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F1之飞驰人生 > 第165章 巴西大奖赛开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四的新闻发布会,我还坐在主桌;可到了周日正赛,我的发车位置却一路掉到了第十六位。信不信由你,我这次居然跑赢了队友 —— 汤米排在第十八位,在我身后一排。

虽说我俩在后排都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但至少在离开这支车队前,我又一次在排位赛中击败了他。

我们被死死钉在发车格末尾,周围全是其他赛车。更添戏剧性的是,正赛开始前不久,一场阵雨将巴西英特拉格斯赛道浇得湿透,所有人都换上了半雨胎。

不过也有个好消息:彼得?卡明斯基没能从第十三位发车,只能从维修区起步,我们至少能借此提升一个名次。

当然,这位波兰车手也因此避开了一号弯极有可能发生的混乱碰撞,毕竟这或许是我 F1 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连天气都像在跟我作对,眼下只能往好处想。

一盏红灯亮起,两盏,三盏,四盏,五盏…… 红灯熄灭。

十九辆赛车轰鸣着冲出发车格,2008 年 F1 世界锦标赛的最后一场比赛正式开始。

恩里克?德?马泰奥从杆位发车,起步后稳稳守住领先位置,要想保留总冠军悬念,他必须这么做。

但安东尼?哈里森此时排在第四位,仅凭这样的开局,恩里克的优势恐怕还不够。

不过现在没空关注总冠军之争,我得先解决自己的麻烦。

赛车冲过坡道顶端,在刹车中向左转向,驶入一号弯,这个陡峭的左弯是发卡弯的起点。

我刚打方向入弯,就被一连串灾难性的连锁反应波及:汤米?科斯基宁追尾了丹尼尔?麦高恩,直接把那辆白色涂装的红牛赛车撞向了我的侧面。

两辆威廉姆斯赛车勉强滑下坡道继续比赛,而那位 F1 老将的职业生涯却提前落幕,他的赛车最终停在了缓冲区里。

我驶过塞纳 S 弯底部,向右打方向调整车身,接着向左横扫过太阳弯,超过了嵌在护栏里的菲利佩?亚尼克的雷诺赛车,他的事故原因和我们完全无关。

终于,我接通了车队无线电。

“我的赛车有损坏,汤米也一样,我们需要进站。” 我向车队汇报。

此刻赛车还能继续跑,但状态已经大不如前。

汤米在我身后很远的地方,前翼完全碎裂的他几乎是 “爬” 过弯道;而我则要顶着破损的侧箱和左后胎漏气的状况,勉强跑完这一圈。

好在英特拉格斯赛道不算长,再加上麦高恩和亚尼克的事故触发了安全车,我们暂时不用担心被领先集团套圈。

此时恩里克?德?马泰奥领跑全场,伊万?特里波利的丰田赛车排在第二 ,这无疑让我们本就糟糕的局面雪上加霜;法拉利的另一位车手马蒂?哈马莱宁位列第三,而安东尼?哈里森仍在第四位,牢牢守住了争冠希望。

尤里?卡萨莱宁排在第五,这意味着如果法拉利在湿滑赛道上出现失误,迈凯伦甚至有机会拿下车队总冠军。

至于威廉姆斯,我们正拖着受损的赛车在全场最后方缓慢驶向维修区,进行紧急维修,也正因如此,我们避开了 “安全车期间进站” 的处罚。

我先一步抵达维修区,换胎后迅速重返赛道;而汤米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停站,更换整个前鼻翼。

很快,我们又会在安全车带领下首尾相接,但至少我不用坐在车里,眼睁睁看着技师们慢吞吞地给汤米换前翼,这已经算是种安慰。

没过多久,我和汤米就追上了大部队末尾。 一号弯事故后,仍在赛道上的赛车只剩十八辆,我排在第十七位,他在第十八位。

在英特拉格斯这样的经典赛道(去年我还在这里拿过积分),这样的开局实在难堪。

但安全车让全场赛车重新编队,加上这种易引发退赛的天气,或许今天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就像我说的,如果这真的是我最后一场 F1 比赛,我想让它有个轰轰烈烈的收尾,而不是悄无声息地落幕。

第五圈,安全车驶回维修区,剩下的十八辆赛车在巴西赛道上全力冲刺。

雨已经停了,赛车快速压过积水,再加上英特拉格斯赛道本身的坡度,路面干得很快。既然我们在后排没什么可失去的,索性成了最早一批进站的车手。

汤米在第七圈进站,和他一起的还有詹姆斯?巴克斯顿的本田赛车,他的处境和我们一样,没什么可顾虑的;而我比他晚一圈进站。

我本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半雨胎和干胎的性能差距不算太大,按理说我的进站圈应该跑得不错,而且能比大部分车手更早换上干胎。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维修区当时格外繁忙,马克西米利安?勒克罗瓦、洛伦佐?巴尔巴罗和法比安?施密特都和我同时进站,我的停站时间比平时多了约 0.1 秒。

