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 > 第164章 跨界签售:创新的联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4章 跨界签售:创新的联动

绿源农场通往邻村的乡间小路上,苏晚星攥着张婶手写的产量记录本,指尖因紧张微微发凉。老陈开着三轮车,车斗里装着劣质传感器样品和模型设备说明书,车座旁还放着一摞《田野上的星光》样书 —— 是苏晚星特意带来的,想借签售预热的机会,用故事帮村民看清真相。“邻村的李书记是个实在人,就是耳根子软,容易被王总监那伙人忽悠。” 老陈踩下刹车避让路边的鸡鸭,“俺们得拿实打实地数据说话,让他知道谁在真心帮农民。”

苏晚星点头,翻开记录本,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张婶家麦田的变化:“3 月 12 日,用模型浇水,湿度 28%,麦穗比去年粗 0.3 厘米”“4 月 5 日,模型预警病虫害,及时打药,少损失半亩麦”。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字迹,比任何理论都有说服力。刚到邻村农具店门口,就看到李书记正围着几个村民,手里拿着王总监留下的劣质传感器,眉头皱得很紧。“李书记!俺们带真东西来了!” 老陈嗓门洪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苏晚星走上前,先把产量记录本递过去,再拿出手机播放陆知衍提前录好的 “传感器对比视频”:“您看,左边是俺们农场用的正品,防水耐用,数据实时同步;右边是这批劣质货,捏着就变形,下雨淋一次就报错。张婶家去年用模型,亩产多收两百斤,这都是实打实的收成啊!” 她又翻开《田野上的星光》,指着里面刘大叔的故事,“书里写的都是俺们农民的真事,要是模型不好,俺们咋会把它写进故事里?”

李书记翻着记录本,又对比了桌上的传感器,脸色渐渐明朗:“俺就说不对劲,王总监那伙人光说便宜,没提数据准不准。” 他转身对村民说,“以后谁再推销这种劣质货,直接跟俺说!绿源农场的模型要是真好用,俺们村也跟着学!” 村民们纷纷点头,有几个年轻农户还围过来问 “咋报名学模型”,苏晚星赶紧拿出陆知衍准备的报名登记表,现场填了七八份。

与此同时,绿源农场的临时仓库里,陆知衍和顾言泽正围着模型服务器忙碌。顾言泽在服务器旁装了三个监控摄像头,还连接了手机实时查看;陆知衍则在系统里加了双重密码,连临时操作都需要人脸识别。“王总监要是敢来,要么被监控拍个正着,要么连服务器门都进不来。” 顾言泽调试着摄像头角度,“俺还联系了镇上的派出所,说要是有陌生人鬼鬼祟祟,让他们过来看看。”

陆知衍看着屏幕上的服务器运行数据,心里却惦记着苏晚星:“邻村那边咋样了?晚星没遇到麻烦吧?” 话音刚落,手机就弹出苏晚星的微信视频,画面里她正和邻村村民聊得热闹,身后的农具店门口贴满了《田野上的星光》签售海报。“李书记答应组织村民去签售会,还说要帮咱们宣传!” 苏晚星的声音带着笑意,镜头扫过旁边的农户,有人举着报名登记表挥手,“你那边服务器没问题吧?别太累了。”

“放心,有顾言泽在,万无一失。” 陆知衍对着镜头笑,指尖划过屏幕里她的脸,“签售会的科技体验区我都布置好了,就等你回来。” 挂了视频,顾言泽撞了撞他的胳膊:“看你那腻歪样,等签售会结束,赶紧把求婚的事提上日程!” 陆知衍耳尖微红,却没反驳,只是低头加快了手里的活 —— 他早就偷偷定制了戒指,想在签售会成功后,给苏晚星一个惊喜。

两天后的签售会当天,绿源农场的晒谷场被布置得格外热闹。东边是苏晚星的签售区,红色的背景板上印着《田野上的星光》封面,旁边摆着农户们送来的新鲜麦穗和麦秆编织品;西边是陆知衍的科技体验区,六台平板电脑一字排开,屏幕上显示着模型的简易操作界面,每台设备都套着李婶新编的 “星光” 款麦秆套;中间的空地上,老陈搭了个小舞台,准备让农户分享 “模型改变种植” 的故事。

