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废弃村庄的地窖,此刻俨然成了一个微型的联合指挥部。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亢奋,煤油灯将围在地图旁的人影拉得忽长忽短。林晓、雷诺、赵刚,以及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异常明亮的让娜和她状态稍好的同伴保罗,构成了这次作战计划的核心。

让娜带来的情报比预想的还要详细。地图上,那个位于河边磨坊的德军小型中转站被清晰地标注出来,甚至包括了岗哨位置、探照灯覆盖范围,以及一条被杂草掩盖、可以直通磨坊后墙的废弃引水渠。

“守卫通常只有六人,一个班长带五个兵。配备两挺mp40冲锋枪,其余是毛瑟步枪。每晚九点和凌晨三点换岗。他们很松懈,认为这片区域很安全。”保罗指着地图补充道,他的哥哥在战前曾是磨坊的工人,对那里了如指掌。

“六对六,我们人数占优,但强攻仍有风险。”雷诺习惯性地评估着风险,手指敲击着磨坊的主建筑,“关键在于无声解决哨兵,控制局面。”

“我们用这个。”林晓指了指靠在墙边的两具铁拳火箭筒,“不是用来打人,是用来威慑和制造混乱。一旦我们控制了外部,用铁拳对准磨坊大门,里面的人除非想同归于尽,否则投降的可能性很大。”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众人都是一愣。用反坦克武器来逼降步兵?这思路着实清奇。

“我们需要分工。”林晓继续阐述他的计划,语气沉稳,“雷诺,你带两名最好的射手,潜伏在河对岸这个制高点,用步枪远程监控,优先解决探照灯和任何试图对外联络的敌人。赵大哥,你带两个身手好的,跟着我和保罗,从引水渠潜入,解决外围哨兵。让娜,你带剩下的人,包括我们的一些新兵,在外围接应,并准备好快速搬运物资。”

他看向让娜:“你们的人熟悉物资存放位置,行动成功后,由你们指引搬运重点。”

计划周密,考虑了各自的特长。雷诺负责远程控制和威慑,林晓带队执行最危险的潜入,赵刚提供近战保障,让娜负责后续。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特种作战思维的小规模应用。

没有人提出异议。行动时间定在次日凌晨两点,正是人最困顿、换岗前戒备最松懈的时刻。

接下来的半天,是最后的准备。雷诺挑选了两名前法国殖民地步兵,他们的枪法在训练中得到了验证。赵刚则选了那个沉默但下手狠辣的捷克士兵瓦茨拉夫,以及一个体格魁梧的波兰流亡者斯坦尼斯瓦夫。林晓仔细检查了鲁格p08和那几枚珍贵的手榴弹。让娜和保罗则向参与搬运的人员反复强调物资的位置和优先级。

夜幕降临,参与行动的人员早早休息,养精蓄锐。地窖里弥漫着一种大战前的寂静,只有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和偶尔武器碰撞的轻微声响。

凌晨一点,队伍在夜色中悄然出发。雷诺带着他的狙击小组先行,前往河对岸的预设阵地。林晓、赵刚、瓦茨拉夫、斯坦尼斯瓦夫以及向导保罗,则像一群暗夜中的猎豹,在保罗的带领下,悄无声息地接近那条废弃的引水渠。

引水渠内潮湿、泥泞,散发着腐殖质的气味。五个人排成一列,弯腰前行,只有细微的水声和喘息。林晓的【基础潜行】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总能避开松动的石块和盘结的树根。赵刚等人也学着他的样子,将行动声响降到了最低。

接近磨坊后墙,保罗示意停下。他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观察了片刻,然后缩回来,用手势表示:墙根下有一个哨兵,正在打盹。

林晓对赵刚和瓦茨拉夫点了点头。两人如同鬼魅般滑出引水渠,赵刚如同捕食的巨熊,从背后猛地捂住哨兵的嘴,瓦茨拉夫的匕首在黑暗中闪过一道寒光,瞬间切断了哨兵的喉管。整个过程不到三秒,没有发出任何警报。

