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状元赘婿 > 第32章 皇陵秘藏,玉玺诡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章 皇陵秘藏,玉玺诡谋

乌篷船劈开长安城外的渭水浪涛时,沈砚辞扶着船舷,望着远处城墙根下聚集的人群,眉头骤然拧紧——人群中有人举着写有“七皇子非正统”的木牌,还有人在分发泛黄的传单,上面画着前朝玉玺的图案,字里行间都在煽动百姓质疑七皇子的继承权。

“是玄水堂的余党在搞事!”林婉清攥紧铜铃,铃身泛着冷光,“他们想用谣言动摇民心,为复辟前朝铺路。而且看这传单的印刷质量,背后肯定有官员在暗中协助。”

船刚靠岸,秦峰就带着黑甲卫匆匆赶来,甲胄上还沾着尘土:“沈状元,你们可算回来了!这三天,长安城里谣言四起,还有吏部的李主事突然失踪,他家书房里搜出了大量伪造的前朝户籍,像是在伪造‘前朝后裔’的身份!”

“李主事?”裴侍郎突然开口,“此人是王嵩的门生,之前一直低调,没想到也是玄水堂的人!他失踪前,曾去过皇陵方向,说不定是把什么重要东西藏在了皇陵里。”

沈砚辞握紧手中的玉玺碎片,碎片突然微微发烫,与怀里的九龙玉钥产生共鸣:“肯定是另一半玉玺!玄水堂想凑齐玉玺,以‘前朝正统’的名义号召百姓,我们得立刻去皇陵!”

众人快马加鞭赶往皇陵,刚到入口,就见守陵的老太监倒在地上,胸口插着一把短刀,刀柄上刻着玄水堂的“玄”字。沈砚辞蹲下身,老太监还有一口气,艰难地指着皇陵深处:“地……地宫……玉玺……机关……”话没说完,便咽了气。

“地宫有机关,大家小心!”沈砚辞掏出龙纹木牌,木牌泛出暖光,照亮了通往地宫的石阶。石阶两侧的墙壁上,每隔几步就有一个凹槽,里面插着生锈的箭簇——显然是之前有人触发过机关,却没完全破解。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一扇石门,门上刻着与玉玺碎片相同的“皇”字。沈砚辞将玉玺碎片贴在“皇”字上,碎片瞬间融入石门,石门缓缓打开,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地宫中央的石台上,果然放着另一半玉玺,旁边还站着十几个黑衣人,为首的正是消失的二堂主!

“沈砚辞,你果然来了!”二堂主冷笑,手里拿着一个黑色陶罐,里面装着玄水散,“我早就料到你会找过来,这地宫的机关,只要我扔出玄水散,就能引动地火,把你们全埋在这里!”

“你以为我们还会给你机会?”苏明远拔刀出鞘,黑甲卫立刻围成圈,将黑衣人困在中间。王小六突然摸出一把石子,扔向二堂主手中的陶罐,陶罐“哐当”掉在地上,玄水散撒了一地,却没引动地火——沈母早有准备,提前用龙纹木牌的灵气压制了地火通道。

“不可能!你的木牌怎么能压制地火?”二堂主脸色大变,挥刀冲向沈砚辞,“就算没有玄水散,我也要杀了你!”沈砚辞侧身躲开,短刀与二堂主的弯刀相撞,火星溅落在玉玺上,玉玺突然发出耀眼的金光,将整个地宫照亮。

金光中,地宫的墙壁上浮现出一行字:“玉玺合,天下定;若违逆,地火焚。”二堂主见状,突然大笑:“天下定?这天下本就该是前朝的!”他伸手去抢石台上的玉玺,却被金光弹开,手掌瞬间被灼伤,冒出黑烟。

“玉玺只认心怀天下者,你一心复辟,只会祸乱百姓,怎么配得上它?”沈砚辞走上前,将两半玉玺合在一起,玉玺的金光更盛,顺着地宫的通道蔓延,照亮了角落里的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封泛黄的密信,是前朝最后一位皇帝写下的,大意是“前朝气数已尽,愿后世君主善待百姓,勿再起战乱”。

“这……这不可能!”二堂主瘫坐在地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先帝明明说要复辟,怎么会写这种信?”沈母叹了口气:“你不过是被玄水堂的老顽固利用了,前朝皇室早就接受了覆灭的事实,只有你们还在做白日梦!”

就在这时,地宫突然剧烈晃动,墙壁上的石块纷纷掉落——二堂主之前触发的机关,虽没引动地火,却松动了地宫的地基!“快走!地宫要塌了!”沈砚辞抓起玉玺,拉着林婉清往出口跑,黑甲卫押着二堂主紧随其后。

刚跑出皇陵,地宫就“轰隆”一声塌陷,扬起漫天尘土。二堂主被押跪在地上,眼神呆滞:“我输了……彻底输了……”沈砚辞看着他,突然问:“玄水堂还有没有其他余党?地方上有没有人与你们勾结?”

二堂主沉默片刻,终于开口:“有……江南的靖王,他早就和我们达成协议,只要我们凑齐玉玺,他就会起兵反叛,推翻大唐……现在,他应该已经在准备了……”

“靖王?”七皇子脸色骤变,“此人手握江南三州兵权,一直对朝廷心怀不满,若他真的反叛,后果不堪设想!”沈砚辞握紧玉玺,眼神凝重:“江南离长安千里,我们得立刻派人去传信,让江南的守军提前防备。而且,靖王肯定不知道前朝密信的事,我们可以用密信瓦解他的军心!”

众人刚要返程,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吏部尚书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奏折:“沈状元,七皇子殿下,江南急报!靖王已经起兵,攻占了苏州城,还宣称要‘奉前朝玉玺,清君侧’!”

“来得这么快!”沈砚辞皱紧眉头,看向长安的方向,“看来我们得兵分两路,秦峰带着黑甲卫去江南支援;我和婉清、苏兄、王小六留在长安,稳定民心,防止玄水堂的余党趁机作乱。裴侍郎,你负责将前朝密信抄写多份,派人送往江南各城,让百姓知道靖王是在借‘复辟’之名谋逆!”

众人立刻行动,秦峰带着黑甲卫快马加鞭赶往江南,裴侍郎则让人准备笔墨,抄写密信。沈砚辞站在皇陵前,望着江南的方向,手里的玉玺微微发烫——靖王手握重兵,又有玄水堂的余党协助,这场仗绝不会好打。而且,靖王会不会还有其他阴谋?江南的守军能否抵挡得住靖王的进攻?这些疑问,像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林婉清握住沈砚辞的手,铜铃轻轻晃动:“别担心,我们一起面对。之前那么多困难都挺过来了,这次也一定可以。”沈砚辞点点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走,回长安!我们得尽快做好准备,绝不能让靖王的阴谋得逞!”

夕阳下,众人的身影渐渐远去,皇陵的尘土渐渐平息,可大唐的危机,才刚刚开始——江南的战火已经燃起,长安的暗流仍在涌动,这场关乎天下安危的较量,还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