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万窍归神诀 > 第60章 星图残卷藏剑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凡的指尖划过星图残片上的 “玉枕穴” 刻痕,通脉境一重的灵气顺着纹路游走,与天窍中蕴含的本源灵气产生共鸣。他能清晰感觉到,后颈处的窍穴正微微发烫,这是长期温养带来的征兆 —— 距离开启第十二窍虽仍需时日,但灵气流转已比初入通脉境时顺畅了三成。

“铁剑翁的手札里说,‘玉枕穴’是御剑术的关键辅窍。” 林修的长剑在石桌旁划出青色弧线,通脉境五重的灵气将散落的残片拼凑成半张星图,“配合天冲穴能提升剑器的灵动性,秦执事的‘流影剑’就是以此为根基。”

赵虎正用阔刀撬动地脉节点上的石板,土黄色的气血与石板下的灵脉碰撞,溅起细碎的光屑:“这台子底下藏着不少好东西!” 他猛地发力,石板应声而起,露出下面个青铜匣子,“沈兄快看看有没有毒。”

沈青的短匕在匣盖上轻轻一挑,幽蓝的毒粉在表面凝成层薄霜:“没毒,但有‘锁灵咒’。” 他指尖弹出三枚银针,精准地刺入匣盖的纹路,“这种符咒需通脉境三重以上的灵气才能解开,石兄要不要试试?”

石凡的青云剑突然出鞘,金芒在匣盖上方盘旋半周。他刻意放慢御剑术的操控速度,让剑刃顺着符咒纹路游走 —— 这是从铁剑翁手札里学来的 “解咒式”,需同时调动鱼际、神门、太渊三穴灵气,比单纯的劈砍更考验窍穴联动的精细度。

“咔哒” 一声轻响,青铜匣盖弹开,里面整齐码放着三卷泛黄的绢帛。最上面一卷的封皮写着 “青云剑经补遗”,墨迹已有些模糊,却仍能看出是铁剑翁的笔迹。陈瑶的丹火凑近照亮,绢帛上的剑招图谱突然亮起,与石凡手中的青云剑产生强烈共鸣。

“是‘青云七式’的完整版!” 林修的声音带着激动,他指着其中一幅 “断岳式” 的图谱,“宗门典籍里只记载了前三式,原来铁剑翁补全了后面四式!” 他的长剑突然模仿图谱轨迹舞动,青色灵气在地面劈出道尺许深的沟壑,“这招需联动十七处窍穴,正好适合通脉境七重以上修士修炼。”

石凡的目光落在 “断岳式” 的发力注解上:“以涌泉穴为根,命门穴为轴,肩井穴为锋……” 他默默记诵着窍穴联动的顺序,突然引动灵气模仿起剑招轨迹。青云剑在半空中划出笨拙的弧线,金芒与星火的流转明显滞涩 —— 这是窍穴数量不足导致的断层,通脉境一重的十一窍,还无法支撑完整版的 “断岳式”。

“别急,铁剑翁在后面写了简化法。” 陈瑶用银针刺破绢帛边缘的注解,“只需联动十一窍,威力虽减三成,却适合你现在修炼。” 她指着 “简化诀” 中的批注,“前辈特意标注了‘金火双行可补断层’,正好契合你的灵气属性。”

赵虎的阔刀突然在观星台中央的凹槽处一砸,土黄色的气血竟让凹槽内的星阵亮起微光:“这里有机关!” 他俯身查看时,发现凹槽底部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是铁剑翁的修炼手札!”

沈青将手札拓印在宣纸上,幽蓝的毒粉让字迹显露出原本的色泽:“前辈说‘青云剑法重势,万窍归流重变’,看来他早就悟到了不同功法的精髓。” 他指着其中一段关于御剑术的记载,“秦执事的‘流星赶月’,竟是铁剑翁早年废弃的剑招改良而成。”

石凡的青云剑突然腾空,按照 “断岳式” 简化法的窍穴顺序运转灵气。金芒与星火在剑刃凝成扭曲的光带,与星阵亮起的微光交织成网 —— 这招比 “星河归流” 多了分沉凝,显然是融入了青云剑法的 “势” 道。当剑光劈在石壁上时,并未留下深痕,却让整座观星台都轻微震颤起来。

“好厉害的震荡之力!” 赵虎的阔刀差点被震脱手,“这招比‘裂山拳’的劲气还霸道,就是看起来不够花哨。”

林修的长剑突然与青云剑碰撞,青色灵气在两剑之间凝成气团:“这正是‘断岳式’的精妙之处,将灵气压缩成点再爆发,看似平淡却能碎石穿甲。” 他看向石凡,“你天窍中的本源灵气足够精纯,若能再开两窍,或许能发挥出简化版八成的威力。”

湖面突然传来锁链拖动的声响,孙烈的怒吼穿透夜幕:“小崽子们,以为躲在里面就安全了?” 观星台的石柱突然剧烈震颤,显然是黑风谷的人在用重器撞击台基,“半个时辰后,我让你们连人带台子一起沉入湖底!”

刘峰的铁尺在星阵边缘划出防御圈,通脉境四重的土黄色灵气与星图残片共鸣,在台口凝成道厚实的气墙:“他们在用‘玄铁破山锤’,这等重器至少需通脉境七重才能催动。” 他左臂的伤口又开始渗血,却依旧死死盯着台口的方向,“石兄,铁剑翁的手札里有没有提到退路?”

