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 > 第158章 后续规划:共同的方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8章 后续规划:共同的方向

A 市出租屋的晨光透过新换的碎花窗帘,在书桌前投下细碎的光斑。苏晚星跪坐在地毯上,正把陆知衍从北京带回的 “乡村速写本” 一页页摊开,旁边散落着三样东西:出版社发来的《田野上的星光》宣传图初稿、绿源农场老陈寄来的麦田照片、还有那枚绣着 “圆满” 的麦秆书签 —— 是重逢时她送给陆知衍的,此刻被他别在笔记本上,穗纹在光下轻轻晃。

“这张清河镇的麦田照,放在签售会背景板上肯定好看。” 陆知衍从身后递来一杯热豆浆,杯壁印着苏晚星画的传感器简笔画,是他昨晚熬夜用马克笔添的图案。他顺势坐在她身边,指尖点在速写本里 “绿源农场日出” 那页:“老陈说下周末想请我们去农场,一是商量签售会场地,二是让农户们提前熟悉模型体验区的操作 —— 李婶还特意编了新的麦秆传感器套,说要当签售会的伴手礼。”

苏晚星接过豆浆,指尖碰到他温热的手,心里泛起踏实的暖意。她拿起宣传图初稿,指着右下角的空白处:“周姐说这里可以加‘模型应用案例二维码’,读者扫码就能看到你拍的农户操作视频,这样既宣传了小说,又能让大家直观感受科技助农的效果。”

“这个主意好。” 陆知衍拿出平板,调出 “模型推广计划表”,屏幕上按时间顺序列着三项核心任务:本周完成绿源农场模型设备调试、下周确定签售会流程、月底启动周边乡镇的模型试点。他指着 “设备调试” 那栏,补充道:“我打算请顾言泽帮忙,他对传感器设备熟悉,还能帮我们盯着王总监的动向 —— 上次他说王总监在联系出版社校对部,我们得提前准备应对方案。”

苏晚星点头,从书架上抽出自己的 “乡村素材笔记”,翻到 “农户证言” 章节:“我整理了李婶、刘大叔他们的口述记录,还有清河镇采样员的聊天截图,要是王总监再质疑数据,我们就把这些交给周姐,让出版社在签售会前发布‘案例真实性声明’。” 她顿了顿,指着笔记里的一句话,“你看刘大叔说‘模型帮俺省了三成水,麦子还比去年壮’,这种真实的话,比任何数据都有说服力。”

两人的规划从清晨延续到午后,桌面渐渐堆满了写满字迹的便签:签售会分 “文学分享区”“科技体验区”“农产展示区”,文学区由苏晚星主持读稿,科技区由陆知衍演示模型,农产区摆放农户用模型种出的小麦、玉米;宣传物料要印上 “科技点亮田野,文字记录星光” 的 slogan,字体选用手写体,透着乡村的质朴;甚至连现场的茶水,都计划用清河镇的麦芯粉做小饼干,搭配李婶泡的菊花茶。

“对了,周姐说想邀请几家乡村媒体来报道签售会。” 苏晚星突然想起早上的微信消息,拿出手机给陆知衍看,“她还建议我们做个‘异地到重逢’的短片,把你在北京的项目片段、我在老家的创作日常剪进去,结尾再放我们一起在麦田的画面,肯定能打动读者。”

陆知衍眼睛一亮,立刻翻出手机里的视频素材:有他在北京会议中心修改论文的片段、清河镇农户用模型浇水的场景,还有苏晚星去年生日时,他隔着屏幕唱生日歌的录像。“这些素材够不够?” 他把手机递给她,语气里带着期待,“要是不够,我们周末去农场补拍,让李婶他们讲讲用模型后的变化,更有感染力。”

正说着,顾言泽的微信突然弹出来,附带一段录音:“刚才碰到之前的临时采样员,他说王总监找过他,想让他在签售会当天‘不小心’打翻模型设备,还说给五千块报酬 —— 采样员没答应,偷偷录了音,让我转给你们。”

陆知衍的脸色瞬间沉下来,按下播放键,听筒里传来王总监刻意压低的声音:“只要你把传感器碰掉,说是设备不稳,记者肯定会写‘模型设备不可靠’,到时候陆知衍的项目就完了……” 苏晚星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却还是冷静地说:“我们得提前把体验区的设备固定好,再请老陈派几个靠谱的农户帮忙维持秩序,别让王总监的人靠近。”

陆知衍点头,立刻给老陈发微信:“麻烦您周末安排两个细心的农户,在签售会科技体验区帮忙看管设备,另外,能不能帮我们找个熟悉电路的师傅,提前检查场地的电源,避免王总监搞小动作。” 老陈很快回复:“放心,俺们早就防着他了!上次他来农场踩点,俺们就没让他靠近模型设备,签售会当天俺亲自盯着!”

