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救命!扮演神明太难了,但很上瘾 > 第102章 第三个位面:城隍立祀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章 第三个位面:城隍立祀7

他找来个破旧的陶碗,盛上小米,插上邻居送来的劣质线香。

淡淡的、带着草木气息的烟气,第一次缭绕在那空白的牌位前。

虽然微弱,却象征着真正的、具象化的香火,开始燃起。

又一股微弱但持续的愿力,伴随着袅袅香烟,汇向远方。

【能量水平:0.75%】

【意识稳定性:13.5%】

【接收高强度精纯愿力(敬畏\/感激)】

【接收微量持续性香火愿力......】

【信息传播范围扩大,‘显灵’公信力大幅提升】

【初步信仰节点(刘老棍家)确立......】

沈星洛的意识核心,如同久旱逢甘霖,状态显着改善。

她“看”着那缕跨越空间而来的、具象化的香火愿力,数据分析模块全力运转。

【解析香火愿力构成:信仰力(70%)】

【祈愿信息碎片(15%)】

【生灵精气(10%)】

【未知杂质(5%)】

【转化效率高于情绪能量......】

【建议:引导信仰,规范仪式,扩大香火来源。】

她开始构思下一步的计划。

仅仅依靠刘老棍和零星邻居的香火,还远远不够。

那个被吓疯的王癞子,或许还能发挥最后一点价值。

......

是夜,疯疯癫癫、满街胡言乱语、念叨着“女鬼”“牌位”“眼睛流血”的王癞子——

失足跌入了城西的臭水沟里,再也没能爬上来。

消息传出,安陵县关于“乱葬岗灵验,亵渎者必遭恶报”的传闻,彻底坐实!

并蒙上了一层令人恐惧的神秘色彩。

--------

王癞子的暴毙,如同在安陵县这潭沉闷的死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李逵班头摔倒事件。

如果说李逵之事还能用“报应不爽”、“老天开眼”这类相对模糊的概念来解释。

那王癞子的死则被清晰地、毫无转圜余地地和“亵渎乱葬岗恩公”联系在一起。

他死前疯疯癫癫的胡言乱语——

“女鬼”、“流血的眼睛”、“牌位”

——成了最骇人听闻,也最具说服力的佐证。

恐惧,是最有效且最快速的传播剂。

短短两三日。

“西街刘老棍家供奉的乱葬岗恩公,灵验无比,且触怒者必有灾殃”的消息。

便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安陵县的大街小巷,甚至开始向周边乡村扩散。

刘老棍那间破败的土坯房,俨然成了西街最令人敬畏的所在。

以往门可罗雀,如今却总有人影在附近徘徊。

人们远远望着那扇破木门,眼神复杂,交织着敬畏、好奇与恐惧。

有胆大的,会趁天色尚早或日落时分,快步走到门口,放下一点东西——

可能是一小捆新鲜的蔬菜,几个还带着温热的杂粮饼,甚至是一小包劣质的线香——然

后如同被火燎了屁股般匆匆离去,仿佛多待一刻都会沾染上什么不祥。

刘老棍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不再需要为下一顿饭发愁,邻里乡亲的“供奉”虽不值钱,却足以果腹。

更重要的是,他挺直了多年佝偻的腰板,脸上不再是绝望的灰败,而是一种带着荣光的虔诚。

他每日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小心翼翼地擦拭那个空白的木头牌位。

更换陶碗里的小米,为前来上香的人点燃线香——

虽然一天可能也只有两三拨。

并一遍又一遍地向每一个敢于开口询问的人,讲述“恩公”如何显灵相救、惩恶扬善的事迹。

他成了“恩公”最虔诚也最狂热的传道者。

那股微弱的、持续的香火愿力,虽然单次量少,却变得更加稳定。

日夜不停地汇向乱葬岗,滋养着沈星洛那残存的意识核心。

【能量水平:0.92%】

【意识稳定性:16.8%】

【持续接收稳定香火愿力】

【信息传播范围持续扩大......】

沈星洛的状态进一步好转。

她能“感知”到的范围更广,接收到的信息碎片也更多、更清晰。

她像一块干涸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关于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并不断优化着自身能量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她注意到,前来供奉和祈祷的人,其愿力质量和强度各有不同。

大部分是出于单纯的敬畏和祈求平安,愿力平和但稀薄。

而少数带着明确、强烈诉求的,其愿力则更加凝聚,蕴含的能量也更强。

她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一个能让她将这初生的“灵验”之名,推向一个新高度的“案例”。

这个机会,很快来了。

这日傍晚,天色阴沉,眼看又将有一场秋雨。

一个穿着打满补丁,但浆洗得干净的粗布衣裙的妇人,搀扶着一个不住咳嗽、瘦骨嶙峋的小男孩——

犹豫了许久,终于鼓足勇气,敲响了刘老棍的家门。

妇人姓孙,是西街另一头的住户,丈夫早年被拉去服徭役,死在了外面。

她独自一人拉扯着体弱多病的儿子狗娃,靠着给富户浆洗衣物和缝补勉强维生。

狗娃这咳嗽的毛病,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时好时坏。

入了秋更是严重,咳得小脸通红,夜不能寐。

请郎中瞧过,开了几副药,花光了微薄的积蓄,却始终不见根除。

近日听闻“乱葬岗恩公”灵验,她本是半信半疑。

但看着儿子痛苦的模样,以及王癞子的前车之鉴,最终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了。

“刘......刘叔。”

孙寡妇局促不安地站在门口,不敢进去,声音细若蚊蚋:

“听说,听说您家供奉的恩公,灵验。”

“能不能求恩公发发慈悲,看看我家狗娃这病......”

她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拉着狗娃就要下跪。

刘老棍连忙拦住,他现在对此事极为看重,态度庄严:

“莫跪莫跪,在心诚,不在这些虚礼。”

“恩公慈悲,最是怜贫惜弱。”

“你且进来,在牌位前上一炷香,将娃儿的情由细细说与恩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