上午九点,签售会正式开始。苏晚星刚坐下,读者就排起了长队。有从市区赶来的学生,抱着书说 “喜欢书里温暖的乡村故事”;有周边乡镇的教师,想批量购买给学生当课外读物;还有邻村的村民,拿着报名登记表来问 “签完书能不能去体验区学模型”。苏晚星一边签名,一边给每个人递上一枚麦秆书签:“这是李婶她们编的,上面的‘星光’,就是咱们田野里的希望。”

科技体验区这边,陆知衍正手把手教一位老奶奶操作模型。“您看,点这个水滴图标,就能知道麦子渴不渴。” 他放慢语速,指着屏幕上的湿度数据,“您家麦田湿度 22%,今天不用浇水,等降到 20% 再浇就行。” 老奶奶戴上老花镜,跟着点了点屏幕,突然笑了:“这玩意儿比俺家孙子的游戏机还好用!俺回家就叫儿子装一个!” 周围的农户哄堂大笑,体验区的队伍越排越长。

中午时分,签售会迎来小高潮。苏晚星邀请张婶、刘大叔上台分享,张婶拿着产量记录本,声音洪亮地说:“俺以前种麦子全靠猜,现在有模型帮着‘号脉’,去年多收的麦子,够俺家孙子交两年学费!” 刘大叔则举着手机展示麦田照片:“你们看,这是用模型种的,穗粒比以前密多了,磨出来的面粉都香!” 台下的读者听得入神,不少人听完就往科技体验区走,想亲自试试模型。

就在这时,人群里突然传来一声嚷嚷:“这模型都是骗人的!俺听说绿源农场用了模型,还有麦子枯死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老赵穿着件灰色外套,正举着手机对着农户们拍。苏晚星心里一紧,刚想上前解释,张婶已经快步走过去,一把夺过老赵的手机:“你哪只眼睛看到麦子枯死了?俺们农场的麦子长得比谁家都好!你是不是王总监派来捣乱的?”

老赵被戳穿,脸色涨得通红:“俺就是实话实说……” 话没说完,邻村的李书记就带着几个村民走过来,手里拿着劣质传感器:“大家别信他!王总监想卖这种假货给俺们,还想栽赃绿源农场,要不是晚星丫头和知衍,俺们就被骗了!” 村民们纷纷指责老赵,有人还拿出手机里拍的模型麦田照片,证明老赵在撒谎。老赵见状,灰溜溜地挤出人群,很快消失在田间小路上。

陆知衍走到苏晚星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担心,大家都看清楚了。” 苏晚星点头,看着台下热情的读者和农户,心里满是踏实 —— 这场跨界签售,不仅让她的书被更多人看见,更让陆知衍的模型得到了认可,这就是 “文化与科技融合” 的力量。

下午三点,签售会接近尾声。苏晚星的《田野上的星光》卖出了两百多本,陆知衍的模型也收到了三十多份报名申请。出版社的周姐特意从市区赶来,握着两人的手说:“这种‘文学 + 科技’的模式太成功了!我们想把这种签售推广到其他乡村,你们愿意合作吗?” 老陈也笑着说:“农场打算把晒谷场改成‘融合体验中心’,以后天天能学模型、听故事!”

夕阳西下,农户们帮着收拾场地,李婶还煮了麦芯粥给大家当点心。苏晚星和陆知衍坐在田埂上,看着远处的麦田被染成金红色,手里握着刚收到的 “最佳乡村合作伙伴” 锦旗。“我们做到了。” 苏晚星靠在陆知衍肩上,声音里满是笑意。陆知衍握紧她的手,指尖碰到口袋里的戒指盒,正想开口,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是顾言泽发来的紧急消息,附带一张截图:“查到王总监的新动作了!他联系了省农业局的人,想举报咱们的模型‘未经权威认证’,阻止咱们后续的全国推广!”

陆知衍的笑容瞬间凝固,把消息递给苏晚星看。夕阳的光落在两人脸上,刚消散的紧张感又重新笼罩上来。苏晚星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却还是坚定地说:“没关系,我们有农户的支持,有真实的产量数据,他就算举报也没用。” 陆知衍点头,却知道这场较量还没结束 —— 王总监为了阻止他们,已经开始动用更上层的关系,接下来的全国推广之路,恐怕会更加艰难。

远处的麦田里,传感器的麦秆套在风中轻轻晃动,像在无声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苏晚星和陆知衍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坚定 —— 不管未来有多少挑战,他们都会并肩作战,把 “文化与科技融合” 的种子,撒向更多乡村的田野。而口袋里的戒指盒,陆知衍悄悄握紧,他知道,等度过这场危机,一定要给苏晚星一个最温暖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