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帝国科技!小子! > 第196章 灌装知识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铁砧号”的舱门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舱内是冰冷的金属、刺耳的噪音和浓烈的工业气息;舱外,是铺天盖地的红。

红褐色的尘埃如同有生命的薄雾,在永不停歇的狂风吹拂下,贴着金属地面翻滚、盘旋,将视线所及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铁锈色的纱。天空是深邃的紫罗兰色,巨大的太阳悬挂其中,光芒刺眼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反而像一颗冰冷的、燃烧殆尽的炭球。空气稀薄得每一次呼吸都带着一种轻微的灼烧感,肺部需要更用力地工作才能攫取那点可怜的氧气。浓烈的气味无孔不入——铁锈的腥甜、高温金属蒸腾出的臭氧焦糊、某种化学冷却剂挥发出的刺鼻甜香、以及一种……源自星球本身的、亿万年死寂沉淀下来的干枯与荒芜。

72个人,穿着统一的灰色加压工作服,背着生存背包,站在巨大的半露天空港平台上,渺小得如同沙海中的蚁群。刺骨的寒意透过工作服的保暖层渗入骨髓,而暴露在外的金属结构,在稀薄大气无法有效散热的阳光下,又隐隐散发着灼人的辐射热。冰火两重天。

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基地长官的训话,甚至没有一张人类的脸孔出现。只有那个穿着臃肿火星工作服、戴着全封闭头盔的引导员,用扩音器发出毫无起伏的指令,声音在呼啸的风沙中显得断断续续

“G序列人员,跟我来。保持队形,注意脚下。风速四级,注意防风固定。目的地:方舟前哨居住区c栋。”

队伍在狂风中艰难前行,每一步都踩在厚厚的红沙上,留下瞬间又被风沙抹去的脚印。巨大的工业噪音从四面八方涌来:熔炉群深处传来的、如同远古巨兽心脏搏动般的低沉轰鸣;远处铸造车间里,万吨级锻压机锤击金属时发出的、能震碎灵魂的沉重撞击声;高压蒸汽管道泄压时刺耳的尖啸;还有永不停歇的风沙,拍打在金属管道、支架和防护板上,发出永无止境的沙沙声,如同死神的低语在耳边萦绕。

他们穿过由粗大管道构成的“钢铁丛林”,管道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红沙,又被内部奔流的高温物质烘烤得龟裂扭曲,如同干涸大地的血管。巨大的龙门吊车如同钢铁巨兽的骨架,在头顶缓缓移动,发出吱呀的金属摩擦声。自动化运输平台如同沉默的甲虫,在规划好的路线上穿梭,对这群新来者视若无睹。焊接的火花在巨大的金属结构深处此起彼伏地爆开、熄灭,如同这片赤红地狱中短暂绽放又凋零的妖异花朵。

眼前的景象是超越想象的工业奇观,也是令人窒息的生存绝地。荒凉与宏伟,死寂与轰鸣,原始的星球之力与人类钢铁意志的惨烈碰撞……这一切混合成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血脉贲张又心生绝望的复杂情绪。

“方舟前哨”居住区c栋,是一排嵌入巨大岩体、只露出强化合金门户的半地下式建筑。厚重的大门在引导员输入指令后无声滑开,隔绝了外面的风沙与噪音。门内是相对温暖、空气洁净(带着循环系统的特有气味)但光线略显惨白的通道。依旧没有任何“人”来迎接。

引导员将他们带到一片空旷的、如同仓库般的区域,里面整齐排列着数百个一模一样的、类似大型冷冻休眠舱的金属柜体——这就是他们的“宿舍”。

“每人一个单元。刷身份卡进入。内部有基础生活设施、独立维生循环、个人终端接口。物资补给通过自动通道配送。通讯器已激活,保持待命状态,等待具体岗位分配通知。非任务期间,活动范围仅限于c栋及指定连接通道。违反规定者,后果自负。” 引导员的声音透过头盔传出,冰冷得如同机器,“解散。”

说完,他毫不拖泥带水地转身离开,厚重的气密门在他身后关闭,留下72个人面面相觑,站在这个巨大、冰冷、充满非人感的“宿舍”里。

“这……就是我们的新家?” 王磊看着眼前一排排冰冷的金属柜,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失落。想象中的火星基地生活,即使艰苦,也该有团队氛围,有交流空间。而这里,感觉像……停尸房?或者高级监狱?

