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 > 第168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8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别院内。

徐皇后刚刚喝下时靖开的药,感觉精神好了许多。

正当她准备歇下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紧接着,宫女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报。

“娘娘,太上皇和……和太后娘娘,还有陛下,都来了!”

徐妙云闻言,挣扎着就要下床。

她可以对朱元璋和朱标失仪,因为那是冲击太大。

但对上婆母马皇后,她万万不敢有丝毫怠慢。

她刚走到门口,就看到马皇后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快步走了进来。

“妙云!”

“母后!”

徐皇后眼眶一红,直直地就要跪下去。

“使不得!”

马皇后眼疾手快,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一把将她扶住。

“你这孩子,身上有病,行这些虚礼做什么!”

她拉着徐妙云的手,让她重新在床边坐下,关切地摸了摸她的额头,又看了看她的脸色。

“瞧瞧,这脸白的,都瘦脱相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宫里的太医都是吃干饭的吗!”

马皇后的语气里充满了心疼和怒火。

徐皇后心中温暖,连忙安慰道:“母后,不怪他们,是儿臣自己的身子不争气。”

永乐帝则走到时靖身边,压低了声音,急切地问:“国师,妙云她……”

时靖微微一笑,递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陛下放心,方才我已经用金针为娘娘稳住了心脉,再辅以汤药调理,快则三五日,慢则七八日,便可痊愈。”

听到“痊愈”二字,永乐帝高悬的心,终于彻底放了下来。

他看向时靖的眼神,充满了感激。

这边,婆媳二人正说着体己话,朱元璋环顾四周,突然觉得有些冷清。

他大手一挥,对着旁边的太监吩咐道:“去!把太孙,还有太孙媳妇,都给咱叫来!”

“这么大的喜事,人多才热闹!”

“让咱那大胖孙子也来见见他皇爷爷的皇爷爷!”

傍晚时分,朱高炽和张氏便匆匆赶到了别院。

一时间,别院里热闹非凡。

马皇后、徐皇后、张氏,这大明朝最负盛名的三位贤后,竟然奇迹般地齐聚一堂。

马皇后拉着徐妙云,徐妙云又拉着张氏,婆媳三代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那画面,和谐得让人不敢相信。

另一边,朱元璋正指着朱高炽,对着徐达吹牛。

“亲家,你瞧瞧咱这大孙子,胖是胖了点,但敦实!仁厚!这可是咱亲自册封的皇太孙!”

徐达也是满脸红光,连连点头。

“陛下圣明!太孙殿下仁德宽厚,乃大明之福!”

他看着病榻上气色好了许多的女儿,又看了看和朱元璋坐在一起的女婿。

再看看另一边和自己小女儿徐妙锦站在一起的时靖,只觉得人生已经圆满了。

一场家宴,吃得是其乐融融,宾主尽欢。

饭后,众人陆续散去。

徐妙锦也想跟着父亲回家,却被徐达一把按住。

“你留下!”

徐达瞪了她一眼,然后挤眉弄眼地对时靖说:“国师啊,小女就拜托你照顾了,正好让她陪陪她姐姐。”

说完,也不等徐妙锦反驳,就拉着朱高炽夫妇,乐呵呵地走了。

徐妙锦站在原地,看着父亲的背影,又羞又气,跺了跺脚。

时靖看着她这副娇俏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夜色渐深。

院子里的人都散了,连永乐帝都被马皇后强行拉回宫去“叙旧”了。

唯有朱元璋,没有离开。

他搬了张椅子,就坐在院中的石桌前,自顾自地倒着茶。

时靖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

月光如水,洒在老皇帝的脸上,将他深刻的皱纹照得一清二楚。

时靖敏锐地察觉到,这位杀伐了一生的铁血帝王,此刻的眼神里,没有了白日的意气风发。

反而带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惆怅。

“陛下,这大晚上的不歇着,是想把我这儿给盘出包浆来?”时靖走过去,调侃了一句。

朱元璋一回头,看到是时靖,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你这小子,现在是越来越没大没小了!”

“在咱面前,也敢这么胡咧咧!”

时靖嘿嘿一笑,一点也不怕。

“这不是您惯的吗?”

“说吧,又愁啥呢?是国库又没钱了,还是哪个不长眼的言官又惹您生气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脸上的愁容更深了。

“都不是。”

他走到石凳旁坐下,灌了一口凉茶,眼神有些飘忽。

“时靖,咱就想不明白了。”

“咱老朱家,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怎么到了后边,就出了那么个玩意儿?”

时靖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您是说朱祁镇?”

“对!就是他!”

“咱老朱家的脸,都被这不肖子孙给丢尽了!”

朱元璋越说越气,胸口剧烈起伏着。

“咱就想不通,咱大明朝,怎么会衰落成那个样子?咱的后代,怎么会出这么个窝囊废!”

时靖叹了口气,在他旁边坐下。

“陛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大明由盛转衰,原因很复杂,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宣宗朱瞻基的英年早逝。”

“宣宗?”朱元璋皱起了眉。

“对。”时靖点头。

“宣宗皇帝文武双全,是个难得的守成之君,若是他能多活二十年,大明朝的国祚至少能再延续百年。”

“可惜,他三十八岁就病逝了。”

“三十八岁……确实是可惜了。”朱元璋惋惜道。

时靖继续说道:“其实,这背后还有一个说法。”

“什么说法?”

“五龙同朝,耗尽国运。”时靖的语气变得有些玄乎。

“五龙同朝?”朱元璋来了兴趣。

“是的。”时靖伸出手指,一个一个地数着。

“洪武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永乐帝朱棣,洪熙帝朱高炽,宣德帝朱瞻基。”

“这五位真龙天子,在同一个时空交汇,虽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提前透支了大明朝的气数。”

“所以,宣宗才会英年早逝,而他之后,便是朱祁镇那个败家子登基。”

朱元璋听着,前面的他都认同,可听到其中一个名字,他瞬间就炸了。

“啥玩意儿?!”

他猛地站起来,眼睛瞪得像铜铃。

“你再说一遍!那五龙里,有谁?”

“太祖、建文、永乐、洪熙、宣德……”

“停!”朱元璋一声怒喝,指着时靖的鼻子,“你把朱允炆给咱算进去了?”

“他也配称龙?!”

“最后连江山都丢了的废物,他也配跟咱,跟老四他们并列?!”

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

在他心里,朱允炆就是他一生的污点,是朱家最大的耻辱!

现在时靖居然把他和自己并称为“龙”,这简直是在戳他的肺管子!

时靖苦笑着站起来,安抚道:“陛下,您先别激动。这只是一个基于历史事实的说法,不是说认同他什么。”

“不管他做得如何,他终究是坐上了那个位置,从命数上来说,他就是一位真龙天子,这是无法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