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 > 第177章 乡村文化节:成果的展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7章 乡村文化节:成果的展示

绿源农场的晨雾还没散尽,田埂上就传来了此起彼伏的脚步声。李伯领着几个竹编匠人蹲在晒谷场边缘,手里翻飞的竹条很快织出一个个小巧的麦秆纹簸箕 —— 这是为今天的乡村文化节准备的装饰,簸箕里将装满清溪古村的胭脂谷,既是展品,也是给游客的伴手礼。“晚星丫头,你看这花纹编得咋样?跟你画的麦田插画还搭不搭?” 李伯举起半成品,竹条在晨光里泛着浅黄,纹路里藏着他熬了三个晚上的心思。

苏晚星正蹲在旁边整理非遗展示区的标签,闻言抬头笑出两个梨涡:“太搭了!您这手艺比我画的还生动,等下游客肯定喜欢。” 她手里的标签上,除了 “竹编农具”“艾草染布” 的名称,还印着简短的乡村故事 —— 比如张婶染布时用的艾草,是去年秋收后在麦田边采的,染出的绿色里藏着麦香。陆知衍推着满载模型设备的小推车走过来,车斗里的传感器都套着新编的竹编防护罩,边角挂着苏晚星写的 “科技守护麦田” 小卡片:“设备都调试好了,体验区的平板也装了简化版模型,小朋友都能上手。”

距离文化节开幕还有一个小时,晒谷场已经被装点得满是乡村气息。苏晚星负责的文化区,拉着红绳的展示架上挂满了农户的手作:张婶的艾草染布拼成了一幅 “麦田星空”,李伯的竹编农具旁摆着老磨坊的黑白照片,最显眼的是一个木质展柜,里面放着苏晚星整理的《田野故事集》,每本都夹着一片晒干的麦穗。陆知衍的科技区则搭了个浅灰色的展示台,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模型推广的数据:“绿源农场亩产提升 18%”“坡地村落节水 30%” 的红色数字格外醒目,旁边还放着两台土壤检测仪,游客可以现场检测不同土壤的湿度。

“老陈,麻烦您把那箱胭脂谷搬到文化区,游客来了能尝个鲜!” 苏晚星朝刚赶来的老陈招手,老陈手里还攥着张皱巴巴的嘉宾名单:“区里的文化局刘主任和农业局的人都快到了,还有市报社的记者,说要专门报道咱们的‘文化 + 科技’模式。” 这话让陆知衍下意识握紧了苏晚星的手,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 —— 这场文化节,不仅是成果展示,更是项目走向更大平台的关键。

上午十点,文化节正式开幕。老支书敲了敲铜锣,晒谷场瞬间热闹起来。游客们先被文化区的手作吸引,张婶正坐在小马扎上演示艾草染布,手里的白布在染缸里浸了浸,捞出来时就多了层淡淡的绿,旁边围了一圈小朋友,伸着小手想帮忙拧布水。“这布晒干了能做啥呀?”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问,张婶笑着把布递到她手里:“能做书签,能做小口袋,就像晚星丫头书里写的,把麦田的味道装进去。”

科技区这边,陆知衍正教一位老爷爷用平板看麦田数据。“您看这绿色的线,就是麦子的长势,要是变红色了,模型就会提醒浇水。” 陆知衍放慢语速,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老爷爷眯着眼睛跟着点,突然笑了:“这么方便?俺家那片坡地,以后不用天天去瞅了?”“对,您在家就能看,有问题还能给我打电话。” 陆知衍递给他一张印着联系方式的卡片,卡片背面印着苏晚星画的小麦穗,格外亲切。

苏晚星刚帮记者拍完文化区的照片,就看见顾言泽匆匆走过来,压低声音说:“刚才在村口看到两个陌生男人,鬼鬼祟祟地拍科技区的设备,我让朋友跟着了,好像是王总监那边的人。” 苏晚星心里一紧,陆知衍立刻接过话:“别慌,咱们早有准备 —— 体验区的设备都装了定位,数据也做了备份,他们要是敢动手脚,马上就能发现。” 果然没过多久,顾言泽的朋友就传来消息,那两人想偷偷换走展示台上的土壤样本,被埋伏在旁边的农户抓了个正着,最后灰溜溜地走了。

这场小风波没影响文化节的热闹。中午时分,晒谷场中央摆起了长桌宴,农户们把自家的拿手菜端了出来:刘大叔的羊肉炖萝卜、王婶的麦芯馒头、周大爷的胭脂谷粥,游客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听苏晚星讲乡村故事。“以前俺们种麦子,全靠天吃饭,现在有了知衍的模型,有了晚星的故事,日子过得比麦芯粥还甜!” 老陈举着粥碗大声说,引来满场掌声。

下午,文化节迎来高潮。苏晚星组织了 “田野故事会”,邀请农户们上台分享项目带来的改变。张婶拿着自己染的 “麦田星空” 布说:“以前俺这手艺没人瞧得上,现在游客都来买,俺还收了两个徒弟!” 李伯则展示了竹编的模型防护罩:“这玩意儿既能保护设备,又能当装饰,俺们农民也能为科技出份力!” 台下的刘主任听得频频点头,会后拉着陆知衍和苏晚星说:“你们这模式太接地气了,区里想把你们的经验推广到其他乡村,还会帮你们申请‘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夕阳西下时,文化节接近尾声。游客们带着手作伴手礼离开,记者们还在对着展示区拍照,农户们则忙着收拾场地,嘴里哼着村里的老调子。苏晚星靠在陆知衍肩上,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轻声说:“没想到咱们能把文化和科技结合得这么好,还要谢谢大家的支持。” 陆知衍握紧她的手,指尖拂过她发间的麦秆发簪 —— 这是李伯特意为她编的:“这只是开始,以后咱们还要把这份热闹带到更多乡村。”

就在两人准备回家时,陆知衍的手机突然震动。是顾言泽发来的紧急消息,附带一张截图:“王总监没放弃,他最近在接触咱们之前谈好的全国合作方,好像想从中作梗,阻止咱们的全国推广!” 截图里是王总监和某合作方负责人的聊天记录,隐约能看到 “模型有隐患”“换个合作团队” 的字样。陆知衍的脸色瞬间沉下来,把消息给苏晚星看,她握着手机的手微微收紧,却很快抬起头:“没关系,咱们有真实的成果,有这么多农户的支持,他搅不黄的。”

暮色渐浓,晒谷场的灯串亮了起来,像撒在田间的星星。农户们还在收拾剩下的展品,笑声和竹条的碰撞声飘在夜空里。苏晚星和陆知衍站在麦秆拱门下,心里清楚,这场文化节的成功只是一个节点,王总监的威胁还没彻底解除,全国推广的路上,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着他们。而那张截图里的聊天记录,像一颗藏在喜悦里的石子,为接下来的全国推广之路,埋下了新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