“工具就该有工具的存放方式。” 李明远的声音带着一种被现实碾过的平静,他走到一个标注着G-042的单元前,刷了下身份卡。舱门无声滑开,露出内部狭小的空间:一张固定在舱壁上的折叠床铺,一个微型洗漱台兼厕所,一个嵌入式屏幕,一套固定的桌椅接口。没有窗户,只有顶部惨白的灯光。压抑感扑面而来。“至少……比暴露在火星地表强。” 他自嘲地扯了扯嘴角,走了进去。舱门在他身后关闭,将他彻底隔绝在一个不到五平米的金属盒子中。

其他人也沉默地找到了各自的“棺材”,钻了进去。短暂的兴奋、旅途的疲惫、对林江和菱形齿轮的惊疑,此刻都被这冰冷的现实所取代。一种强烈的工具感和疏离感,如同火星的尘埃,无声地覆盖了每一个人。他们是“初代灌装者”,是承载着人类希望的火种,但在这里,他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被编号、被存放、被等待使用的冰冷现实。

不知过了多久——时间在这个没有自然昼夜循环的地下金属盒子里变得模糊——每个人舱室内的通讯器同时发出了单调的蜂鸣声。紧接着,那个毫无感情色彩的合成音再次响起,直接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G序列人员注意。岗位分配指令已下达。请立即通过个人终端接收任务坐标、权限密钥及岗位说明书。十分钟后,依照导航指引前往指定工作区域报到。重复,十分钟后报到。延误将记录在案。”

没有解释,没有欢迎词,甚至没有一句“祝工作顺利”。冰冷的指令如同生产线上的启动信号。

李明远面前的屏幕亮起。一份简洁到极致的文件弹出

【岗位】:普罗米修斯核心熔炉群 - 7号高纯度异星合金冶炼炉 - 二级操作工程师 (G-042)

【坐标】:熔炉区 - Sector Gamma-7

【权限】:Gamma-7内部通行权限(受限),7号炉操作台二级指令权限

【说明】:负责监控7号炉熔融核心温度、压力、材料流变参数;执行Stc冶炼协议预设步骤;处理一级及以下系统警报;协助一级工程师完成特殊合金配方调试。

附件是一份极其复杂、充满Stc特有符号和术语的冶炼炉操作手册概要。

几乎是同一时间,其他舱室也收到了类似的指令。

赵志远 (G-015):普罗米修斯聚变电站 - 主聚变堆芯维护组 - 初级工程师。坐标指向基地深处那如同山峦般巨大、散发着恐怖能量波动的聚变核心。

陈薇 (G-028):铸造中心 - 自动化防御阵列控制节点 - 电子对抗与系统维护专员。坐标指向铸造厂穹顶下那些如同钢铁森林般的巨大防御炮塔基座。

王磊 (G-037):精炼厂 - 重元素等离子分离塔 - 能量护盾稳定操作员。坐标指向那些高耸入云、顶端不断喷射着绚丽致命等离子流的巨大精炼塔。

还有负责巨型管道应力监测的、负责自动化采矿平台远程操控的、负责环境维生系统核心循环泵维护的……每个人的岗位都被精准地嵌入了普罗米修斯基地这个庞大工业巨兽的某个关键齿轮位置。

没有寒暄,没有犹豫。十分钟后,72个金属舱门几乎同时滑开。72个穿着灰色工作服的身影,脸上带着不同程度的疲惫、茫然、紧张和一丝被任务驱动的麻木,沉默地汇入c栋冰冷的通道。

李明远跟着个人终端投射在通道地面上的幽蓝导航箭头,在如同迷宫般的金属通道和巨大管道夹缝中穿行。越靠近熔炉区,温度越高,空气中弥漫的臭氧和金属灼烧的气味也越发浓烈刺鼻。脚下的金属网格地板传递着越来越清晰的震动,那是熔炉深处能量奔流带来的共鸣。

穿过最后一道厚重的隔热气密门,一股灼人的热浪混合着震耳欲聋的轰鸣扑面而来!巨大的噪音瞬间淹没了所有感官!

眼前豁然开朗,却又如同坠入炼狱深渊。

他置身于一个难以想象其规模的巨大熔炉腔室内部。穹顶高得隐没在蒸腾的热浪和弥漫的红色尘埃中。他的正前方,就是7号高纯度异星合金冶炼炉——那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炉子”,而是一座由暗红色耐超高温合金铸造的、如同小型山峰般的金属巨构!