其次,当我驶过英特拉格斯漫长的维修区出口弯道时,看到队友正驾驶着 “胎温已达工作状态” 的干胎赛车飞驰而过;而我的干胎还没暖好,赛道(尤其是离线区域,积水流淌的地方)也仍有些湿滑。

第十三圈,马克西米利安?勒克罗瓦就吃到了苦头,他在我身后不远处,因为车轮压到积水区而打滑。

这位红牛二队车手虽然没退赛,但这次失误让他损失了至少五秒。

至少可以说,赛道状况依然凶险,但对所有人都一样,现在所有赛车都换上了干胎,包括排行榜显示 “排在前五” 的翁贝托?彼得罗内利。

“翁贝托怎么会跑那么靠前?” 我通过无线电问车队。

“他在安全车期间就赌一把换上了干胎,现在排第五。但等他身后的车手都换上干胎,他很快就会掉位置,我们很快就能超过他。” 彼得?马尔梅迪在无线电里回答。

离开威廉姆斯后,我想我会很想念他,他总能在这种时候找到激励我的方式,给我一个目标,点燃我的斗志。

于是我立刻行动起来:一号弯向左猛打方向,冲下坡道,在底部向右急转进入二号弯,踩下油门,保持全速驶过三号弯,接着向左转向,驶入 “反向直道”。

挡位不断攀升,速度表指针飙升,冲过第一计时段线后,我重刹向左,切入四号弯。

五号弯也是左弯,但因为赛道变宽,速度比四号弯快不少,不过远没到 “全干赛道” 的速度,我仍刻意避开弯道出口的路肩,毕竟刚看到勒克罗瓦的失误,我可不想重蹈覆辙。

接下来是一段短暂的内场直道,英特拉格斯的坡度在此刻格外明显,维修区所在的看台就像建在悬崖边,能俯瞰这一段赛道。

在 “悬崖” 边缘,我向右打方向驶过六、七号弯。这两个弯道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上坡弯。上坡的尽头是八号发卡弯,过了这里,赛道就进入了 “过山车式” 的起伏路段,这也是英特拉格斯最标志性的特征。

驶出八号弯,赛车俯冲而下,进入另一个发卡弯 “松林弯”,接着再次上坡,冲向 “鸭子嘴弯”,在上坡中重刹,向右转向,然后加速冲下陡坡。

再用 “过山车” 打比方的话,这一段就像高速俯冲的弯道 ,毕竟它本身就是个又快又宽的下坡弯。

我说的正是 “潜水弯”,赛道的最低点,我们会尽可能接近全速通过这个快速左弯,然后冲上一段短直道,冲过第二计时段线。

只剩最后一个计时段了,全程都在爬坡。

不过首先要经过 “连接弯”, 最后一个重刹点,也是一个狭窄的九十度左弯。

过了这里,就是没完没了的上坡:赛道在升,挡位在升,连发车直道所在的 “山坡” 都在不断升高。

沿途要连续向左掠过十三、十四、十五号弯,这些弯道本身没什么难度,但赛道的坡度和宽度结合在一起,感觉就像带有倾角的高速弯。

冲过这段陡坡的顶端,就是发车线。

我冲过线时,完成了本场比赛至今最快的一圈。当然,这绝不是全场最快圈,下一圈,恩里克?德?马泰奥就跑出了比我快 0.5 秒的圈速,进一步拉开了差距。

不过我正在缩小与队友的差距,也在逼近当前目标——翁贝托?彼得罗内利。

此刻这位印度力量车手正挡在安东尼?哈里森身前,迈凯伦车手始终无法完成超越。

或许哈里森有些谨慎,作为积分榜领跑者,他输不起;而翁贝托作为 “垫底车手”,没什么可失去的。

但安东尼必须有所行动:按当前排名,恩里克?德?马泰奥会赢得本场比赛,积分将达到 97 分;而安东尼目前只能拿到 3 分。

恩里克若在这里拿下第六场胜利,将凭借 “胜场数优势” 打破积分平局,除非巴西人出现失误,否则安东尼必须至少拿到第五名。

第十八圈,安东尼终于超过翁贝托,拿下了关键的第五名,但他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