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苏家老宅阁楼。
月光斜穿雕花窗棂,洒在书案上,映出一片清冷的银白。
苏倾月端坐于檀木椅中,面前摊开两份文件——一份是瑞士警方档案里扫描出的1995年急诊室用印记录,另一份则是林院士从国家档案馆调取的苏氏基金会历年公文用章备案图谱。
她指尖轻点屏幕,将两枚印章放大至极限。
AI图像比对模型正在运行,进度条缓慢爬升。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压着沉甸甸的真相。
终于,系统发出一声轻微提示音。
【匹配度:87.3%。
边缘磨损轨迹存在0.6毫米偏移,推测为仿刻印章或同一印章经人为改造后使用。】
苏倾月瞳孔微缩,呼吸一滞。
不是巧合。
周鹤年——这个曾被誉为“医学泰斗”、母亲被迫离职前最后接触的主治医师,早在三十年前,就已在伪造文书上动了手脚。
而更令人脊背发寒的是,那枚问题印章,竟同时出现在三份“宁康一号”药品的紧急审批文件上。
正是这批药,导致七村及周边地区数十名慢性病患者在三年内陆续出现肾功能衰竭症状,最终有十二人不治身亡。
她猛地合上笔记本,眸光如刀。
母亲当年举报的,不只是非法人体实验……而是整个以“医疗进步”为名、实则谋财害命的利益链条。
而周鹤年,就是那个亲手切断她发声之路的人。
手机震动,林院士的加密回信抵达:
【原始脑电图已还原。
你母亲入院第42小时,监测数据出现持续17分钟的异常神经抑制波形——这种反应只可能由高纯度植物性神经毒素引发,普通镇静剂绝无可能造成此类生理特征。】
后面还附了一句加粗警告:
【若要以此作为指控依据,必须提供毒理学确证。
否则,对方律师团可轻易以“学术推论”驳回,并反控我们散布虚假信息,损害名誉。】
苏倾月盯着那行字,指节微微泛白。
证据链差最后一环。
但她知道,那一环,一定存在。
大伯生前最后一次签收“Y号样本”的当日,曾调用家族生物实验室的低温运输车,进出记录显示停留时间远超常规操作所需。
而那辆车的终点,正是西郊废弃冷库。
可除了冷藏柜中的血清样本,是否还有别的东西被转移?
或者……被藏匿?
翌日清晨,薄雾未散。
苏倾月挽着阿阮的手臂,缓步走入老宅地库。
两人身上皆披着素色披风,说是整理宗祠祭祀用品,无人怀疑。
地库阴冷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木料与铁锈交织的气息。
阿阮拄着拐杖,声音微颤:“小姐……夫人走前半个月,周大夫来过三次。每次都说要复诊,可每次都单独进了诊疗室,连护士都不让进。我还记得……他走的时候,顺走了夫人挂在床头的那个香囊。”
“香囊?”苏倾月目光骤然一凝。
“是啊,说是遗物研究,后来再没还回来。”
她心中一动。
母亲一生洁癖,却唯独珍视那只绣着七寸图腾的旧香囊,里面据说藏着一味祖传安神药粉。
若真如此,为何周鹤年非要带走?
除非……那香囊本身,就是某种载体。
她不动声色环顾四周,视线落在角落一台早已停用的废弃冷藏柜上。
排水管接口处隐约泛着铜绿,但管道走向却与图纸不符——多了一道隐蔽的夹层结构。
“拆开它。”她低声下令。
两名苏景行派来的技术员迅速上前,小心翼翼撬开外壁。
当最后一块金属板脱落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在夹层深处,一枚拇指大小的微型冷藏胶囊静静嵌在那里,表面布满锈蚀痕迹,密封圈几乎完全老化。
苏倾月戴上手套,将其取出。
胶囊内壁残留着极少量灰白色结晶粉末,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哑光。
没有标签,没有编号。
但它曾被精心保存过——能抵御三十年潮湿环境而不彻底分解,说明制造者深知其稳定性与危险性。
“封存,立即送往林院士团队。”她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全程加密运输,不允许任何第三方经手。”
转身之际,她拨通傅司寒的号码。
电话接通,那边传来低沉嗓音:“说。”
“帮我联系当年参与天音医社义诊的七位老医生。”她说,“我要他们私人笔记中关于周鹤年的所有记录——尤其是那些从未公开的异常行为描述。”
傅司寒沉默两秒:“你在查什么?”
