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授三年夏,尚书房

完了完了!许婉君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太后要的《贞观政要》注释,明天就要用,可是负责的刘学士病倒了!

众女官面面相觑。《贞观政要》是太宗皇帝的治国方略,内容艰深,注释更是需要深厚的学问。

这可怎么办?柳含烟也愁眉不展,若是误了太后的事...

让我试试。角落里传来一个声音。

众人回头,说话的竟是上官婉儿。她来尚书房才一个月,一直安静地抄写诏书。

许婉君嗤笑,一个小丫头,懂什么《贞观政要》?

我祖父曾为太宗皇帝起草诏书,家中藏有《贞观政要》的手抄本。婉儿平静地说,我自幼熟读,略知一二。

略知一二可不行!许婉君刁难道,要是注释错了,可是要掉脑袋的!

那总比什么都不做强。柳含烟说道,婉儿,你真的有把握?

婉儿点头:给我一夜时间。

深夜,尚书房内只剩婉儿一人。

她展开《贞观政要》,提笔沉思。这不仅是注释古籍那么简单,更要揣摩武则天的心思——她要的不是死板的解释,而是能为她所用的诠释。

房玄龄、杜如晦辅政...她轻声念道,忽然灵光一闪。

武则天最在意的是什么?是女子也能治国的合法性!

于是她写道:房、杜二相虽贤,然太宗识人善任更为关键。正如当今圣上慧眼识珠,不拘性别,唯才是举...

她边写边想,将每一条都巧妙地与武则天的施政理念联系起来。

天将破晓时,一本厚厚的注释完成了。

这么快?第二天,许婉君不敢相信,肯定是胡乱写的!

就在这时,武则天来了。

注释呢?

柳含烟硬着头皮呈上:太后,刘学士病了,这是上官婉儿连夜赶制的...

上官婉儿?武则天挑眉,接过翻看。

整个尚书房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武则天越看越入神,时而点头,时而露出赞赏的笑容。

妙!妙极了!她突然拍案,这一条注得好!天下之治乱,不在他人,在人主一心,注曰:人主若贤,则臣下自正;如日月当空,群星自明。这不正合朕意吗?

她继续往下看:还有这条,择天下贤才而用之,注曰:贤才不问出处,如美玉藏于顽石,明主当有识珠之慧。哈哈,说得好!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纷纷惊叹地看向婉儿。

小丫头,武则天放下书,这注释当真是你一夜写成?

回太后,正是。

可有人相助?

无人相助。婉儿坦然道,但婉儿自幼熟读经史,又常听母亲讲解,故而略通文意。

武则天站起身,走到婉儿面前:你可知道,你这注释比那些翰林学士写得还好?

婉儿不敢当。

不敢当?武则天笑了,朕说你当得,你就当得!

她转向众人:从今日起,上官婉儿不再是抄写员,升为正八品女官,协助处理文书。

太后!许婉君急了,她才来一个月...

一个月又如何?武则天冷眼扫过,有才华的人,一天就能显现;没才华的人,一辈子也是庸才。

这话明显是在敲打许婉君,她脸色发白,不敢再言。

婉儿,武则天温和了些,朕问你,你恨朕吗?

这个问题如同惊雷,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婉儿沉默片刻,缓缓道:婉儿不敢恨。

不敢?那就是心里还是恨的?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婉儿抬起头,直视武则天,但婉儿更明白,仇恨改变不了过去,只会毁掉未来。与其活在仇恨中,不如活在当下。

好一个活在当下!武则天大笑,有意思,真有意思!小丫头,朕越来越欣赏你了。

她转身离去前,留下一句话:明日起,你随朕批阅奏章。

众人都惊呆了。批阅奏章,那可是只有最亲信的人才能做的事!

许婉君嫉妒得快要发疯,但柳含烟却走过来,拍拍婉儿的肩膀:恭喜你,但也要小心。太后的宠幸来得快,去得也快。

婉儿点头,心中明白,这既是机遇,更是考验。

当夜,她给母亲写信:

娘亲,女儿已得太后青睐。但女儿不敢忘记,我们身上背负的不只是仇恨,还有家族的荣耀。总有一天,上官家的名字会重新被人敬仰,不是因为权势,而是因为才华。

窗外雷声滚滚,暴雨将至。

婉儿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