炉体表面布满了粗大的能量导管和冷却液循环管道,如同缠绕在巨兽身上的血管和筋络。巨大的观察窗镶嵌在炉体中部,透过厚重的多层耐热玻璃,可以看到内部翻腾着白炽刺眼的熔融金属海洋!那光芒是如此强烈,即使隔着特制滤光观察窗和头盔面罩,依然刺得人眼睛生疼。熔融金属在强大的磁场和重力场作用下剧烈地翻滚、对流,发出沉闷而恐怖的咆哮。不时有巨大的气泡从熔池深处爆开,溅射起炽热的金属液滴,撞击在炉壁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炉体周围是数层环绕的金属平台和悬空走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控制台、传感器阵列、机械臂基座和应急设备。穿着臃肿隔热工作服、如同宇航员般的身影在平台上、在悬空走廊间忙碌穿梭,在巨大的炉体映衬下,渺小得如同尘埃。高温扭曲了空气,让远处的景象如同水波般晃动。

“G-042?李明远?” 一个通过内部通讯频道传来的、带着明显疲惫和沙哑的声音在李明远耳边响起。一个同样穿着臃肿工作服的身影从不远处一个控制台后站起,向他招手。头盔面罩下,是一张中年男人饱经风沙和高温炙烤的脸,眼神疲惫但锐利。“我是张工,7号炉一级操作。你的位置在b-3控制台。终端权限已经给你开了。给你五分钟熟悉界面,然后接手基础参数监控。记住,眼睛给我钉死核心温度曲线和奥氏体晶格稳定度读数!那东西要是飘红了,我们全得完蛋!”

没有欢迎,没有寒暄,只有最直接的指令和最沉重的责任。李明远感觉喉咙发干,他用力点了点头,快步走到指定的b-3控制台前。

控制台屏幕亮起,瞬间弹出瀑布般的数据流和复杂的多维参数图表——熔融核心温度、压力梯度、磁场强度、元素丰度实时分析、奥氏体晶格畸变预警指数……所有信息都清晰无比地呈现在他眼前。他脑中灌装的“异星材料冶炼工程专家”知识瞬间被激活,如同本能般理解着每一个数据的含义和关联。

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操作,调出关键监控页面,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那些跳跃的数字和曲线。动作精准、流畅、高效。他甚至能根据熔池表面翻涌的特定波纹,预判出内部涡流的强度和可能出现的杂质聚集点——这些都是灌装知识赋予他的“经验”。

然而,在这高效操作的背后,李明远心中却涌起一股强烈的疏离感。

这壮观的景象,这恐怖的能量,这精密到毫厘的操作……他“懂”,他“会”,但这感觉……不像是在“工作”,更像是在操作一个庞大而陌生的程序。他的大脑如同一个外接处理器,忠实地执行着指令,分析着数据,发出警报。但他作为“李明远”的情感——对宏伟工业奇观的震撼,对高温危险的恐惧,对肩负重任的压力——却被一层无形的玻璃隔开了。他能“看到”这些情绪在意识边缘浮动,却无法真正“感受”到它们。仿佛那个被灌装了知识的“冶炼专家”接管了操作,而真正的“李明远”则被挤到了后台,成了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他看着控制台上自己那戴着厚重手套、精准操作的手指,又透过观察窗望向那翻滚咆哮的白炽熔池。一种冰冷的荒谬感攫住了他:他在这里,操作着足以熔化星辰核心的熔炉,脑中装着超越时代的智慧,却感觉自己像个……被塞进巨大机器里的、有思想的零件。

与此同时,在基地深处一个被层层重装甲和力场护盾包裹的巨大腔室内,赵志远正经历着另一种形式的灵魂冲击。

这里是普罗米修斯聚变电站的核心——主聚变堆芯大厅。与其说是大厅,不如说是一个人工开凿的、巨大无比的地下洞穴。穹顶高耸,冰冷的强化合金墙壁反射着幽蓝的光芒。

而大厅的中心,是那个令人生畏的造物——主聚变堆芯。

它并非一个具体的“炉子”,更像是一个被束缚在多重力场和超导磁环中的、狂暴的微型恒星!一个直径超过五十米的、散发着刺眼蓝白色光芒的等离子能量球体,在无数层交错的环形磁约束装置中心疯狂地翻滚、咆哮!强大的能量辐射即使隔着厚重的防护观察窗和赵志远的全套防护服,依然让他感到皮肤刺痛,骨髓深处传来一种低沉的嗡鸣。空气(如果这充满电离粒子的环境还能称之为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的浓烈气味和一种……类似恒星风暴般的、令人窒息的能量威压。

