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F1之飞驰人生 > 第240章 迎接恩里克?德?马特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0章 迎接恩里克?德?马特奥

“张骋,你快看,媒体对你评价可高了。” 日本大奖赛后没过几天,我们齐聚马拉内洛,准备迎接恩里克?德?马特奥荣耀回归法拉利工厂,诺伯特一边说着,一边递来一本杂志。

此外,本周法拉利正式官宣费利佩?阿尔瓦雷斯加盟,双方签下了一份长达五年的合约,甚至包含未来续约选。

这意味着未来多年,这个车手席位都已尘埃落定。若我想在短期内重返法拉利,唯一的机会便是争取恩里克的席位。

不过,当我接过诺伯特手中的杂志,一眼便看到封面是我在新加坡夺冠的画面。

意大利媒体正为我代表法拉利夺冠而欢呼,更让我惊喜的是,他们还为我取了个新昵称 ——“laquila”(意大利语,意为 “雄鹰”)。

这个昵称再贴切不过:我常用的头盔上印着展翅翱翔的雄鹰,而在圣彼得堡站那款定制头盔上,还印有双头俄罗斯雄鹰,这份来自意大利媒体的认可,是一种格外珍贵的偏爱。

能迅速得到意大利媒体赋予的昵称,本身就是一种亲昵的肯定。

在他们眼中,我不是 “付费车手”,不是 “用来凑数的噱头”,更不是 “优秀车手的临时替代品”。

这份喜爱无比真挚,是我用一系列亮眼成绩换来的。

今年年初的日子格外艰难,法拉利在恩里克遭遇撞车事故后跌入谷底,而我和马蒂正是在那时挺身而出,带领车队重新回到赛道前排的争夺行列。

这便不得不提马拉内洛工厂的一大标志性景象:这座小镇,尤其是法拉利工厂,会为车队每一场 F1 胜利悬挂一面专属旗帜;主楼大门上方,悬挂的则是本赛季的冠军旗帜。

窗户上方的意大利国旗常年不变,左侧有两面红色旗帜,旗面印着黄色盾牌,盾牌中央是标志性的黑色 “跃马” 图案(即法拉利徽章);右侧则是第三面法拉利车队旗帜 —— 这是最新悬挂的一面,代表着我在 2009 年新加坡大奖赛赢得的那场胜利。

这正是法拉利的独特之处,效力其他任何车队,即便夺冠,也未必能让你瞬间成为该国媒体的宠儿;也未必能让你的专属旗帜,与阿斯卡里、方吉奥、劳达、曼塞尔、普罗斯特、齐格勒等传奇车手的旗帜一同高悬。

威廉姆斯很出色,迈凯伦或许实力强劲,成为自方吉奥之后首位效力梅赛德斯的车手也堪称荣耀,但没有任何经历能与效力法拉利相提并论。

我何其幸运,能有机会为这支伟大的意大利车队效力 —— 这段经历不仅挽救了我的职业生涯,如今却也即将走向终点。

“欢迎回来,恩里克!” 当恩里克推开正门、踏入工厂的那一刻,米兰?斯特凡诺维奇率先高声喊道。

我们其他人紧随其后,欢呼鼓掌,目光紧紧追随着这位巴西车手朝我们走来。

米兰站在正中间,马蒂在他左侧,我在他右侧;从墙壁到门口接待台的两侧,挤满了车队成员,身着红白队服的机械师、工程师、媒体工作人员、空气动力学专家、市场专员、普利司通技术顾问……

所有与车队相关的人,都特意赶来迎接他的回归。恩里克显然被这份热情深深打动,脸上满是动容与激动。

我继续鼓掌,看着恩里克走向斯特凡诺维奇,紧紧拥抱这位意大利裔黑山籍领队,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历经重重磨难,恩里克终于回来了,能回到熟悉的车队、看到所有人为他齐聚一堂,他难掩内心的激动。

“欢迎回来。” 马蒂开口问候,这位向来内敛的芬兰人难得露出了真挚的笑容。

“欢迎回来,恩里克,我帮你守住了这个席位。” 我也笑着说道,看到他伤愈回归,我打心底里为他开心。

匈牙利大奖赛那天的场景至今想来仍令人心惊,在 F1 更危险的早年,若被弹簧击中头部、失去意识后撞向护栏,几乎等同于死刑。

“你做到了,真的做到了!恭喜你夺冠,看到那一幕我太开心了!” 恩里克也向我道贺,丝毫没有因 “我驾驶他的赛车夺冠” 而流露半分嫉妒或不满,反而真心为我的成绩感到高兴。

F1 围场中,待人友善的人本就不多,既能在赛场外保持温和谦逊,又能在赛道上成为 “具备争冠实力的快车手” 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但在与这位巴西车手共事的日子里,恩里克?德?马特奥始终展现出 “真正的绅士” 风范。

围场里本该有更多这样的车手,而我也无比荣幸,能在这几场比赛中(以及接下来的两场)成为他的替补。

“谢谢你,希望你知道,那场胜利我是为你而战的。” 我补充道。

“我知道,谢谢你,但那是完全属于你的胜利,不必与我分享。” 恩里克坚持要比我更谦逊,将所有赞誉都推回给我,强调不必把这场胜利视作 “本应属于他” 的荣誉。

在他看来,这场胜利完完全全属于我,至于 “当时的赛车本应由他驾驶” 这件事,对他而言根本无关紧要。

“看到你们相处得这么融洽真好,但恩里克,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带你看。先去参观 458 Italia(法拉利新款公路跑车),然后进行座椅适配,这是你遭遇事故后,第一次坐进 F1 赛车。” 米兰公布了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很快,法拉利团队便用镜头记录下恩里克 “首次见到这款全新中置引擎 V8 跑车(F430 继任车型)” 的瞬间,随后我们三人还一同与这辆车合影。

这是一辆美得令人惊叹的跑车,车身线条堪称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最优雅的设计之一 。而我,曾有幸为打造出这款车的车队效力。

无论是在赛车领域,还是在公路跑车领域,能与法拉利产生关联,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既然这段与法拉利的旅程即将结束,我会尽可能珍藏这些珍贵的回忆,让它们成为永恒。

而这份 “旅程将尽” 的现实,在当天傍晚便有了更真切的体现:恩里克已驾驶着 F2007 赛车在菲奥拉诺赛道(法拉利专属测试赛道)跑圈,这是他为 2010 赛季重返车队、重新适应 F1 赛车迈出的第一步。

他此前一直在巴西康复,期间也参加过卡丁车比赛,但没有任何车型能与 F1 赛车相提并论;即便这是一辆依照旧规则打造的老车,它所展现的 “赛车运动对人体的极限考验”,也远非其他任何车型可比。

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任何运动能与 F1 媲美;而对我而言,遗憾的是,也没有任何一支车队能与法拉利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