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赎的光 > 第130章 百味归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曦穿透薄雾,温柔地洒在“高记风味源·体验馆”修缮一新的门楣上。深秋的寒意,丝毫无法驱散此刻弥漫在小巷内外的那股暖流。今天,是“高记”创立十五周年的日子,也是体验馆正式揭幕、并向公众开放的日子。没有选择在豪华酒店举办庆典,高辉和林薇决定,将这份荣耀与感恩,带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巷口早已装饰一新,两侧悬挂着串联起的蓝色小旗,印着熟悉的“高记”商标和“十五年,感谢一路滋味”的温情标语。老店门前的小广场被临时布置成典礼现场,红毯铺地,鲜花簇拥。受邀前来的,不仅有政府嘉宾、重要合作伙伴和媒体朋友,更有大量自发前来的老街坊、老顾客,以及从两个基地选派来的员工代表。栓子、春妮穿着簇新的衣服,胸前戴着嘉宾花,站在人群最前面,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自豪。

上午九时,典礼正式开始。没有繁琐的流程,高辉作为创始人,缓步走到话筒前。他望着台下那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面孔,目光扫过焕然一新的老店,扫过身边风雨同舟的伙伴,扫过那些眼神中充满期待的年轻员工,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化为一段朴实而深情的开场。

“十五年前,就是在这里,在这条小巷,我和林薇,还有栓子、春妮,我们支起了一口锅,点燃了一把火。”高辉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开,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时候,我们没想过能做多大,就想着,能把调料做好,能让街坊邻居说一声‘好吃’,就心满意足了。”

他的话语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回到了那段充满烟火气的创业岁月。人群中,许多老街坊感同身受地点着头。

“十五年,一路走来,不容易。”高辉的语气变得沉稳而充满力量,“我们从一口锅,到第一个小作坊,到一号新厂区,再到刚刚投产的二号现代化基地。我们从这条小巷,走到了全省,走到了全国,甚至开始被更远地方的人们所认识。”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但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飞得多高,根,始终在这里。是这条小巷的烟火气,滋养了我们最初的灵感;是街坊邻居的认可,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勇气;是这片土地的风物人情,塑造了‘高记’风味的独特基因。”

他郑重宣布,“高记风味源·体验馆”将永久免费向公众开放。“这里,不仅是我们追溯过往的博物馆,更是我们与所有热爱美食、关心传统文化的人们,进行对话和共创的平台。我们会定期在这里举办风味课堂、手艺分享、甚至邀请我们的‘风味探索官’来这里交流。我们要让这里,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热烈的掌声响起,经久不息。这掌声,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这份坚守的赞许。

揭幕仪式后,人群涌入体验馆。前厅“烟火市集”里,人们好奇地打量着复古的柜台,试吃着熟悉又带着些许不同体验的产品;中庭“匠心回廊”内,人们驻足于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工具前,聆听着志愿者讲解员讲述背后的故事;而后院“活态传承区”,则成为了最热闹的地方。

栓子亲自站在那口被擦拭得锃亮的旧炒锅前,为今天的首批参观者进行演示。他没有说话,只是专注地生火、投料、翻炒。当那复合而浓郁的香气随着蒸汽升腾而起,弥漫在整个后院时,人群中发出阵阵惊叹。许多老顾客深深吸着气,脸上露出怀念的神情:“对!就是这个味儿!一点没变!”

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指着炒锅,讲述着他们记忆中的“高记”;美食博主们举着设备,记录着这难得一见的传统工艺现场。栓子偶尔抬头,看到那些年轻面孔上好奇而敬佩的目光,心中那份传承的使命感,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与沉重。

下午,庆典活动移师至一号厂区的大型活动中心。这里举办了简朴而隆重的员工表彰大会。获得“十五年功勋奖”的,不仅有栓子、春妮等创业元老,也有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十余年的老员工。当高辉和林薇亲自为他们颁发定制的奖章和纪念品时,许多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更令人瞩目的是,一批在“赋能学院”中迅速成长、在各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年轻骨干,也受到了表彰。他们代表着“高记”的未来,他们的活力与创新,与功勋员工的沉稳与坚守,共同构成了“高记”完整的人才图谱。

傍晚,一场别开生面的“高记家宴”在员工食堂举行。没有山珍海味,所有的菜肴,均使用“高记”的各类调味品烹制而成。从经典的炖肉、卤味,到创新的小龙虾、拌面酱料理,琳琅满目,香气四溢。高辉、林薇、马明远、栓子等管理层,与所有员工及其家属围坐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品尝着这凝聚了十五年心血与智慧的“百味”盛宴。

席间,欢声笑语,觥筹交错。高辉端着酒杯,挨桌向员工和家属们敬酒致谢。他看到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其乐融融;看到老员工们红光满面,畅谈往事;看到不同基地、不同部门的员工们坐在一起,交流甚欢。此情此景,让他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与感动。

宴会尾声,高辉再次站上小小的舞台,他没有拿讲稿,只是看着台下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动情地说:

“十五年,‘高记’从一个味道,变成了一百个、一千个味道;从几个人,变成了几百人、几千人的大家庭。有人说,这是商业的成功。但在我看来,我们最大的成功,不是规模的扩大,不是报表上的数字,而是我们守住了做出好味道的初心,是凝聚了这么多愿意为这份事业共同奋斗的人心,是赢得了这么多信任我们、喜爱我们产品的消费者的真心!”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但目光无比坚定:“‘百味归心’……这‘百味’,是我们不断探索的万千风味;这‘心’,是我们始终如一的匠心,是我们团结一家的同心,更是我们感恩回馈的赤子之心!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会更多,但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只要这份‘味儿’不变,‘高记’就一定能穿越任何风雨,走向更远的未来!”

“为了‘高记’,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干杯!”

“干杯——!”

欢呼声、碰杯声、掌声汇聚成一股温暖的洪流,淹没了整个食堂,也仿佛穿透了墙壁,回荡在暮色中的厂区上空。

夜色渐深,人群渐渐散去。高辉和林薇没有立刻离开,他们携手走在寂静下来的厂区里。远处,二号基地的轮廓在夜色中亮着点点灯火,如同一位蓄势待发的巨人。

“累了这么多年,总算……有点样子了。”林薇将头轻轻靠在丈夫肩上,轻声说道。

高辉揽住她的肩膀,望着满天繁星,长长地、满足地舒了一口气。

“是啊,有点样子了。”他顿了顿,语气温和却充满力量,“但这只是个开始。”

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的灯火,投向更遥远的、未知的夜空。

百味已归心。

新的征程,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