赵志远被分配到维护组,他的岗位在一个悬吊于巨大腔室半空、如同金属鸟巢般的维护平台上。平台距离那狂暴的能量球体足有数百米,但在那毁天灭地的光芒和威势下,这距离显得微不足道。平台本身在堆芯释放出的强大磁场和能量湍流中微微震颤着。

“G-015,赵志远?” 一个沉稳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他的组长,一位姓刘的老工程师,面罩下的脸布满皱纹,眼神却像鹰一样锐利。“你的位置在d区磁约束环流监控站。盯紧Lambda-7到Lambda-12区段的磁场稳定性和等离子体湍流频谱。任何超过千分之三的异常波动,立刻报告,一秒都不能耽搁!这玩意儿要是失控,整个火星基地都得从地图上抹掉!”

赵志远深吸一口气(尽管防护服内的空气带着过滤器的金属味),强迫自己将目光从那令人头晕目眩的能量核心移开,聚焦到面前复杂的监控界面上。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着磁场矢量图、等离子体密度热力图、湍流能量分布频谱……海量的数据洪流汹涌而来。

他脑中灌装的“高级聚变堆芯维护”知识瞬间启动。那些曾经需要耗费数月推导验证的复杂模型、故障树分析、能量流图谱,此刻如同呼吸般自然涌现。他的手指在虚拟控制面板上快速滑动、点击,精准地调出关键监控窗口,过滤掉背景噪音,锁定核心参数。他甚至能根据湍流频谱中几个微小的异常谐波,预判出某个约束磁环的冷却剂流速可能出现了轻微波动。

高效。精准。如同机器。

但在这高效的背后,是一种几乎将他压垮的渺小感。在那如同神明般狂暴的聚变能量面前,他感觉自己渺小得连尘埃都不如。人类引以为傲的智慧、精心设计的机器、灌装的知识……在这宇宙本源力量的具象化面前,都显得如此脆弱和可笑。一丝操作失误,一个微小的系统故障,都可能引发链式反应,将这里的一切,连同他们这些“工具”,瞬间汽化,连一点痕迹都不会留下。

这种面对终极力量的渺小感,与他脑中灌装知识的“无所不能”感形成了剧烈的冲突。他“懂”这力量,却无法“驾驭”它,只能如同走钢丝般小心翼翼地“监控”它。这让他感到一种深沉的无力。他强迫自己将全部精神投入到监控数据流中,用绝对的专注来对抗那来自灵魂深处的战栗。在这里,分神即是死亡。

而在如同巨兽腹腔般庞大、喧嚣的铸造中心,王磊正经历着物理和精神的双重窒息。

巨大的穹顶下,是数台如同史前巨兽骨架般的万吨级锻压机。它们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震耳欲聋、足以让内脏移位的轰鸣!数百吨重的锻锤,在液压巨力的驱动下,以雷霆万钧之势砸向烧至白炽的巨大金属胚件!刺眼的火星如同爆炸般向四面八方飞溅,撞击在厚重的防护罩和远处的金属墙壁上,发出密集的噼啪声。高温扭曲了空气,浓重的金属蒸汽和冷却液蒸发形成的白雾弥漫在整个空间,能见度极低。

王磊的岗位在精炼厂外围,负责守护连接铸造中心和精炼塔的几条关键高压等离子输送管道上方的能量护盾稳定节点。他身处一个悬在巨大管道上方的、由强化玻璃和金属框架构成的狭窄观察哨内。脚下,粗大的管道内奔涌着被磁场约束、温度高达数百万度的重元素等离子流,如同被束缚在管道中的狂暴熔岩之河,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和暗红色的光芒。而他的职责,就是确保覆盖在管道关键节点上方的能量护盾稳定运行,防止外部陨石微尘撞击、内部压力异常波动或恐怖分子破坏(虽然可能性极低)导致等离子泄漏——那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哨所内狭小、闷热,充斥着臭氧和金属粉尘的混合气味。巨大的噪音穿透了哨所的隔音层,如同持续的锤击敲打着他的头骨。面前的护盾稳定控制台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护盾强度分布图、能量流平衡数据和潜在威胁扫描信息。

他脑中灌装的“能量护盾稳定操作”知识让他能清晰地理解每一个参数的含义。他的手指稳定地调整着护盾发生器的能量输出配比,抵消着下方狂暴等离子流带来的能量扰动,如同在惊涛骇浪中努力稳住一艘小船的舵手。

