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展会载誉归来,“北匠合作社”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成功的喜悦,友谊商店采购部经理周明先生的电话,便追到了双河堡子。电话里,周经理语气热情而正式,邀请陈山河社长尽快携样品前往省城友谊商店,商谈合作细节。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友谊商店作为省城最高端的涉外商场,其客户群体主要是外宾、侨胞和本地高收入人群,对商品的品质、品味和独特性要求极高。若能进入友谊商店,不仅意味着稳定的高端销售渠道,更是对“北匠”品牌价值的极大提升。
陈山河不敢怠慢,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商议。郑怀古亲自从新打制的“山水系列”样品中,挑选了一对做工最为精湛、最能体现“北匠”工艺特色的扶手椅,又带上了那套备受好评的榫卯小样和精美的宣传册。这次,他决定亲自带队,与李杏枝、石根一同前往。
再赴省城,心情与参加展会时又有所不同。少了几分初次亮相的忐忑,多了几分务实合作的期待。友谊商店坐落在省城最繁华的街道上,四层楼的苏式建筑,庄重大气,橱窗明亮,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出口商品和工艺美术品,进出的顾客衣着体面,气氛安静而高雅。
周明经理在办公室接待了他们。他是一位四十岁左右、举止干练的中年人,寒暄过后,便直接切入主题。他坦言,在省展上被“北匠”家具的工艺和独特气质所吸引,认为其非常符合友谊商店“精品、特色、文化”的定位。
“陈社长,郑师傅,我们商店对合作是有诚意的。”周明示意助手铺开合同草案,“我们初步设想,是在商店四楼工艺美术品专区,为‘北匠’设立一个专柜。首批我们可以先上架几件精品,比如这对扶手椅,还有那套茶几,看看市场反应。价格方面,可以参照同类高端工艺品的定价,我们收取一定的场地和佣金。”
陈山河仔细听着,心中快速盘算。他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周经理,感谢您的看重。关于合作方式,我们是希望采用‘代销’还是‘买断’?结款周期是多久?另外,如果设立专柜,店面陈列和日常维护由谁负责?产品的定价权,我们能否参与?”
周明欣赏地点点头,显然对陈山河的专业提问感到满意:“陈社长是明白人。我们倾向于‘代销’模式,按月结算,销售不佳的产品我们可以协商调换或退回。专柜的初步设计和日常维护由我们负责,但希望你们能提供必要的产品知识和文化背景支持。定价权我们可以协商,参考我们的建议,最终由你们确认。我们希望合作是长期的,所以诚信和产品质量是基础。”
郑怀古在一旁沉默地听着,偶尔拿起带来的扶手椅,指给周明看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榫卯的隐蔽性、木材的选料、漆面的温润度。他话语不多,但专业的讲解和对工艺的自豪感,让周明频频点头。
“郑师傅,不瞒您说,”周明感慨道,“现在市面上机器做的东西太多了,乍一看漂亮,细看没味道。像您这样做工、用料都这么讲究的手工家具,越来越少了!我们要的就是这份‘匠心’和‘独一无二’。”
会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双方就合作模式、价格、供货周期、售后服务等细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终,达成了一份初步的合作意向书:友谊商店为“北匠”提供为期三个月的试销专柜;“北匠”提供首批价值五千元的精品家具;双方共同制定价格;友谊商店负责宣传和销售,“北匠”保证货源质量和独家供应(在省城范围内)。
临别时,周经理亲自送他们到商店门口,握着陈山河的手说:“陈社长,我相信‘北匠’的产品会有市场的。希望这是我们长期合作的良好开端。”
回程的车上,三人都很兴奋,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友谊商店这门槛,可不低啊。”李杏枝核算着成本,“这价格是卖上去了,可咱们的工艺、包装、服务,都得跟上,一点不能马虎。”
“嗯,”石根摩挲着那对扶手椅,“以后给友谊商店的货,每一道工序都得是郑师傅亲自把关的水平。”
陈山河望着窗外飞驰的景色,语气坚定:“这是个里程碑!进了友谊商店,咱们就等于拿到了进入高端市场的敲门砖。但这也是试金石,考验的是咱们能不能持续提供顶级的产品和服务。回去后,立刻调整生产计划,优先保障友谊商店的订单质量。包装要重新设计,要配中英文说明书,要讲好咱们的品牌故事。”
友谊商店抛来的橄榄枝,为“北匠”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逆袭的路上,每一次平台的跃升,都意味着更大的机遇和更严峻的挑战。抓住这次机会,“北匠”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将得到质的飞跃。合作社这艘航船,正在驶向更深、更蓝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