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项目第一阶段的关键任务,在陆寒州那份融合了林晓晓核心创意的“天才”草案指导下,正有条不紊地快速推进。几次小组讨论和任务分派下来,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在项目组内悄然发生。

这天下午,林晓晓正在核对一批新到的设计素材,王姐端着一杯咖啡,脚步有些迟疑地走到了她的工位旁。

“晓晓啊,忙着呢?”王姐的语气不再是以前那种表面的客气或隐含的疏离,反而带着一丝不太自然的,近乎讨好的笑意。

林晓晓从屏幕上抬起头,有些意外:“王姐?还好,在核对素材。有什么事吗?”

“哦,没什么大事。”王姐将咖啡放在一旁,身体微微前倾,“就是关于你上次提的那个,‘星空村落’里陶瓷体验环节的视觉呈现,我和设计那边沟通了一下,总觉得他们给出的初稿差点意思,不够……嗯,不够有‘手工感’和‘温度’,跟你方案里描述的那种感觉对不上。”

林晓晓愣了一下。王姐负责的正是这部分的内容协调,以往她提出意见,王姐要么敷衍了事,要么就用“经验不足,不懂设计”之类的话搪塞过去。今天居然主动来讨论,并且认可了她方案中描述的感觉?

“我……我只是提了个想法。”林晓晓谨慎地回答。

“想法才是最关键的呀!”王姐立刻接话,语气由衷了不少,“说实话,晓晓,刚开始陆总把你提上来,我们这些老人心里多少是有点……嘀咕的。但这段时间看下来,你是真有想法!陆总那份草案的核心,不就是你之前零星提过的那些点子汇总升华的吗?真是后生可畏啊!”

这番直白的话,让林晓晓一时不知该如何接口。她能感觉到,王姐这次的夸奖,虽然依旧带着点职场人的圆滑,但比起之前的虚与委蛇,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王姐您过奖了,我只是运气好……”她习惯性地想谦虚。

“诶,这可不是运气。”王姐打断她,压低了些声音,“眼光和创意是学不来的。你看现在这项目,就因为你那个‘元宇宙体验馆’的核心理念,整个档次和格局都不同了,外面多少人盯着呢!我们跟着做,也觉得脸上有光,干活都有劲了。”

正说着,李哥也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过来,看到王姐在,笑着打了个招呼,然后很自然地将文件递给林晓晓:“晓晓,这是技术那边刚反馈回来的接口文档,关于你要求的那个虚拟织布机的触感反馈参数,他们列出了几个选项。这方面你比较有想法,你看看哪个更符合你设定的‘沉浸感’?”

李哥的态度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他几乎不会直接与林晓晓沟通具体技术细节,即便沟通,也带着一种“我说了你也不懂”的傲慢。而现在,他的语气平等,甚至带着咨询的意味。

林晓晓接过文件,仔细看了看,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建议。李哥认真听着,不时点头,最后说道:“好,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很好,就按这个方向跟技术部再明确一下。还是你们年轻人懂用户想要什么。”

王姐和李哥又站着聊了几句,内容都是围绕着项目细节,言语间对林晓晓的称呼不知何时从“林助理”变成了更显亲近的“晓晓”,并且明显地将她视作了项目创意层面的核心之一。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林晓晓坐在工位上,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再是之前被孤立时的委屈和愤怒,也不是那种因为陆寒州强行任命而带来的虚空头衔下的不安。

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因为她的想法、她的贡献被看见、被认可,甚至直接让团队受益后,所获得的尊重。

她不再仅仅是被硬塞进组的“关系户”或“小透明”,她的“创意助理”头衔,第一次因为能力的展现而拥有了实质的分量。同事们态度的转变,并非源于对陆寒州权威的畏惧,而是源于对她林晓晓个人价值的认可。

这种认可,像一股暖流,悄然浸润了她曾经有些彷徨和疲惫的心。她看着电脑屏幕上“星辰项目”的logo,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与这个庞大的项目,以及这个团队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坚实的连接。

【好像……努力被看见的感觉,还不错?】她心里默默地想,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了一个浅浅的、却无比真实的弧度。

她的价值,正在通过自己的才华,一步步被塑造和被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