然而,物理环境的极端恶劣——噪音、高温、震动、浑浊的空气——让他感到一种持续的、令人抓狂的窒息感。每一次锻压机的轰鸣,都像重锤砸在他的神经上。每一次管道内等离子流的异常湍动,都让他的心提到嗓子眼。他感觉自己被困在这个金属与噪音构成的牢笼里,守护着脚下那足以焚毁一切的狂暴能量。这种守护带来的不是荣耀,而是沉重的枷锁和无处不在的危险气息。他渴望新鲜空气,渴望片刻的宁静,但职责将他死死钉在这个位置上。

而在铸造中心深处,负责自动化防御阵列控制节点维护的陈薇,则在冰冷的逻辑中,捕捉到了一丝令人心悸的异常。

她的工作区域位于铸造厂核心区域一个相对“安静”的控制中枢内。巨大的环形控制台上,布满了闪烁的屏幕,显示着厂区内上百座自动化防御炮塔的状态、扫描范围、武器系统充能情况以及外部威胁评估数据。这些炮塔如同钢铁森林中蛰伏的巨兽,守护着基地最核心的工业心脏。

陈薇的灌装知识让她能如同呼吸般理解这些复杂的火控系统、传感器网络和电子对抗协议。她高效地检查着日志,进行系统自检,优化着扫描算法,确保这座钢铁森林的“眼睛”足够锐利,“獠牙”足够致命。

然而,在一次例行的深层系统日志扫描中,她的目光被一组极其隐蔽、混杂在正常通讯噪音中的异常数据包吸引了。这些数据包的编码方式极其古老而独特,带着一种冰冷的、非人类的逻辑美感。它们并非攻击信号,更像是一种……心跳?或者说,一种隐秘的状态广播?

她调动全部灌装知识进行解析,层层剥离伪装。最终,在数据包最深层的加密标识层,一个微小却无比清晰的图案被解析了出来

菱形四线贯瞳,双齿咬合如目!

那个在千黯号终结者士兵肩甲上看到的神秘符号!那个属于林江舰长背后隐秘力量的标记!

陈薇的心脏瞬间漏跳了一拍!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窜上头顶!Stc:……o_o

这个符号……为什么会出现在铸造厂防御系统的底层通讯里?这意味着什么?这些遍布基地的自动化防御炮塔……它们效忠的对象,难道不仅仅是联合政府?难道它们……也是那个“菱形齿轮系统”的一部分?是林江舰长延伸在火星地表的钢铁爪牙?

这个发现带来的惊骇,远比面对泰伦虫族更甚!它意味着,人类在火星上点燃的工业之火,建造的防御壁垒,其最核心的控制权,可能掌握在一个连身份都笼罩在迷雾中的神秘力量手中!而他们这些灌装者,这些“工具”,正在为这个未知的系统添砖加瓦!

陈薇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不动声色地将这个发现标记为“低优先级系统噪音”,没有触发任何警报。但她知道,这个冰冷的菱形齿轮符号,已经如同烙印般刻在了她的意识深处。火星基地的宏伟与荒凉之下,隐藏着比泰伦虫族更加幽深的秘密和力量。而她,无意中窥见了冰山一角。

72个人,如同72颗被精准投放到预定位置的螺丝钉,嵌入了普罗米修斯基地这个庞大工业巨兽的躯体。在熔炉的轰鸣中,在聚变的威压下,在铸造的震响里,在防御阵列的冰冷逻辑间,他们运用着灌装的知识,高效地运转着。

李明远精准地调控着熔炉参数,心中却隔着一层玻璃感受着震撼与恐惧。

赵志远全神贯注地盯着聚变湍流,用专注对抗着灵魂深处的渺小战栗。

王磊在噪音和高温中窒息地守护着等离子管道,如同困兽。

陈薇则在冰冷的控制台前,为那个神秘的菱形齿轮符号而心惊肉跳。

火星的赤红尘埃覆盖着一切。荒凉、宏伟、死寂、轰鸣。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希望熔炉,也是放逐“工具”的钢铁荒原。他们在这里燃烧着灌装的知识,也燃烧着作为“人”的感知与温度。联合政府的宏大叙事,林江舰长的冰冷谜团,Stc的沉默逻辑,以及那无处不在的菱形齿轮阴影……都在这片赤红的大地上,交织成一曲充满了力量、牺牲与无尽未知的生存悲歌。他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在这片燃烧的红色炼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