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破产仙尊的福报劳改日常 > 第83章 监管套利与影子银行:当“规则添加剂”成为硬通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章 监管套利与影子银行:当“规则添加剂”成为硬通货

风无极主导的“规则黑市加工坊”在极其隐秘的状态下悄然运转。通过那些零星且谨慎的“试用-回礼”式交易,微薄的“隐性现金流”如同滑润细流,持续滋养着这片几近干涸的土地。

聚灵阵的核心被优先修复,虽然不敢全力运转以免引起监控注意,但汲取灵气的效率提升了少许,让灵植们勉强维持住了生机,甚至核心的几株(剑齿兰、聚气草等)状态还有所回升。戊土磐石阵和清心琉璃瓦上的那些“规则附魔”效果,也在一次次微调和使用中变得更加稳定和隐蔽。

风无极将换来的资源精打细算,除了维持基本生存和修复,还挤出少许,投入到对“规则缓冲区”更深层次的研究中。他就像一个在严苛监管下,利用政策缝隙进行“监管套利”的操盘手,小心翼翼地在规则的边缘试探。

他发现,随着对Level 3权限的熟悉,他不仅能从缓冲区提取“规则添加剂”,甚至能进行一些更精细的操作——比如,引导缓冲区内部不同性质的混沌能量进行 “定向对冲” ,人为地、小规模地制造出特定类型的“规则沉淀物”!

这相当于拥有了小范围的“定制生产”能力!虽然效率极低,消耗心神巨大,且成功率不敢保证,但这意味着他可以一定程度上“创造”市场需求!

例如,他通过引导一丝信息扰动迷雾与空间扭曲残渣进行对冲,意外得到了一种能制造短暂“视觉与神念双重盲区”的新型添加剂。这玩意儿对于某些需要潜入或脱身的修士而言,价值恐怕远超普通的隐匿材料。

他将这种新型添加剂的微量样品,通过加密渠道提供给了那个擅长《敛息术》的散修。果然,对方反馈回来的“回礼”价值明显提升,并且急切地表示愿意用一门他偶然得到的、残缺的《金石感应诀》来换取更多。

风无极没有立刻答应。他意识到,他这些独特的“规则添加剂”,在底层仙界这个灰色市场中,正在逐渐形成一种 “稀缺性” 和 “不可替代性” 。它们的效果是常规符箓、阵法难以实现的,尤其适合那些不走寻常路、或者有特殊需求的修士。

这让他萌生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他能否成为一个微型的、隐形的 “规则影子银行”?

他不直接提供灵石或丹药(他自己都缺),而是提供基于规则缓冲区的 “特殊功能借贷”或 “风险对冲服务”?

比如,某个客户急需完成一次危险的采集任务,他可以“借贷”给对方一批具有“强效隐匿”或“能量偏斜”效果的规则添加剂,任务完成后,客户需支付高额的“利息”(珍稀材料、特殊情报、甚至…部分修为感悟?)。

或者,某个小势力预感会遭到对头探查,他可以提供“临时性规则干扰服务”,在特定时间段内,利用缓冲区能量远程(极其微弱地)扰动对方区域的灵气或感知,收取“保护费”。

这些想法疯狂而危险,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但收益也同样诱人,这将使他从简单的“原材料加工者”,升级为提供“金融衍生服务”的规则掮客!

然而,就在风无极踌躇满志地规划他的“影子银行”蓝图时,一直沉寂的、代表与凌清尘连接的微弱感应,忽然传来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波动。

不是苏醒的迹象,而是……她沉眠的静室周围,那些经过“规则附魔”的琉璃瓦和阵基,其上的能量纹路,正在自发地、极其缓慢地吸收着从缓冲区泄露出的、一丝丝极其稀薄的、带着毁灭与新生意味的混沌气息?

这气息并非风无极引导的,更像是凌清尘自身的雷法道韵,在无意识状态下,本能地汲取着与她道基损伤同源(都源于规则冲突)却又蕴含一线生机(缓冲区混沌演化)的力量,进行着一种风无极无法理解的自我修复?!

这一发现让风无极又惊又喜。惊的是凌清尘的恢复过程似乎超出了他的理解和控制;喜的是,如果她能恢复,哪怕只是部分实力,他这块最大的“虎皮”就将重新具备威慑力,他的很多计划实施起来将更有底气。

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凌清尘恢复过程中汲取缓冲区能量,是否会影响缓冲区的稳定和他提取“添加剂”的计划?她苏醒后,对他这段时间的“灰色操作”又会持何种态度?

福兮祸所伏。风无极感觉,自己这个刚刚有点起色的“表外业务”,似乎又要面临新的变量和挑战。

与此同时,通过那个炼器坊老道隐约传来的消息,绿办似乎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各个“观察点”的监控,尤其是他们这个被降级的“丙下-七号”,据说被某个高层随手标记为了“长期观察对象”。

内有凌清尘的未知变量,外有绿办的持续关注。风无极的“监管套利”之路,注定无法一帆风顺。

他看着那缓缓旋转、内部依旧蕴藏着无尽混乱与可能的规则缓冲区,意念中闪过一丝决断。

“影子银行”的计划必须更加隐秘,步伐也要更慢。当务之急,是摸清凌清尘恢复进程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从缓冲区“榨取”价值的效率。

他需要开发出更多样、效果更稳定、更难以被追踪的“规则添加剂”,巩固自己在这个隐秘市场中的“技术壁垒”。同时,也要开始着手准备,应对凌清尘可能苏醒带来的各种局面。

劳改资本家的“表外业务”,在内外变量的夹缝中,艰难地寻求着发展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