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首席法医与她的宿敌世子 > 第111章 纳才力,旧雨新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济世堂”的战略升级计划既定,辅国公府内的氛围为之一变。先前那种因追查敌踪而弥漫的紧绷感,逐渐被一种更具生机的忙碌所取代。目标的转变,带来了气象的更新。

翌日用过早膳,萧逐渊便领着一位青年男子来到了时若日常处理事务的花厅。

“夫人,这便是陆明。”萧逐渊侧身引荐,语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信任。

时若抬眸望去,只见来人年约二十七八,身着青灰色直缀,身形清瘦,面容算不上十分英俊,但一双眼睛格外清亮有神,透着干练与沉稳。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动作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陆明见过世子妃。”

“陆先生不必多礼。”时若虚扶一下,温声道,“世子多次推崇先生大才,日后这‘济世堂’的庶务,还要多多倚仗先生。”

陆明并未因世子的推崇和世子妃的客气而露出丝毫得意,依旧神色恭谨,不卑不亢:“世子妃言重了。能为您效力,是陆明的荣幸。世子于我有再造之恩,府中之事,陆明必竭尽所能,不敢有负所托。”

萧逐渊在一旁道:“陆明早年家中遭变,流落江湖,对三教九流、市井民生知之甚深。后来跟在我身边,府外诸多产业,明里暗里,也多由他打理,甚是妥帖。夫人尽可放心用他,内外消息、银钱账目、人手调度,他皆可胜任。”

这便是将一位心腹臂助彻底交给了她。时若心中感念萧逐渊的细心和体贴,她不再客套,直接进入正题。

“如此甚好。陆先生,目前最紧要的是三件事。”时若条理清晰地说道,“其一,是规划扩建。现有的济世堂格局已显局促,需要打通东侧相邻的院落,重新规划诊室、药房、以及……一些特殊用途的静室与仓储空间,这是图纸。”她将一份自己绘制的草图递给陆明,“既要方便民众前来,又要便于我们的人活动与隐匿。”

“其二,是盘账与预算。我需要知道升级扩建大致需多少银钱,后续维持新增的人手和规模又需多少,需得做个详细的预算章程出来。”

“其三,是寻人。明面上,我们需要增聘坐堂的名医、抓药的郎中、料理杂务的仆役;暗地里,需要一些机灵、可靠、不易引人注意的‘耳朵’和‘眼睛’,混迹于病患与街坊之中。”

陆明认真听完,略一思索,便从容应答:“世子妃思虑周详。规划扩建之事,属下会立刻寻可靠的工匠班子,按图施工,并监督进度,确保工期与隐秘。预算章程,属下可先根据图纸和人员规模做一个大致估算,晚膳前先呈给您过目。至于寻人……明面上增补的人员,或可从府中可靠旧人里抽调,或可对外延聘,属下会严格甄别。暗线的人选,属下倒是有几个江湖上的旧相识,身手未必顶尖,但胜在机敏忠诚,且各有‘正当’营生掩护,正好可嵌入这市井医馆之中。”

他的回答句句落在实处,既有时间节点,又有具体方案,显露出极高的办事效率和对世情的通透。时若心中大定,含笑点头:“好,就依先生之言去办。有劳了。”

陆明再次躬身,并不多言,利落地退下去办事了。

萧逐渊见时若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微微一笑:“如何?我可算是给夫人寻了个得力帮手?”

“岂止是得力。”时若真心赞道,“观其言行,便知是能独当一面的干才。夫君将如此臂助予我,我若再做不好这‘济世堂’,倒要无颜见你了。”

“你我之间,何须此言。”萧逐渊握住她的手,“你的格局与眼光,配得上任何能干的下属。放手去做便是。”

陆明的效率果然极高。未到晚膳时分,他便已将一份清晰的预算估算呈上。时若看过,心中对银钱规模有了底,又与萧逐渊商议,决定先从府中公账拨付首笔款项,日后“济世堂”若能自给自足,再行独立核算。

旧线收尾之事,萧逐渊也处理得雷厉风行。他并未大张旗鼓,而是以“稽查不法、整顿市容”为由,联合京兆尹衙门,突击查封了“汇通天下”古董店。对外宣称是查获了一批来路不明的赃物及违禁香料,店主仓皇逃匿,正在追捕。至于永昌伯府后街那处宅院,则在某个深夜被莫影带人秘密潜入,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一些来不及彻底清理的生活痕迹。萧逐渊闻报,只是冷冷一笑,吩咐道:“继续暗中监视,他们总会露出马脚。”

这两处据点一明一暗被拔除,等于斩断了“青蚨”目前最活跃的触手,足以让他们肉痛并蛰伏一段时间。消息通过青鸾的渠道传入宫中,据说李贵妃当日诵经的时间,比平日长了半个时辰。

又过了一日,秋阳正好。陆明从济世堂工地回来,风尘仆仆却精神奕奕,向时若禀报进展。

“世子妃,工匠们手脚麻利,主体结构的加固已经完成,开始内部隔断了。按此进度,月底前完工大有希望。”陆明禀道,随即语气微转,“只是,属下在监工期间,留意到市井间对此事已有议论。”

“哦?都说些什么?”时若放下手中的药典,颇有兴趣地问道。

“多数百姓自然是称颂世子妃仁心,期盼医馆早日开业,能得便利。不过……”陆明略一迟疑,还是如实道,“也有些许不谐之音,说什么‘勋贵女眷行医,闻所未闻’,或是‘怕是沽名钓誉,长久不了’,甚至有些更恶意的,揣测这医馆背后是否另有营生。”

时若闻言,神色未变,只淡淡一笑:“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尚未开业,便已有人坐不住了。陆先生,不必理会这些空穴来风,工程质量要紧。待到我们开门那日,以医术和仁心说话,这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世子妃明见。”陆明躬身道,“属下会加紧督办,绝不会让那些宵小之辈影响了正事。”

陆明退下后,时若走到窗前,看着庭院中在秋风中愈发显得挺拔的青松。李贵妃的反击已经开始,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流言,但这无疑是一个信号。未来的路,正如这渐深的秋意,虽有晴空,却也难免风寒。

她轻轻抚过窗棂,眼神愈发坚定。济世堂,必须尽快立起来,成为她在这风雨中,最坚实的第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