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七零空间:倒霉大佬的锦鲤娇妻 > 第225章 公司遭遇危机,慕晴冷静应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5章 公司遭遇危机,慕晴冷静应对

天刚亮,慕晴还坐在桌边咬最后一口蜜薯,门就被撞开了。

会计王嫂冲进来,脸都白了,手里攥着一张纸抖得像筛糠:“晴姐!出事了!三家供货商全涨了价,面粉、红糖、核桃,最低的也提了三成!咱们的成本直接翻了一倍!”

慕晴咽下嘴里的甜瓤,没抬头,只把蜜薯皮扔进旁边的筐里。

“就这?”

“还不止!”王嫂声音发颤,“市里‘福满楼’食品厂开始甩卖养生糖,一斤比咱们便宜两毛五,昨天退回来的订单堆了半桌子,加起来有七百多斤……姐妹们都慌了,说这生意没法做了。”

门外已经围了一圈军嫂,个个脸色难看。有人小声嘀咕:“要不我们也降价?不然真没人买。”

“降了就是赔本!”另一个反驳,“原料都贵成这样,再降咱们喝西北风去?”

慕晴这才站起来,走到门口扫了一眼人群,伸手从布包夹层摸出一颗金灿灿的蜜薯,塞进王嫂手里。

“吃一口。”

王嫂愣住:“啊?”

“让你吃就吃,哪儿那么多废话。”

她接过咬了一小口,眼睛瞬间睁大。那甜味不是齁人的那种,是顺着喉咙往下走的暖,整个人像被太阳晒透了似的舒坦。

慕晴拍拍手:“看见没?咱们卖的从来就不是便宜货。‘晴砚’这块牌子,靠的是味道,是实诚,是吃了能让人记住的那份踏实。他们打价格战?行啊,让他们打去。”

她转身走进屋,掀开账本快速翻了几页,抬头道:“三天内,我会搞定新供应商。现在听好了——养生糖停产,全部转做健康糕点系列。”

“糕点?”有人皱眉,“咱们没做过这个啊。”

“不会做就学。”慕晴拎起一袋普通面粉,“你们看看这粉,灰扑扑的,蒸出来干巴巴。再看看这个。”

她手腕一翻,掌心多了半碗泛着微光的细粉,轻轻倒在桌上,香气立刻散开。

“这是我特供基地的新麦粉,加了红枣、核桃、芝麻,还有一点秘方水——蒸出来的糕,软糯润口,老人孩子都能吃。不信?今天就试。”

没人说话了。

“谁会和面?”

三个军嫂举手。

“行,跟我去后厨。其他人回去安抚家里,别让消息乱传。咱们不降价,也不硬扛,咱们换条路走。”

半小时后,第一锅枣泥核桃糕出笼。

揭开锅盖那一刻,香味直接飘到了院外。几个路过的孩子扒着墙头喊妈妈,说闻到好吃的了。

军嫂们尝完面面相觑。

“比我娘过年蒸的还松软。”

“这口感,卖两倍价钱都不过分。”

慕晴咧嘴一笑:“那就卖贵点。”

“可没人知道咱出了新品啊。”

“那就让人知道。”她拿出一叠纸,唰唰写了几行字,贴在门口木板上:

【晴砚食品·免费试吃周】

每日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

镇中小学门口摆摊

真材实料,假一赔十

底下压了一块小木戳,印着“晴砚”两个字。

“明天开始,每天送一百斤出去。”

“全送?那不得亏死?”

