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宴会上的气氛看似平和,杯盏交错间透着几分刻意的热络。

赵霜原本揣着心思,想趁此机会细说人民军的章程,没承想王家家主早已把“军民一心”“共抗外侮”挂在嘴边,言语间的殷勤近乎谄媚,句句都往“同心御敌”上靠,反倒堵得她没了插话的由头,只能端着酒杯,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席面。

赵云自始至终提着心弦。

王家的热情太不寻常,席上的珍馐佳肴远超待客常礼,歌舞姬的水袖翻飞间,排场里藏着说不出的刻意。

扫过席间每个人的神色,掠过院落里巡走的仆役——除了一名婢女总借着奉酒的由头,用眼角余光偷瞄他,竟寻不到半分破绽。

宾主尽欢的场面散了场。

临别时,王家仆从牵来几车粮草,家主满脸堆笑,语气恳切:“这些粮秣堆在府中也是闲物,不如赠予将士们充饥。真要是被鲜卑铁骑抢了去,才叫暴殄天物。”

赵云抬手抱拳,语气平静却疏离:“王公深明大义,云代麾下将士谢过。”

说罢翻身上马,目光扫过那几车粮草,眸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沉凝。

“难不成他真的别无所图,是我多心了?”

随后,赵云率军继续北上,与丁原、吕布的队伍在太原北部汇合。

朔风卷着黄沙,吹得旌旗作响。

吕布勒马立于阵前,银甲在日光下泛着冷光,见赵云率军赶来,喜于言表:“我就知道你会来。”

赵云颔首,长枪斜指地面,声线沉稳如石:“人民军的天职,从来都是守护疆土,不分你我。”

此时的上艾,正掀起一股支援前线的热潮。

妇人们聚在作坊里,油灯彻夜不熄,指尖飞针走线,纳好的草鞋在墙角堆成了小山;

铁匠铺的炉火映红了半边天,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里,是连夜赶制兵器的干劲。

赤卫队的招兵点前更是排起长队,年轻小伙们攥着拳头,嗓门喊得震天响:“我要去雁门,杀异族!”

百姓的热情如火,张远却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连着几日在街巷里打转,看着告示前若有所思的老人、听着孩童嘴里零碎的口号,他忽然灵光一闪——不如用戏剧演出来,比说大道理管用!

这时代虽无成熟戏曲,却有角抵戏、口技、杂耍之类的民间技艺。

张远立刻找来了队里会唱会演的弟兄姐妹,你一言我一语编起了节目:有演人民军将士在雁门拼杀的,有扮边疆百姓合力退敌的,台词直白,演技生涩,却透着股掏心掏肺的真挚。

戏班子往各村寨一扎,草台搭起,锣鼓一响,立刻围得水泄不通。

看到将士战死的桥段,台下老人们抹着眼泪叹气;听到“保家卫国”的唱词,年轻人们拍着巴掌叫好。

一场戏演完,捐粮的、报名参军的挤破了临时帐篷,比开十场宣讲会都管用。

“早该想到这法子!”张远站在戏台后,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又愧又喜地挠了挠头,眼里闪着光亮。

这日,张远正在上艾的临时戏台后,拿着竹简琢磨新戏的唱词,廖文进来,神色凝重:“先生,杨奉报告,桃河河谷的关隘来了七八十号人还有车马,说是来投你,你最好亲自去看看。”

张远立刻放下竹简,跟着往关隘赶。

远远便见空地上站着一群人,男女老少都有,旁边停着四五辆马车,车帘紧闭,瞧着像是拖家带口来的。

“不知诸位从何而来,到我人民军地界,有何见教?”张远走上前,声音洪亮,目光扫过人群,最后落在前排一个身影上。

人群缓缓分开,一个身着绿色衣裙的女子走了出来。

她戴着一层轻纱面罩,只露出一双清澈如泉的眼眸,身姿窈窕如风中细柳,声音清婉似玉珠落盘:“小女子貂蝉,来自祁县,久仰张首席大名,今日特率同乡前来投军,拜见首席。”

说罢盈盈下拜,动作优雅得体。

张远微怔。来投军的豪杰不少,女子领头的却罕见,更让他心头一动的,是“貂蝉”这两个字——太过熟悉,熟悉到让他下意识皱起了眉。

他的失神落在貂蝉眼里,让她眸底掠过一丝极淡的失望,随即又掩了下去。

她却不知,张远的怔愣并非因她的风姿,而是满心翻涌的疑惑:这个搅动了汉末风云的名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貂蝉姑娘快快请起。”张远定了定神,侧身避让,不肯受她这一拜,“既是来投人民军,便是自家兄弟姐妹,不必多礼。”

貂蝉起身,示意身后的随从掀开马车帘子,指着里面的东西,柔声说道:“这些是小女子的一点心意,有军中急需的药材,还有些日用杂物,愿尽数捐给人民军。”

张远扫了一眼,瞳孔微缩——药材确实是急需之物,可马车角落里,竟堆着不少金银珠宝,珠光宝气,价值不菲。

“药材我们收下,按市价结算,只是府库暂时拮据,需给姑娘打张欠条。”

张远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坚定,“至于这些金银珠宝,是姑娘的私产,人民军有规矩,绝不收受私赠,还请姑娘收回。”

貂蝉愣住了,面纱下的眉头轻轻蹙起,语气里带着几分错愕:“这……首席何必如此见外?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不是见外,是规矩。”张远摇头,目光坦然地看着她,“无论谁来投奔,都得守这个规矩。姑娘若不嫌弃,随我入关,咱们细说人民军的规矩。”

进了关隘,貂蝉摘下了面纱。

一瞬间,屋内仿佛亮了几分——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肤若凝脂映雪,唇若丹砂点绛,确是张远见过的女子里,容貌最出挑的一个。

可张远的目光只是平静一扫,便移开了视线,径直问道:“姑娘方才说来自祁县?”

貂蝉垂眸,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抹浅影,语气带着几分真切的感慨:“妾本是祁县王家的婢女。前些日子赵将军率军北上,王家曾设宴招待,妾有幸在席上献舞,见过赵云将军与赵霜将军。”

“哦?你见过子龙和赵霜?”张远追问。

“正是。”貂蝉抬眼,眸子里闪着光亮,“尤其是赵霜将军,身为女子却能领兵作战,沙场杀敌,妾当时便心生敬佩。

近来并州局势动荡,王家举家南下投奔河南尹王允大人,妾感念人民军男女平等,便向家主请辞,带着些同样向往此地的同乡来了。

家主仁慈,不仅应允,还赠了这些财物,盼我们能在此安身。”

“姑娘能来,我们自然欢迎,来了就是自家兄弟姐妹。”张远笑了笑,语气温和,心里却转得飞快。

祁县王家,南下投奔王允——倒合情合理,王允本就是祁县望族。

前因后果串起来,看似天衣无缝,可最不合理的,恰恰是“貂蝉”这个名字,以及她这份“恰到好处”的投奔。

张远端起茶杯,指尖抵着杯沿,暗自思忖:另一个时空里,正是这个女子,以连环计搅动董卓与吕布的关系,改写了一时的局势。

如今她这般“慕名而来”,扮作向往平等的独立女子,未免太过巧合。

不用说了,必定是王家安插的棋子无疑。

一瞬间,他脑子里闪过个荒诞却又让人心头发沉的念头:历史上吕布刺董卓的戏码,会不会换个模样,落在他和赵云身上?

他甩了甩头,把这荒唐的念头压下去,抬眼看向貂蝉,笑容依旧平和:“姑娘一路辛苦,先歇息几日。至于投人民军的事情,我们按规矩安排,定不会亏待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