石凡翻动绢帛至最后一页,铁剑翁的批注突然映入眼帘:“观星台下设九曲水道,藏于‘天玑’星位对应的地脉节点。” 他的青云剑突然指向西侧墙角,金芒在地面标出个隐晦的符号,“就是那里。”

赵虎的阔刀顺着符号位置劈下,土黄色的气血与石壁碰撞,竟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水道入口。潮湿的水汽混杂着灵气扑面而来,陈瑶的丹火照亮通道内的石阶,发现壁上刻着青云宗的护山大阵符文:“是前辈留下的‘九曲迷阵’,能困住通脉境五重以下修士。”

沈青将三卷绢帛收入防水的油布包:“我在通道入口布下‘腐肌散’,孙烈的人追进来至少要脱层皮。” 他的短匕在掌心转动,“但迷阵只能撑一个时辰,咱们得尽快找到水道的出口。”

石凡的青云剑在前方开路,通脉境一重的灵气引动水道内的地脉节点。他能 “感知” 到九曲弯道处的灵气流动各不相同,第一曲属金,第二曲属木,第三曲属水…… 这种属性交替的规律,与星图上的 “九宫转窍” 之说完全吻合。

“铁剑翁把水道修成了活的窍穴链。” 林修的长剑在木行弯道处轻轻一点,青色灵气让周围的藤蔓自动退开,“每过一曲,灵气属性就会变化,正好用来打磨多属性联动的技巧。” 他突然模仿起 “青云七式” 中的 “穿林式”,剑招在藤蔓间游走自如,“这招需联动十三窍,石兄可以先记熟轨迹。”

石凡依言模仿,青云剑在藤蔓间划出笨拙的轨迹。他刻意将 “星河归流” 的螺旋劲融入其中,金芒与星火的流转虽仍有滞涩,却已能勉强避开藤蔓的缠绕 —— 这种进步让林修暗暗心惊,普通通脉境一重修士至少需三月才能掌握的剑招雏形,石凡竟在半日内便摸到了门径。

第五曲水道突然传来剧烈的震动,孙烈的怒吼穿透石壁:“小崽子们玩够了没有?” 玄铁破山锤撞击阵眼的闷响越来越近,水道顶部开始往下掉碎石,“等我破了阵,定要将你们挫骨扬灰!”

赵虎的阔刀在土行弯道处劈出条捷径:“不能按部就班了!” 他的土黄色气血与地脉共鸣,硬生生砸出条斜向的通道,“沈兄说过,九曲水道最终汇入灵脉主河,顺着水流能直接冲出禁地!”

石凡的青云剑突然指向捷径尽头,金芒与星火在剑刃凝成道细长的光带。他将 “断岳式” 的震荡之力融入御剑术,剑尖在前方的石壁上轻点,竟让坚硬的岩石泛起层层涟漪 —— 这是借助水行灵气的缓冲,将震荡之力转化为穿透力的尝试,比单纯的劈砍省力了四成。

“前面有光!” 陈瑶的丹火突然暴涨,照亮了通道尽头的出口。灵脉主河的河水正奔腾而过,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发光的灵草,与水道内的灵气形成完美的平衡,“是‘流光草’!这种灵草能隐匿灵气波动,正好用来摆脱孙烈的追踪。”

石凡的指尖划过流光草的叶片,通脉境一重的灵气让草叶发出璀璨的光芒。他突然想起铁剑翁手札里的记载,将灵草汁液涂抹在青云剑上,金芒瞬间变得黯淡 —— 这是最简单的隐匿之法,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林修的长剑在水面划出圈涟漪,青色灵气引动水流,形成道临时的渡船:“抓紧了,灵脉主河的流速很快,咱们顺流而下半个时辰就能到禁地边缘。”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出去后往东北方走,那里有宗门设置的传送阵,能直接回到青云阁。”

赵虎的阔刀在船尾充当舵桨,土黄色的气血与水流碰撞,激起阵阵浪花:“回去后我定要让矿脉堂的王大叔看看,我赵虎也从禁地活着回来了!” 他突然指向石凡腰间的油布包,“还有铁剑翁的手札,孙默长老见了定会重重有赏!”

石凡的目光落在湍急的河面,通脉境一重的灵气在体内缓缓流转。他能清晰感觉到,经过观星台的修炼,十一窍的联动已愈发圆融,尤其是鱼际穴与神门穴的双行流转,比之前稳固了许多。铁剑翁手札里的一句话突然浮现在脑海:“剑招有形,灵气无形,以无形驭有形,方为御剑术真谛。”

水道入口传来轰然巨响,孙烈的怒吼夹杂着破阵的欢呼声:“小崽子们跑不了!” 玄铁破山锤撞击石壁的震动顺着水流传来,让临时渡船都剧烈摇晃起来。

石凡的青云剑突然刺入水中,金芒与星火在河底炸开,形成道向上的水流。渡船借着这股力道猛地加速,如离弦之箭般冲向灵脉主河的深处。他回头望向越来越远的水道入口,金行罡气在周身凝成层薄甲 —— 这场追逐虽未结束,但他的剑心,已在星图残卷的熏陶下,多了分沉稳与坚定。

河面的流光草在船尾拖出长长的光带,像条蜿蜒的星河。石凡握紧青云剑,天窍中蕴含的本源灵气与河水的灵气交相辉映,在他眼底映出片澄澈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