解决了第一个障碍,五人迅速翻过后墙,进入磨坊院落。根据情报,院子里应该还有一名流动哨。

就在这时,磨坊主建筑旁的一个阴影里,传来火柴划燃的细微声响,一点火光闪现,映出一张德军士兵的脸,他正要点烟。

糟糕!被发现了?林晓的心脏几乎跳到嗓子眼。

那名德军士兵也显然看到了这几个突然出现的黑影,他愣了一下,随即张嘴欲喊——

“咻!”

一声极其轻微、几乎被风声掩盖的尖啸从河对岸传来。那名德军士兵的额头上瞬间多了一个红点,他一声未吭,直接向后栽倒,点燃的火柴掉落在泥地里,瞬间熄灭。

是雷诺!他一直在用狙击镜观察着院落,在千钧一发之际扣动了扳机,用的是勒贝尔步枪,枪声在河边环境下不算突兀,但精准致命。

危机解除!林晓松了口气,对河对岸的方向投去感激的一瞥。

“快!控制大门!”林晓低喝。

赵刚和斯坦尼斯瓦夫如同两座铁塔,猛地撞向磨坊厚重的木门。门并未锁死,轰然洞开。林晓和瓦茨拉夫紧随其后冲入。

磨坊内部,昏暗的煤油灯下,四名德军士兵正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打牌,武器随意地靠在墙边。突如其来的撞门声和冲进来的人影让他们惊呆了。

“不许动!举起手来!”林晓用德语厉声喝道,手中的鲁格p08对准了他们。瓦茨拉夫和斯坦尼斯瓦夫的枪口也同时指向目标。

一名德军士兵下意识地去抓靠在墙边的mp40。

“砰!”

又一声枪响从窗外传来,子弹精准地打在那支mp40的枪身上,溅起一串火星,将枪打飞了出去。这是雷诺的第二次警告。

剩下的德军士兵彻底被震慑住了,看着黑洞洞的枪口和窗外不知埋伏着多少神枪手,他们颤抖着举起了双手。

“保罗!发信号!”林晓喊道。

保罗立刻跑到门口,用手电筒向外面接应的让娜等人发出了安全的信号。

很快,让娜带着搬运队冲了进来。看到被控制住的德军士兵和满屋的物资箱子,她们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喜悦。

行动迅速而高效。在让娜的指引下,众人优先搬运武器弹药、药品和无线电零件。林晓则指挥赵刚等人将俘虏捆缚结实,塞住嘴巴,丢进了一个空置的储藏室。他们不是屠夫,不必要的杀戮并非他们的准则。

不到二十分钟,所有能带走的宝贵物资都被搬空。队伍迅速沿着原路撤离,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只留下被洗劫一空、一片狼藉的磨坊和几个被捆成粽子的德军俘虏。

当东方的天际泛起第一缕霞光时,“东方旅”的队员们已经安全返回据点,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和难以抑制的兴奋。这是一次完美的行动,零伤亡,战果辉煌。

地窖里,堆积如山的缴获物资让所有人欢欣鼓舞。更重要的是,经过这次并肩作战,让娜和她手下的抵抗组织成员,看向林晓和“东方旅”的眼神彻底变了。那不再是怀疑和审视,而是充满了信任与敬佩。

“林先生,”让娜走到林晓面前,郑重地说道,“我代表‘自由北方’网络,正式认可‘东方旅’为我们最可靠的盟友。我会尽快将你们的存在和这次行动的成功,通过我们的渠道,向伦敦报告。”

林晓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知道,“东方旅”这个名字,终于不再是局限于这个小小地窖的代号。它已经用一次干净利落的行动,在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上,刻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道印记。

初露锋芒,锋芒已显。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远处的天际,朝阳正喷薄而出,照亮了这片满目疮痍却又孕育着新生力量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