看到老陈的回复,两人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苏晚星起身去厨房,把清河镇的麦芯粉倒进面盆,打算做些小饼干当下午茶 —— 是陆知衍爱吃的原味,她记得他在北京时说 “想念老家的麦香”。陆知衍跟过来,从身后轻轻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有你和农户们在,我突然觉得,就算王总监耍再多花样,我们也能应付。”

“当然啦。” 苏晚星转身,手里还沾着面粉,却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脸颊,“我们还有‘秘密武器’呢 —— 你的模型数据、我的农户故事,还有这么多人支持我们,他赢不了的。”

午后的阳光里,厨房飘着麦香,客厅的书桌上,签售会的规划图渐渐成型:宣传图上的麦田与书架交相辉映,模型体验区的设备清单旁画着小小的麦秆套,农户证言被整理成彩色卡片,准备贴在展示板上。陆知衍帮苏晚星把烤好的饼干摆在盘子里,苏晚星则帮他在平板上标注 “模型演示重点”,两人的影子在地板上靠在一起,像幅温馨的画。

傍晚,周姐发来签售会的媒体名单,还附了句:“有家农业科技报想专访你们,主题是‘文学与科技如何赋能乡村’,采访时间定在签售会前三天,你们看方便吗?” 苏晚星和陆知衍对视一眼,同时点头 —— 这正是他们想传递的理念,既能宣传小说和模型,又能让更多人关注乡村振兴,一举两得。

采访细节敲定后,陆知衍突然想起什么,从行李箱里拿出一个帆布包:“差点忘了给你这个。” 里面是北京老字号的茯苓饼,还有一本新的笔记本,封面印着 b 大樱花大道的图案 —— 是他们重逢时在高铁站看到的同款。“这个笔记本给你,” 他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 “致晚星: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以后你写新的乡村故事,就用它记素材,我帮你收集模型推广中的真实案例,咱们一起把‘科技 + 文学’的路走下去。”

苏晚星接过笔记本,指尖拂过熟悉的字迹,眼眶突然有点发热。她想起异地时,两人隔着屏幕分享彼此的进度,想起重逢时在高铁站的拥抱,想起此刻一起规划未来的踏实 —— 原来最好的爱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你有你的梦想,我有我的追求,我们却能朝着同一个方向,并肩前行。

就在两人准备出门吃晚饭时,陆知衍的手机又震动了,是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只有简短的一句话:“王总监订了签售会当天的机票,还带了个技术人员,好像想破解模型的核心算法。”

苏晚星凑过来看消息,心里咯噔一下 —— 王总监竟然想动模型的核心技术,这比破坏设备更危险。陆知衍握紧手机,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敲击,给顾言泽发消息:“帮我查王总监带的技术人员是谁,另外,把模型的核心算法再加密一次,设置双重验证,只有我和老陈能登录。”

顾言泽很快回复:“已经在查了,技术人员好像是之前跟王总监合作过的,擅长破解农业设备系统,你们千万要小心!”

夜色渐浓,两人站在出租屋的窗边,看着楼下亮起的路灯。苏晚星靠在陆知衍的肩上,轻声说:“不管他想破解算法,还是破坏签售会,我们都要守住 —— 不仅是你的模型,我的小说,还有农户们的信任。”

陆知衍握紧她的手,语气坚定:“放心,我不会让他得逞的。明天我们先去农场调试设备,把算法加密做好,再跟李婶他们说清楚情况,让大家都有个准备。” 他顿了顿,低头看着她,眼底满是温柔,“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一起面对,这是我们共同的方向,谁也不能破坏。”

第二天一早,两人驱车前往绿源农场。车子驶进熟悉的田埂时,远远就看到李婶和几个农户站在麦田边,手里举着新编的麦秆书签,上面绣着 “星光同行” 的字样。李婶看到他们,快步迎上来:“俺们听说王总监还想搞事,特意编了这些书签,签售会当天俺们每人带一个,就像给你们加油的信物!”

苏晚星接过书签,指尖触到麦秆的温度,心里满是感动。陆知衍蹲下身,打开平板给农户们演示加密后的模型系统:“现在只有我和老陈能登录核心数据,就算有人想破解,也拿不到关键参数。” 老陈拍着胸脯保证:“俺们会轮流盯着体验区,绝不让王总监的人靠近设备半步!”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烈时,农场的技术员突然跑过来,脸色慌张:“陆顾问,不好了!刚才检查设备时,发现有个传感器的连接线被人动过手脚,好像是被剪断又重新接的,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使用!”

陆知衍心里一紧,立刻跟着技术员往体验区跑。苏晚星站在麦田边,看着他匆忙的背影,手里紧紧攥着那枚 “星光同行” 的麦秆书签。她知道,王总监的动作比他们想象的更隐蔽,这场围绕 “科技 + 文学” 的较量,还没到真正的终点。

夕阳把麦田染成金红色,风里带着麦香,却吹不散空气中的紧张。陆知衍在体验区检查设备的身影、农户们担忧的议论声、远处隐约传来的汽车鸣笛声,交织成一幅让人揪心的画面 —— 签售会越来越近,王总监的阴谋也逐渐浮出水面,他们精心规划的 “共同方向”,会不会在最后关头出现意外?被动过手脚的传感器,又会给即将到来的签售会埋下怎样的隐患?这些疑问,像麦田里晃动的麦穗,在暮色中轻轻颤动,为下一章的故事埋下了沉重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