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种田成帝,我在西域建天庭 > 第789章 寻找华佗表谢意,得知其有更大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89章 寻找华佗表谢意,得知其有更大志

李文走出废墟时,天光已经斜照在山谷口。他脚步未停,径直穿过被水冲垮的碎石坡,走向营地边缘那间用竹席搭起的药庐。火刚熄不久,灰烬里还冒着细烟,风一吹便散成淡白的雾。

药庐前,华佗正低头整理箱中器具。一只陶罐空了,他轻轻放回角落;几根干枯的草药残留在布包里,他抖了抖,又仔细折好。动作很慢,像是在告别。

“先生还没歇?”李文站在帘外。

华佗抬头,脸上没什么意外,“刚收完最后一点残药。这地方不能再用了,湿气重,药材容易坏。”

“我已经让人准备马车,明日就能回主道。”李文走进来,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一排小布袋,“你这次救下的不只是赤奴,是整个南疆。”

“医者遇病施治,本就是分内事。”华佗合上药箱,手指抚过边缘一道裂痕,“我没做什么特别的。”

“可你在最紧要的时候站在了前面。”李文声音沉了些,“毒雾弥漫时,别人往后退,你往前走。那一针下去,不只是救人,更是稳住了军心。”

华佗笑了笑,没接话。

李文看着他鬓角斑白,袖口沾着药渍,忽然觉得眼前这个人不像个医者,倒像是一阵穿山越岭的风,来了又走,不留痕迹。

“我想请你留下。”他说,“南疆百废待兴,缺的不是兵,也不是粮,是能镇住人心的医者。你若肯主持医政,我可以设医署,调人手听你差遣,药材供给优先保障,你想研究什么,我都支持。”

华佗慢慢坐到矮凳上,手指轻敲膝盖,像是在算什么。

“你给的位子不小。”他终于开口,“可我这一辈子,从交州走到漠北,看过岭南热瘴,也见过塞外冻疮。每一块地上的病都不一样,同一种药,在南方能救命,在北方却可能伤身。我不敢说自己懂医,只是还在学。”

“所以你就一直走?”李文问。

“走得越多,看得越多。”华佗点头,“前年我在西南一个寨子里,见过一种怪病,人会慢慢失声,最后连呼吸都难。当地巫医用蛊虫治好了三人,我就在那里住了三个月,就为弄明白那虫是怎么活的。若我当时被困在一地,这种病我永远遇不上,更别说去想解法。”

李文沉默片刻,“你是怕被束缚?”

“不是怕。”华佗摇头,“而是我知道,真正的医道不在案牍之间,也不在高堂之上。它在田埂边咳嗽的老农身上,在牧民怀里发烫的孩童身上。我要去找这些病,而不是等它们来找我。”

李文盯着地面,竹席缝隙里落着一点药渣,颜色发褐,像是某种根茎磨碎后的残留。他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华佗时,对方只用一根银针、一碗清水,就把赤奴从毒血中拉了回来。那时他还以为这只是技艺精湛,现在才明白,那是多年行走换来的经验。

“那你想要什么?”他问。

“不需要什么。”华佗淡淡地说,“只要一双脚还能走,眼睛还能看,我就继续走下去。若有朝一日走不动了,或许会在某个小镇停下,开一间小铺,给路人熬点汤药。但不是现在。”

李文抬起头,“你不图名,不图利,也不愿受权柄约束。可天下之大,一个人走,能救多少?”

“救一个是一个。”华佗答得干脆,“医者不能贪多,贪多了就乱。我治不了所有人,但我可以不让下一个病人死于无知。”

李文忽然笑了,“你说得对。我能定疆土,建城池,设官吏,可人心自由,确实锁不住。你走你的路,是你的选择,我若强留,反倒辱没了这份志向。”

华佗看了他一眼,眼中多了几分暖意。

“其实我一直觉得奇怪。”李文站起身,走到门口,望着远处被火烧过的山坡,“你明明可以躲开这场纷争。五毒教的事与你无关,你却一次次冒死相救。为什么?”

“因为我看见了后果。”华佗平静地说,“那些毒虫一旦羽化,会顺着水流扩散,三年之内,南疆七成百姓都会染上蚀骨症。这不是普通的病,是绝症。我能想到结局,就不能袖手旁观。”

李文回头看他,“所以你出手,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朝廷,只是为了不让灾难发生。”

“正是如此。”

李文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回药庐中央,忽然脱下外袍,双手捧起,朝着华佗躬身一拜。

华佗愣住,“你这是做什么?”

“今日不谈君臣,不论上下。”李文直起身,眼神诚恳,“我只是以晚辈身份,敬一位真正济世之人。”

华佗怔了许久,终于伸手扶住他的手臂,“起来吧。你能明白这个道理,比封我千户侯还让我安心。”

两人并肩站着,药庐外风拂过竹帘,带起一阵轻微响动。远处篝火燃得正旺,映得半边天微红。

“将来若有什么难症,或需要你出手的地方,你会来吗?”李文问。

华佗看着他,缓缓道:“若你所护的是百姓安危,而非权谋之争,我必不远万里而来。”

“那就说定了。”李文伸出手。

华佗握上去,掌心粗糙,带着常年制药留下的茧。

他们没有再说更多,只是并肩走出药庐。夜色已浓,营地里有人低声说话,也有士兵在收拾残物。李文陪着华佗一路走到临时居所门口,看着他推开木门,将药箱轻轻放在桌边。

“今晚好好休息。”李文说,“明天还要赶路。”

华佗点头,“你也早点歇。”

李文转身要走,却又停下,“先生这一生,走过多少地方?”

“记不清了。”华佗靠在门框上,“只知道鞋底磨破了十七双,药箱换了三个。”

“那接下来想去哪儿?”

“听说西北有个村子,孩子生下来就喘不上气,大夫都说不出原因。”他望向星空,“我想去看看。”

李文没再问。他知道,有些人注定不会停在一处,他们的价值不在位置高低,而在脚步远近。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间简陋的屋子,灯火亮起,映出墙上挂着的一串干草。那是他不认识的植物,叶子细长,边缘微卷。

华佗抬手取下它,放进药箱底层,动作轻柔,像收起一段未完成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