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万窍归神诀 > 第41章 六窍联动星河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露在青云阁的玄铁碑上凝成细珠,石凡握着青云剑站在碑前,灵蚕丝穗子在晨光中划出左旋弧线。六窍气血按照《万窍归神诀》的法门流转,太冲、曲池、涌泉等六处窍穴同时亮起,在碑面投下六道交织的光带,像六条奔涌的星河汇入气团 —— 这是 “星河归流” 目前的形态,虽已能联动六窍,却仍有三成灵气在流转中损耗,像未被河道完全收纳的散流。

“石师弟的六窍联动比昨日紧密了。” 顾言的金线穗子在光带旁晃动,测灵玉显示的灵气损耗率从三成降到了两成七,“按《灵枢联动谱》记载,能将损耗控制在三成以内,已是六窍修士的极致。”

石凡的神海泛起微澜,紫金气在六处窍穴间流转如网。他能 “感知” 到损耗的灵气多来自足太阴脾经的太白穴,这处窍穴与其他五处的联动频率始终差着半拍,像条流速不同的支流,难以完全汇入主河道。这种现象在玉皇界的修炼体系中极为常见,窍穴数量越多,联动频率的协调难度就越大,而解决之道便是反复打磨招式,让每处窍穴都能找到最契合的共振点。

“顾师兄可知如何协调太白穴的频率?” 石凡的剑穗突然下沉,刻意放缓太白穴的灵气输出,碑面的光带果然整齐了几分,只是整体威力弱了一成。

顾言翻到谱子的 “窍穴共振篇”:“需用‘以慢带快’之法,先让太白穴适应其他五窍的频率,再逐步提升转速。” 他的金线穗子同时点亮六处光点,“我当年练‘六星连珠’时,光是协调手少阳三焦经的频率就用了整整三月。”

石凡的天窍微微发热,六窍灵气在经脉中凝成细流。他想起《万窍归神诀》中 “窍穴如玑,玑动成象” 的记载,原来每处窍穴都有其独特的 “玑动频率”,所谓联动并非追求完全一致,而是让这些频率形成和谐的 “复调”,就像不同的星辰在宇宙中按各自轨迹运行,却共同构成壮丽的星河。

辰时的晨课,白玄长老让石凡演示 “星河归流” 时,特意盯着太白穴的光带:“此处的频率波动比昨日小了两成,看来你找到门道了。” 他的玉如意在碑面一点,六道光带突然静止,“记住,真正的联动是‘和而不同’,强行让太白穴模仿太冲穴的频率,只会适得其反。”

石凡深吸一口气,重新运转六窍灵气。这次他不再刻意控制太白穴的频率,而是让其按自身节奏流转,同时调整其他五窍的频率与之呼应。当六道光带在碑面重新亮起时,虽然仍有细微的频率差异,却形成了奇妙的共鸣,灵气损耗率骤降到两成三,比之前刻意协调时效果更好。

“这才是‘星河归流’该有的样子。” 白玄长老的玉如意在空中划出六道弧线,“玉皇界的功法品级为何以窍穴数量划分?正因越多窍穴,越难形成这种‘和而不同’的共鸣。”

午时的灵食,苏婉带来的 “窍穴调和汤” 里加了 “复调草”。淡绿色的草叶在汤中舒展,释放出的灵气能同时滋养不同频率的窍穴,她轻声道:“周明远师叔用‘频谱镜’测过,你的太白穴频率已能与其他五窍形成‘五阶复调’,这在六窍修士中是独一份的。”

赵虎的阔刀在石桌上顿了顿,土黄色的灵气震得碗沿轻颤:“矿脉堂的王大叔说,张志正在修炼‘雷纹六窍’,想在月底的内门小比上挑战你。” 他的裂山拳气血突然暴涨,“那小子的六处雷窍都是用药物催开的,看似威力惊人,实则频率杂乱,石兄你稳赢。”

石凡舀起一勺调和汤,复调草的灵气顺着喉咙流入经脉,太白穴的频率果然更稳定了。他想起李执事给的雷霆崖图谱,那里的逆纹阵需要至少七处窍穴的联动才能破解,看来得抓紧时间开启第七窍了 —— 按《万窍归神诀》的指引,第七窍应选足厥阴肝经的期门穴,这处窍穴的频率与太白穴最为契合,正好能形成 “七星复调”。

下午的藏经楼,孙默长老正在修补《玉皇界窍穴考》。看到石凡进来,他指着书页上的 360 处窍穴分布图:“看到这张图你就该明白,为何成神需要 360 窍 —— 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周天复调’,任何一处缺失,都会像断了的星河,难以汇聚真正的神力。”

石凡的目光落在期门穴的位置,这处窍穴果然与太白穴的连线呈 60 度夹角,正好是形成复调的最佳角度。他试着在神海中模拟开启期门穴的场景,六窍联动的光带突然向外扩张,预留出一道完美的弧度,像在等待第七颗星子的加入。

“你的‘星河归流’已具雏形。” 孙默长老的灵犀笔在图上一点,“等开启到十二窍,就能形成‘十二重楼’的复调,那时气团的威力能翻三倍。”

离开藏经楼时,夕阳将云层染成金红色。楚瑶的飞剑在楼外划出七道弧线:“李执事让我转告你,内门小比的比试台会嵌入‘频率监测阵’,任何用药物催开的窍穴都会无所遁形。”

石凡的六窍灵气同时运转,碑面的光带在暮色中亮如白昼。他知道,张志的挑战不过是修行路上的小坎坷,而 “星河归流” 终将随着窍穴的增多不断进化,从六窍到三十六窍,再到三百六十窍,这条布满星辰的道路,他才刚刚起步。

当最后一缕阳光隐去时,石凡的 “星河归流” 在玄铁碑上留下六道交织的光痕。灵蚕丝穗子在空中划出的弧线越来越圆,仿佛在勾勒一幅终将完整的周天星图,而他的身影,正站在这幅图的起点,稳步走向那遥远却清晰的成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