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南,昆明,平西王府。

就在圣皇卫小宝春风得意之时,平西王府内却阴云密布。

王府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往日的辉煌此刻却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

吴三桂身着玄色锦袍,面色凝重地坐在正厅的檀木椅上,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那信笺仿佛有千斤重,令他的手微微颤抖。

“马宝死了?葛尔丹王子和那西藏喇嘛昌齐大师也一同去了?”

吴三桂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与愤怒。

马宝,那可是他麾下第一得力大将,身经百战,为他平定西南立下汗马功劳,如今竟遭横祸。

而葛尔丹王子与西藏喇嘛昌齐的死,更是让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这朝廷,下手够狠啊!”吴三桂身旁大将说道。

作为军师刘玄初,他分析说道:“杀马宝,明摆着是在向王爷示威,他们怕是早已察觉王爷的计划了。”

王辅臣点点头,说道:“的确如此,王爷,我们要有所准备了!”

“最近朝廷的十三衙门在云贵川一带,杀了我们不少官员和大将。”

“这些人都是天地会和沐王府的人居多,本来他们是反清的,没想到在卫小宝的蛊惑之下,居然加入朝廷,一起对付我们,不得不防啊!”

“嗯,尤其沐王府那边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得到朝廷的资助,实力壮大了许多,对我们威胁甚大!”

“嘭!”

吴三桂猛地将信往桌上一拍,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说道:“哼,既然他们不仁,就休怪我不义!朝廷这是逼我提前动手。”

他心中清楚,朝廷此举绝非偶然,杀马宝不仅是想震慑他,更是要斩断他的左膀右臂,阻止他谋反的脚步。

但吴三桂岂是轻易退缩之人,多年来在西南苦心经营,势力根深蒂固,又怎会因这点挫折就放弃逐鹿天下的野心。

“王爷英明,卫小宝既然敢杀葛尔丹王子和昌齐大师,那就把蒙古准葛尔丹部、和硕特汗国都得罪了!”

“此时,我们应该联合他们一起举兵,不怕大事不成!”

“王爷,这可是天赐良机啊!”军师刘玄初分析的说道。

“王爷,刘军师所说甚至!”

“王爷,起兵吧!”

……

吴三桂其他部将也深以为然的点头,纷纷呼唤吴三桂起兵造反。

“好,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我们就举兵北伐,收复河山!”

吴三桂豪情万丈的说道。

当下,吴三桂便命令下属,快马加鞭给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蒙古准葛尔丹部、西藏和硕特汗国、定南王孔有德女婿孙延龄送去密信。

信中言辞恳切,晓以利害,力劝各方一同举兵造反。

“我等若不奋起反抗,迟早会被朝廷各个击破。”

“如今唯有齐心协力,方能保我等富贵,也可还天下一个太平!”

吴三桂在豪言壮志!

为表诚意与决心,吴三桂决定自己提前举兵,让其他各路人马见识自己是真正举兵之后,再配合行动。

吴三桂带兵打仗多年,知道先发制人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在平西王的号令下,战争机器不可避免的开始的运转!

至此,三藩之乱提前上演。

而且卫小宝这一次引爆的,不仅仅是三藩,是七王!

平西王府中顿时忙碌起来,传令兵们进进出出,一道道指令从这里传向四方。

吴三桂又着人去联络中原各武林势力,这些江湖豪杰虽身处民间,却个个身怀绝技,若能为己所用,在战争中必能发挥奇效。

“只要他们肯相助,日后大业成功,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吴三桂对负责联络的人这般交代。

在云南昆明的校场上,三十万大军整齐排列,军旗猎猎作响。

吴三桂身披银甲,头戴紫金盔,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站在点将台上。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的将士们,大声宣读着讨伐卫小宝的战斗宣言。

“本王原山海关总兵官,如今奉旨担任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计虏大将军的吴三桂!”

“现在传檄文通告天下文武官吏、军民人等知晓……”

“我本镇深受明朝世代封爵之恩,统领镇守山海关。”

“当时李自成逆贼作乱,聚集百万贼寇,横行天下,很快就进犯京师。”

“痛心啊,崇祯皇帝和周皇后不幸驾崩,凄惨啊,东宫太子和定王遭遇覆灭。”

“朝廷文武官员纷纷倒戈,后宫六宫一片混乱,宗庙瞬间化为废墟,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臣民敢怒而不敢言,却毫无办法。”

“普天下竟没有仗义起兵勤王、讨伐贼寇之人,可悲啊!”

“这国运又怎能用言语表达? 我本镇独自据守关外,兵力殆尽、穷困窘迫,血泪纵横,心中悲痛却无法诉说。”

“无奈之下歃血为盟,答应给予满清藩封,暂时借得夷兵十万,我亲自作为先锋,杀将入关。”

“原本以为杀李自成、张献忠等贼首,以告慰明历代先帝的在天之灵,重塑山河,让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

“无奈如今那满清君主无道,奸邪之人高高在上,有道德学问的儒士都身处下级僚属之位;才识短浅之辈,却都位居显赫官职。”

“康熙小儿昏庸无能、臣子愚昧,居然奉太监卫小宝做圣皇,欺瞒天下!”

“如今官吏残酷镇压百姓、官员贪婪疯狂敛财,不顾百姓死活,导致山河破碎不堪,民不聊生。”

“我仰观天象、俯察民情,现在正是讨伐残暴、拯救百姓,顺应天命、合乎人心的时机。”

“于是决定率领文武官员,共同发起正义之举。”

“今日,我吴三桂为天下苍生,为我等尊严,起兵讨逆!”

“那卫小宝祸乱朝纲,蒙蔽圣听,致使天下陷入危难。”

“我等当清君侧,诛圣皇,还我山河一片清明!”

吴三桂的声音激昂澎湃,在整个校场上回荡,将士们纷纷热血沸腾!

“清君侧,诛圣皇!”的口号声震耳欲聋,直冲云霄。

誓师大会之后,吴三桂兵分两路的计划迅速展开。

一路由王辅臣率领十万大军北上,浩浩荡荡从贵州入川。

另外一路则是吴三桂亲自挂帅,东出湖南,再北上湖北,打算拿下武昌之后,顺长江而下,一举拿下南京!

大战一触即发!

……

【注释:以上吴三桂发布的动员起兵造反宣文,部分参照1673年吴三桂起兵之时发布的《讨清檄文》,做部分删减及修改。本书中三藩之乱比史实提前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