“亏不了。”慕晴冷笑,“想偷师是吧?让他们看个够。我倒要看看,谁能做出同样的味道。”

第二天一早,四个军嫂推着小车去了镇中心。

刚支起棚子,对面“福满楼”的摊位就有人过来盯梢。

一个戴眼镜的男人蹲在边上看了半天,记笔记,拍包装纸,临走还顺走一块试吃的碎渣揣兜里。

慕晴在办公室听说了,笑得直拍桌子。

“让他拿,拿回去研究去。他要是能尝出灵泉水的味道,我把头拧下来给他当球踢。”

第三天,口碑开始传开。

“这家新糕吃了不上火,我婆婆连吃三天都没咳嗽。”

“我家娃挑食,别的不吃,就认这个味儿。”

第五天,供销社的老李亲自上门:“小慕啊,你们这糕能不能供点给我?代销试试?”

“可以啊。”慕晴递上合同,“但有个条件——必须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不能和其他杂货混着放。”

老李笑了:“你这丫头,一点亏都不吃。”

第七天,订单回来了。

先是部队家属院集体订了五十斤给孩子们当课间点心,接着几个村的小卖部也开始打电话要货。

第八天清晨,慕晴正在核对发货单,王嫂跑进来:“晴姐!福满楼那边撤摊了!他们的养生糖恢复原价,也不搞促销了!”

屋里一阵欢呼。

慕晴没笑,只是低头在笔记本上划掉一行字,然后拿起电话机拨通团部。

“接江团长。”

等了一会儿,江砚洲的声音传来:“怎么了?”

“没事就不能找你?”

“你说过,找我必有事。”

她哼了一声:“还挺了解我。听着,部队食堂最近有没有反映伙食问题?”

“没有。怎么?”

“那你帮我传个话,就说‘晴砚’新推出的健康糕点,愿意给炊事班长期供应一批,算慰问品,不要钱。”

“……你又想干什么?”

“我能干什么?”她笑嘻嘻地说,“我就想让我男人吃得饱一点,顺便让全团都知道,江团长的媳妇儿,不止会织毛衣,还会做生意。”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晚上回来吃饭?”

“看你表现。”

挂了电话,她转头对军嫂们说:“准备二十箱,下午送去团部。另外,从今天起,所有产品底部都要压‘晴砚’戳记,统一包装,贴防伪标签。”

“防伪?”

“对。”她掏出一枚铜制小章,在纸上按了一下,“以后谁敢仿冒,咱们就告到他关门。”

傍晚时分,夕阳照在厂房外的招牌上,“晴砚食品”四个字亮得晃眼。

慕晴坐在办公室清点今天的订单,嘴角一直没放下。

她打开抽屉,把最后一份合同放进去,顺手从银镯里取出一颗蜜薯,轻轻咬了一口。

门外传来脚步声。

她抬头,看见江砚洲站在门口,肩上的灰还没掸,手里拎着个饭盒。

“炊事班长非要塞给我这个。”他走近,打开饭盒,里面是一块切好的枣泥核桃糕,“说是你送的慰问品。”

慕晴歪头看他:“好吃吗?”

他盯着她看了几秒,忽然伸手把她拉过去,额头抵住她的。

“你是不是又在打什么坏主意?”

她眨眨眼:“我能打什么主意?”

“全镇都知道你在搞试吃。”他声音低了些,“赵干事派人来查过,说你背后有来路不明的资源。”

慕晴笑了笑:“查呗,让他查个够。”

江砚洲看着她,没松开手。

“你就不怕?”

“怕什么?”她反问,“我又没干亏心事。他们卖假货,我卖真东西。他们打价格战,我换个赛道跑。他们想抄我的方子?”

她仰起脸,眼里闪着光。

“让他们抄去。我这儿的新配方,一天能出十个。”

江砚洲忽然笑了,抱紧她一下才松开。

“明天我还来拿饭盒。”

“不许空手来。”

“带啥?”

“带点赞扬的话。”她站起身,绕过桌子走向门口,“我要让整个镇子都知道——江团长的老婆,不只是会煮蛋的那个傻媳妇儿。”

她拉开门,晚霞洒进来,照在她身后的地面上。

一块小小的木戳静静躺在桌角,印着“晴砚”二字,边缘还沾着一点未干的红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