“我在找一种早已被禁用的神经麻痹剂。”她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一字一顿,“它不该出现在现代医院,但它杀了我母亲。”
电话那头,男人呼吸微顿。
片刻后,他的声音冷了下来:“名单今晚之前会到你邮箱。傅氏旗下的私立医院实验室随时待命,需要什么设备,直接调用。”
挂断电话,苏倾月站在地库出口,手中紧握那枚冰冷的胶囊。
风从缝隙钻入,吹起她鬓边一缕碎发。
只要再往前一步,那些藏在光明背后的黑暗,就会尽数暴露在阳光之下。
而她,等这一天,已经等了三十年。
三天后,国际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
无尘室内,红光闪烁,警报无声启动。
林院士摘下护目镜,额角渗出细密冷汗,手中报告纸页沉重如铁——胶囊残留物确认为“夜影藤”提取的高纯度神经麻痹剂,代号N-7,早在198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禁用毒素清单》。
其作用机制与普通镇静剂截然相反:它不抑制意识,反而在清醒状态下封锁运动神经,造成“活体冷冻”效应。
受试者能感知一切痛苦,却无法呼救、无法动弹。
而这味毒药,曾是南疆某些古老巫医用于“问魂仪式”的禁忌之物。
苏倾月站在玻璃幕墙外,指尖轻轻抚过那份检测结论的电子副本。
她闭了闭眼,脑海中浮现出师父当年在山中竹屋前的话:“夜影藤,花开如墨,根缠人骨。采之者心必黑,用之者天不容。”
而周鹤年,在南疆执医十年,正是当地唯一有资格接触此类药材的外来医生。
她睁开眼,眸底已无波澜,只有一片凛冽寒霜。
证据链闭环了。
母亲不是意外昏迷,而是被人以最残忍的方式剥夺了发声的权利——他在她清醒时注射毒素,让她亲眼看着自己被诬陷、被解职、被社会性死亡,最后在无声中走向终结。
手机震动,傅司寒发来一条极简消息:【卫健委特派组已抵达苏宅门口,带队的是原监察总局副局长沈砚。】
苏倾月起身,换上一袭素白旗袍,领口别着一枚银质七叶花胸针——那是母亲生前设计的最后一款家族徽章。
她将所有资料整合成一份加密简报,封面赫然写着:“关于周鹤年涉嫌非法人体实验、伪造医疗文书及谋杀罪的初步举证”,落款处,她亲笔签下——苏倾月,苏家唯一合法继承人。
当她将文件递交给特派调查组时,现场一片死寂。
没有人想到,那个曾被嘲讽“乡下回来连刀叉都不会拿”的真千金,竟能亲手撕开三十年的黑暗帷幕。
消息瞬时炸裂全网。
“#周鹤年有毒#”分分钟冲冲上热搜第一,相关词条霸榜前十。
各大医学论坛掀起声讨狂潮,昔日“泰斗”人设轰然崩塌。
苏氏基金会紧急发布公告,暂停周鹤年一切职务。
当晚,苏家老宅张灯结彩,父母坚持为她举办庆功宴,说是“给女儿正名”。
可苏倾月没有去。
她独自坐在书房,烛火摇曳,手中捧着一封刚收到的匿名快递。
泛黄的日记载体,触手潮湿,仿佛浸染过岁月的血。
扉页一行字迹苍劲有力,却令她心脏骤停——
“天音医社内部监察日志”
翻开第一页,熟悉的笔迹刺入眼帘:
“1994年冬,发现周某篡改疫苗效价数据,已收集证据拟上报。若我有不测,请查Y号样本血清抗体反应曲线。”
是母亲的字。
她的指尖微微颤抖,像是触到了三十年前那只伸向真相的手。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
傅司寒发来一张监控截图:深夜,科学院东区外围,一道黑衣身影正剪断电网,悄然翻入林院士实验室禁区。
画面定格在那人摘下兜帽的一瞬——身形瘦削,动作熟练,分明是长期潜伏的惯犯。
苏倾月缓缓合上日记,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拨通五哥苏景行的电话,声音清冷如霜:
“封锁科学院东区,所有出口设卡,抓活的。”
顿了顿,她望着窗外骤然压境的乌云,低语般道:
“我妈的债……该算利息了。”
刹那间,暴雨倾盆而下,一道闪电撕裂夜空,照亮她眼中森然寒光——
那本日志的秘密,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