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首席法医与她的宿敌世子 > 第108章 暗流寻踪,内外皆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8章 暗流寻踪,内外皆修

晨光再次降临,驱散了夜的阴霾,却驱不散弥漫在辅国公府上空的凝重。府内的红绸依旧高挂,但那份刻意营造的喜庆早已被一种无形的肃杀所取代。下人们行走间都带着几分小心翼翼,连交谈都压低了声音,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或者触怒了谁。

萧逐渊在天亮前便已起身。他几乎一夜未眠,脑中反复推演着当前的局势。皇帝的平衡之术像一道无形的枷锁,限制了他直接报复的手脚,但也并非全无好处——至少,张太妃被圈禁,昭阳被加重惩罚,这本身就是对幕后黑手的一种震慑。他现在需要做的,是趁着对方蛰伏之际,更快、更准地找到他们的破绽。

他在书房召见了青鸾和莫影。晨光透过窗棂,照亮了他冷峻的侧脸和眼底的血丝。

“‘回味斋’那边,有什么进展?”他开门见山。

莫影上前一步,禀报道:“回世子,我们的人日夜盯着那家点心铺子。王五死后,铺子照常营业,那个瘸腿老板看起来并无异常。但是,昨天傍晚打烊前,有一个穿着体面的小厮进去买了些点心,停留时间略长,与老板有短暂交谈。我们的人跟踪那小厮,发现他最终进了……永昌伯府后街的一处宅院。”

“永昌伯府?”萧逐渊眸光一凝。永昌伯府虽然因为柳纤云之事已经彻底没落,但毕竟曾是勋贵,其旧有的关系网未必完全断绝。“查清楚那宅院现在的主人是谁,以及那小厮的身份。”

“正在查,那宅院几经转手,目前挂在一个绸缎商名下,背景似乎很干净。但我们怀疑这只是个幌子。”莫影答道。

“继续盯紧,不要打草惊蛇。看看还有谁会去那家铺子,或者那处宅院。”萧逐渊吩咐道,随即看向青鸾,“宫里那边呢?张太妃的旧人,可曾开口?”

青鸾脸上露出一丝难色:“世子,那些被带走的太妃旧人,被内务府的人看得极紧,我们的人很难接触到。而且,据说……陛下另外派了暗卫在审讯,我们的人不敢靠得太近,怕引起误会。”

萧逐渊眉头微蹙。果然,皇帝将张太妃这条线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这既是调查,也是一种控制,防止他借题发挥,牵扯过广。

“既然如此,宫里这条线,我们暂时放一放,以静制动。”萧逐渊果断决定,“把重点放在宫外。除了‘回味斋’,‘汇通天下’名下所有产业,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与香料、药材、甚至古董玩物有关的铺面,都给我盯死了!还有,查一查近年来与永和宫李贵妃娘家过往密切的官员和商贾,看看他们是否有异常的资金流动或人员往来。”

他就不信,“青蚨”如此庞大的组织,会没有任何蛛丝马迹遗留在外。

“是!”青鸾和莫影齐声领命。

---

澄心苑内,时若也早早起身。尽管身体依旧有些疲惫,但她知道,自己不能一直沉浸在昨日的惊惧中。作为世子妃,她必须尽快适应新的身份和环境,尤其是在这暗流涌动的时候。

她在安禾和青穗的服侍下梳洗完毕,用了些清淡的早膳。随后,她并没有像寻常新妇那样待在房中,而是对青穗吩咐道:“青穗,你去请府里的管事嬷嬷过来一趟,就说我想了解一下府中的大致情况,尤其是……库房和采买这一块。”

既然敌人可能从这些地方渗透,那她就必须将这些环节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或者至少,要了解得清清楚楚。

管事嬷嬷很快便来了,是一位姓常的嬷嬷,年纪约莫五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精明而谨慎。她是国公夫人的心腹,显然已经得到了吩咐,对时若十分恭敬。

“老奴给世子妃请安。”常嬷嬷规规矩矩地行礼。

“嬷嬷不必多礼。”时若让她坐下,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我初来乍到,许多规矩还不懂,日后还要多仰仗嬷嬷提点。今日请嬷嬷来,是想大致了解一下府中库房管理和日常采买的流程,心中也好有个数。”

