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剑来,剑心,瞎剑仙 > 第307章 剑心定,魔影溃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黑雾如潮,自祭坛底座裂隙中喷涌而出,直扑陈浔与那道缓缓浮现的身影之间。它无声无息,却带着刺骨寒意,仿佛要将两人即将相触的手势生生斩断。

陈浔没有后退。

左手依旧伸向前方,掌心朝上,纹丝未动。黑雾擦过指尖,冷得像是从九幽深处刮来的风,可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他的目光穿过翻腾的暗影,落在那抹月白之上——她还在那里,气息未乱,药香未散。

就在黑雾即将彻底隔开二人之际,那只手终于动了。

澹台静的指尖微微前移半寸,轻轻搭上陈浔的食指。

刹那间,一股温润剑意自她指端流入,如春泉注入干涸河床。陈浔体内战气骤然一震,原本因左肩旧伤而滞涩的经脉竟在此刻贯通,剑意顺着血脉奔涌而起,与那股温和之力交汇于心口,轰然炸开。

青冥剑插在地面,剑身嗡鸣不止,细密符文自剑柄蔓延至剑尖,一层淡银光晕自剑体扩散,映照出两股气息在空中缠绕交织的轨迹。那不是简单的灵力共鸣,而是剑心与剑意的彻底融合。

黑雾剧烈翻滚,发出低沉嘶鸣,似有不甘,却又无法再进一步。它试图扭曲、拉长,化作人形轮廓,但每一次凝聚都在银光下崩解。最终,整团黑雾如被无形之手撕扯,寸寸断裂,化作无数碎烟,被祭坛裂缝尽数吞噬。

殿内重归寂静。

唯有青冥剑仍在轻颤,余音不绝。

陈浔缓缓收回左手,却没有松开。他反手握住澹台静的手,掌心贴着她的掌心,感受到那一贯清冷指尖下的微暖。他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忽然发现自己的心跳竟与她的呼吸节奏完全一致——一呼一吸,如同共用一口天地元气。

他抬起头,目光沉静。

肩上的伤口还在渗血,布料已被浸透,但他已感觉不到痛。那种痛曾伴随他多年,从雨夜失人到孤身闯阵,每一次挥剑都带着撕裂般的灼热。如今,它仍在,却不再主宰他的意志。

他弯腰,拔起青冥

剑,剑身离地时带起一道弧光,符文随之隐没。他没有归鞘,而是横剑于身前,剑尖斜指地面,自己则侧身一步,立于澹台静身侧半尺之外。

这个位置,是他多年来习惯的距离——不远不近,既能护她周全,又不会逾越她所需的空间。

澹台静坐在祭坛中央偏左处,双膝交叠,身形未动。她依旧蒙着眼,可脸上神情已不再紧绷。唇角微扬,极淡,却真实存在。她轻轻吐出三个字:

“你通过了。”

声音不高,却像一道清泉落入深潭,在陈浔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这不是认可,也不是嘉奖,而是一种确认——她确认了他的存在,确认了他的选择,确认了他们之间无需言说的信任。

他没有回应。

只是将青冥剑换到左手,右手悄然按在右肩旧伤处。血已凝成薄痂,可肌肉仍有些许抽搐。他知道这伤不会立刻痊愈,也不需要立刻痊愈。它提醒着他来时的路,也见证着他此刻的站定。

澹台静微微侧头,似有所感。“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南疆溪边。”他说,“你洗发时,玉簪总是歪的。”

她眉梢几不可察地一动。

“你说过,看不见的人,才更懂得记住细节。”

“你也记得。”

“我记了很多。”他低声说,“你煎药时总把陶罐转三圈;疗伤后喜欢用左手扶额;说话前会先吸一口气……这些事,没人教我,但我都记得。”

澹台静沉默片刻,忽然抬手,指尖轻抚发间玉簪。动作自然,毫无刻意。然后她轻轻一拨,玉簪微斜,恰如当年溪畔模样。

陈浔嘴角微动。

他知道她在笑。

就在这时,祭坛底座传来细微响动。

先是轻微震动,接着是一声脆响,像是铁链内部某处结构终于承受不住压力。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接连响起,自下而上,由远及近。

陈浔目光一凝。

只见环绕祭坛四周的古老铁链开始出现裂痕,一道道蛛网般的纹路在黑石表面蔓延。那些曾锁住幻象身影的粗大锁环,此刻正一节节崩解,发出清越如钟磬般的断裂声。

第一道锁扣弹飞,砸在石地上,滚出数尺。

第二道锁扣从中裂开,像枯枝折断。

第三道尚未完全断裂,便自行脱落,坠入裂缝,消失不见。

整座祭坛仿佛卸下了某种沉重负担,连空气都变得清明几分。那股长期盘踞于此的压抑感,终于彻底消散。

澹台静轻轻吸了一口气,气息比之前更加平稳绵长。她双手置于膝上,指尖微曲,似在调整体内流转的灵机。她的状态正在变化——不是战斗,也不是疗伤,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准备。

陈浔看懂了。

他不动声色地调整站姿,右脚略前,左脚稳扎,重心下沉。青冥剑横于胸前,剑刃朝外,形成一道无形屏障。他的呼吸也渐渐放缓,与周围灵气波动趋于同步。

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她要闭关传承,而他必须守在这里,直到她醒来。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殿内再无异动,只有偶尔传来的铁链残片落地声,提醒着方才那场精神之战的真实存在。陈浔的目光始终未离澹台静,哪怕一次眨眼,他也控制在最短瞬间。

忽然,澹台静的手指动了一下。

不是随意抽动,而是有意识地蜷缩了一瞬,随即展开。

陈浔立刻察觉。这种细微变化,普通人难以捕捉,但他早已熟悉她每一个生理反应的节奏。这是识海开始封闭的征兆——她的神识正在收束,准备进入深层冥想。

他缓缓抬起青冥剑,剑尖轻点地面,划出一个半圆弧线。这是他为自己设下的警戒圈,一旦有外力侵扰,剑气自会先行示警。

澹台静的气息越来越沉,像是逐渐沉入水底的月影。她的坐姿依旧端正,可身体线条已显出几分松弛,仿佛卸下了某种长久背负的重担。

陈浔盯着她垂落的袖角。

那上面有一道旧痕,是南疆暴雨夜为他挡剑时留下的烧灼印记。他曾想替她修补,她说不必。如今那道痕迹还在,颜色已褪,却依然清晰。

他忽然觉得胸口有些发烫。

不是伤,也不是痛,而是一种久违的安定感。像是漂泊多年的旅人终于站在了自家门前,明知门后还有风雨,可只要门开着,他就敢推门而入。

他不知道这一关会持续多久。

也不知道外面是否还有敌人窥伺。

他只知道,此刻他站在这里,手中有剑,身边有人,脚下是她愿意托付信任的土地。

这就够了。

澹台静的呼吸彻底平稳下来,鼻息几不可闻。她的双手缓缓合拢,掌心向上,摆出了传承仪式的标准姿态。周身气息开始缓慢旋转,形成一圈几乎看不见的灵流漩涡。

陈浔将青冥剑竖立身侧,双手虚扶剑柄,脊背挺直如松。

他的眼神再无犹疑,也没有激动,只有一种近乎磐石般的沉静。

铁链的最后一节终于断裂,坠入深渊,发出悠长回响。

整个大殿陷入一种奇异的宁静。

就在此时,澹台静的嘴唇微启,似要说什么。

陈浔俯身半寸,靠近倾听。

她的声音极轻,却字字清晰:

“别让剑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