

四合院里,好歹还有个于莉给他生的儿子——阎沫。

这孩子虽然比不上叶东东那种妖孽般的天才,但学习在班里也是拔尖的,脑子够用。

就冲这一点,小刀就愿意在四合院多待几天,守着这个“别人名下”的聪明儿子。

阎沫如今也长成了半大小伙子,那眉眼、那脸型,几乎和小刀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是更年轻,带着少年人的青涩。

而小刀呢,岁月仿佛在他身上停滞了,看着依旧像是二十出头,加上穿着时髦,和阎沫站在一起,不像父子,倒像是兄弟。

其实阎沫心里早就跟明镜似的,知道自己绝对不是阎解成的种,亲生父亲就是眼前这个对自己格外亲厚的“小刀叔叔”。

可他从小就叫阎解成爸爸,这层窗户纸没人去捅破,他也从未主动向小刀确认过。

他依旧规规矩矩地叫小刀“叔叔”,小刀听着,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看见这孩子,那股莫名的亲近感就油然而生。

阎沫现在住在小刀原来那间屋里。晚上,小刀亲自下厨,炒了几个拿手菜,把阎沫叫出来吃饭。

“阎沫,来,尝尝叔叔的手艺!多吃点,你们现在学习费脑子,得好好补补。” 小刀拉着阎沫的手让他坐下,语气里的亲热劲儿藏都藏不住,“你妈妈在你姨那饭店帮忙,是不是都顾不上给你做饭了?你……你爸呢?”

他提到阎解成时,语气顿了一下,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别扭。

阎沫是真喜欢小刀,这种血缘带来的亲近感是无法割断的。“叔叔,我有吃的。奶奶(三大妈)给我做早饭,中午我在学校外面吃,晚上……都是秦淮茹婶子给我做。” 他老老实实地回答。

小刀听完,赞赏地看了一眼在旁边忙活、头发已见花白的秦淮茹。

这女人是老了,满脸褶子,腰身也粗了,但对阎沫的照顾却是真心实意的好。

小刀知道,秦淮茹精明着呢,她清楚阎沫是谁的种,对阎沫好,就是讨他小刀欢心。这一点,小刀心里受用。

现在棒梗住在原来娄晓娥那间屋,那房子产权也是小刀的。

棒梗如今给人开货车,跑运输,谈了个四九城的对象,眼看就要结婚了,算是完成了秦淮茹一半的人生大事。

棒梗现在见了小刀,那叫一个亲热,嘴里“小姨夫”长“小姨夫”短地叫着,恨不得贴上来。

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吃喝花用,将来结婚买房,都得指着这位“小姨夫”。小刀对他那点小心思门儿清,但也乐得施舍,毕竟秦淮茹对他是真的好。

现在是1985年,棒梗已经二十四五了,常年在外面跑,风吹日晒,看着比“冻龄”的小刀还显老成。

他没啥大本事,就剩下点开车的手艺和被他奶奶贾张氏惯出来的臭脾气。

秦淮茹是偷偷攒了些私房钱,可在这四九城,想给儿子买套婚房,那还费劲,买了房连生活的钱都没有了,顾了这顾不了那。

自从贾张氏死后,棒梗好像一下子成熟了些,不再像以前那么混不吝,也知道自责,觉得没让奶奶活着看见他娶上媳妇,抱上重孙子。

现在秦淮茹住的这间房,还是当年秦京茹从许大茂手里讹来的,虽然面积不小,也重新装修过,但秦淮茹真不敢把这当成棒梗的婚房。

秦京茹早就放过话,这房子是留给她那三个“虎”儿子将来进城当工人、娶城里媳妇用的!这是秦京茹最大的念想。

京茹现在手里攥着的钱,早就是个天文数字了,就憋着劲要给三个儿子在城里买房、娶媳妇、找正式工作,彻底跳出农门。

大乔她们姐四个,心思和京茹差不多,都盼着儿子们将来能进城,买房,娶个有城市户口的媳妇,端上铁饭碗。

她们各自的存款也都不少,都是小刀这些年零零碎碎、或明或暗塞给她们的。

不过,小刀自己对这帮农村儿子们的未来,压根不怎么上心。

每当大乔她们小心翼翼提起这事,小刀要么装聋作哑,要么就一脸不耐烦。被问得烦了,他就把眼一瞪:

“买那么多房子干啥?长大了,一人弄一群羊,到山上放去,饿不死!娶什么城里媳妇?城里的姑娘娇气,事儿多!哪有村里的丫头踏实肯干?

村里那么多钢筋水泥的新房子空着不住,想吃啥地里种啥,多自在!非挤到城里受那份罪干啥?”

后来,大乔小乔她们也学乖了,不再拿这事烦他,免得惹他不高兴,断了她们的财路。

其实细想起来,小刀这话糙理不糙。他那群农村儿子,确实不是读书的料,性子也野惯了。

在村里,守着家里的三十多亩地(以后这地可值钱了),闲时放放羊,种点瓜果蔬菜,偶尔打点零工,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平庸,有时候就是最大的福气。好好吃着政策改革的红利,守着四九城边上的宝地,不比那些在城里挤破头、喝口水都要钱、为了几百块钱工资累死累活的强?

现在真正着急上火的,是棒梗这样的城里底层。没技术没文化,只能在城里奔波,开个货车,一个月挣八百块钱。

这钱放在七十年代是爷,可放在1985年,在于海棠那种一天能挣七八千的“万元户”眼里,屁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