常嬷嬷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位新世子妃不过新婚第二日,不问风花雪月,不问中馈细节,却直接问起了库房和采买这等看似繁琐却至关重要的事务。她心中不由得对这位年纪轻轻的世子妃高看了一眼,态度也越发恭谨起来。

她仔细地将府中大小库房的分类、掌管人员、物品出入记录流程,以及采买的渠道、审批手续等,一一向时若禀明。时若听得十分认真,偶尔会插言问上一两个关键问题,都问在了点子上,显示出她并非不懂装懂。

“嬷嬷,近日府中大喜,往来物品繁多,尤其是宫中和各府送来的贺礼,种类庞杂。”时若听完后,沉吟片刻,说道,“劳烦嬷嬷将这些贺礼,特别是药材、香料、织物、器玩这类,单独造册登记,注明来源和经手人。日后若有使用或赏人,也需记录在案。”

常嬷嬷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时若的用意。这是要建立清晰的溯源机制,防止有人浑水摸鱼。她连忙应下:“世子妃思虑周全,老奴这就去办。”

送走常嬷嬷,时若轻轻舒了口气。掌控内宅,并非要事必躬亲,而是要抓住关键,建立规矩,让别有用心之人无处下手。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为萧逐渊稳定后方。

随后,她又去见了国公夫人沈氏,以新妇的身份,聆听婆婆的教诲,并适时地表达了自己想慢慢学习管理中馈的意思,态度谦逊而诚恳。沈氏见她如此懂事明理,心中欣慰,自然满口答应。

做完这些,时若才回到澄心苑。她走到书案前,铺开纸张,开始将自己今日了解到的情况以及一些初步的想法记录下来。她的字迹清秀工整,条理清晰。她知道,萧逐渊在外奔波劳心,她需要将府内的情况整理好,让他能够一目了然,不必再为内宅之事分心。

傍晚,萧逐渊回到澄心苑时,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却比清晨时亮了一些。

时若接过他解下的披风,递上一杯温热的参茶,轻声问道:“外面……有进展了?”

萧逐渊接过茶盏,指尖触及她温凉的指尖,心中的烦闷似乎消散了些许。他在榻上坐下,揉了揉眉心:“‘回味斋’和永昌伯府后街那处宅院,确实有蹊跷。那宅院名义上的主人是个绸缎商,但深居简出,很少与人来往。我们的人发现,昨天除了那个小厮,还有一个形迹可疑的道姑进去过。”

“道姑?”时若蹙眉。

“嗯。已经派人去查那道姑的来历了。”萧逐渊饮了口茶,继续道,“另外,我们排查‘汇通天下’的产业时,发现他们在城南有一家经营不善的古董店,最近却突然进了一批价值不菲的南疆香料,说是东家个人喜好收藏,但账目做得有些含糊。”

线索似乎正在一点点浮出水面,虽然依旧零散,却都隐隐指向了“青蚨”的活动轨迹。

“宫里……陛下那边,有什么动静吗?”时若问道。

萧逐渊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丝冷嘲:“陛下稳坐钓鱼台,没有任何新的旨意。张太妃那边,依旧是铁桶一块。看来,陛下是打定主意,要我们自己找出确凿的证据,他才会动手。”

这无疑增加了难度,但也给了他们更大的操作空间。

时若将白日里记录的那几张纸递给萧逐渊:“这是我今日向常嬷嬷了解到的府中情况,以及我的一些浅见。库房和采买是关键,我让他们将重要贺礼单独造册,以便追查。”

萧逐渊接过,快速浏览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他没想到,她在经历昨日那般惊吓后,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如此快地进入了角色,并且切入点如此精准。这份冷静、睿智和担当,远非寻常闺阁女子可比。

他抬起头,深深地看着她,目光柔和而复杂:“辛苦你了。府里的事,有你操持,我很放心。” 有她在后方稳定内宅,他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前方搏杀。

时若浅浅一笑:“你我夫妻一体,何谈辛苦。只是希望能为你分忧一二。”

夜色渐浓,烛光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墙上,依偎在一起。外有暗流寻踪,内有琐事修明,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但两人同心,各司其职,便仿佛有了劈开一切迷雾的力量。他们都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