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4章:杭州的防御

杭州城,这座东南第一等的繁华富庶之地,此刻却像一只受了惊的巨蚌,紧紧闭合了坚硬的外壳,城内弥漫着一股大难临头的恐慌和死寂。而城外,天策府数万大军安营扎寨,连营数十里,灯火如同繁星落地,杀气腾腾,将这座巨城围得水泄不通。

城内,临时充作守城总指挥所的两浙路转运使司衙门(原衙门在江宁,此为杭州分司)大堂里,灯火通明,却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主帅,正是童贯的心腹,新任命的两浙路兵马都监、权知杭州防御使张俭。

这张俭,四十来岁年纪,身材高大,面皮微黑,一部络腮胡子修理得整整齐齐,穿着簇新的都监官服,腰悬宝剑,乍一看倒也威风凛凛。可他此刻背着手,在大堂上来回踱步,眉头锁成了一个“川”字,眼神里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焦躁和不安。他本是童贯麾下一员悍将,靠着镇压小股民乱和巴结上司爬了上来,何曾独当一面,面对过如此声势浩大的“反贼”主力?尤其还是刚刚在睦州让童贯吃了大亏的方腊贼军!

“报——!”一个探马连滚带爬地冲进大堂,单膝跪地,声音发颤,“禀……禀都监!贼军……贼军已在西、南两门外完成扎营,连营怕有二十里!看旗号,是方腊逆贼的主力无疑!营盘扎得极深,壕沟鹿角俱全,巡逻严密,难以靠近!”

张俭脚步一顿,不耐烦地挥挥手:“再探!务必弄清贼军主营位置,兵力大致分布!”

“是!”探马仓惶退下。

张俭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走到悬挂着巨大杭州城防图的大屏风前。图上,杭州城的轮廓、城墙、城门、水门、主要街巷、官仓、兵营、制高点等,标注得清清楚楚。

杭州的城防,绝非睦州可比。 作为两浙路的首府,东南财赋重地,其防御体系经过历代修建,堪称固若金汤。

城墙:周长数十里,高四丈五尺(约15米),底厚三丈有余,全部用巨大的青条石砌成,糯米灰浆灌缝,坚固异常。城头宽阔,可并行四辆马车。设有十座城门:西有钱塘门、涌金门、清波门;南有候潮门、新开门;东有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北有余杭门。每座城门皆有瓮城、箭楼,防御层层叠叠。

护城河:引钱塘江活水,宽达五丈(约16米),深可没顶,水流湍急,难以徒涉。各城门均有吊桥控制。

守军兵力:张俭手头能直接指挥的兵马,约有八千至一万人。其中,他的嫡系精锐——原两浙路安抚使司辖下的雄节营约两千人,装备较好,是守城的中坚力量。其余为杭州本地厢军、从周边州县溃退下来的散兵游勇、以及临时征发的民壮乡勇,战斗力参差不齐,士气普遍低落。

防御设施:城头备有大量的守城器械:床子弩(射程可达千步)、抛石机(可抛掷巨石、火球)、夜叉擂(狼牙拍)、撞木等。关键地段还储备了滚木、礌石、烧沸的“金汁”(粪便尿液混合毒物)、火油等。水门(如候潮门水门)设有铁栅栏,并有小型战船巡逻。

粮草储备:城内官仓存粮号称可支全城军民半年之用,但这数字水分很大,且要供应大量涌入的难民和官绅家眷。军械库的储备相对充足。

张俭盯着地图,脑子里飞快盘算着应对策略。他知道,硬拼野战,自己这点兵力绝非方腊虎狼之师的对手。唯一的希望,就是凭借杭州城高池深的优势,固守待援!

“来人!”张俭沉声下令,一条条军令发出,试图将这庞大的防御机器开动起来:

“传令各门守将! 即刻起,四门紧闭,吊桥高悬,没有本将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违令者,斩!”

“加固城防! 征发城内民夫,上城协助守军,连夜搬运滚木礌石,加固垛口,检查军械!”

“实行宵禁! 日落之后,城内百姓不得随意走动!有敢散布谣言、煽动恐慌者,立斩不赦!”

“清查内应! 严查城内可疑人等,尤其是近日入城的外来人员!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统一指挥! 各门守军,皆需听从本将号令!有敢怯战畏敌、擅离职守者,军法从事!”

“向江宁求援! 立刻派死士,趁夜缒城而出,火速前往江宁,面见童枢相,呈报军情,请枢相速发援兵!”

命令是发出去了,可执行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将帅不和:杭州府的大小官员,如知府、通判等,多是文官,对张俭这个“外来户”武夫并不十分买账,担心身家性命,暗中各有打算。本地厢军的将领,也有些瞧不起张俭这个“败军之将”(童贯新败,连带张俭也威信受损),阳奉阴违。

士气低落:守军士卒,尤其是非嫡系部队,普遍厌战畏战。睦州失陷、童贯大败的消息早已传开,军心浮动。加上方腊教导队先前散布的谣言,什么“只杀官、不扰民”、“分田免赋”之类,也在底层士卒中悄悄流传,更是瓦解了斗志。

民心恐慌:城内百姓,富者想逃无门,惶惶不可终日;贫者则心思复杂,既怕城破遭殃,又对官府平日的盘剥心存怨恨,对天策府的宣传将信将疑。大量难民的涌入,也加剧了城内的混乱和粮食压力。

后勤压力:虽说粮草号称充足,但坐吃山空,一旦被长期围困,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军械的消耗、伤员的救治,都是大问题。

张俭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连绵的敌营灯火,心中一片冰凉。他深知,杭州城虽坚,但能否守住,关键不在城墙,而在人心。而现在,城内的“人心”这块基石,已经出现了深深的裂痕。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心中无底,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童贯的援军和这看似坚固的城墙?

杭州,这座东南巨邑,就像一艘巨大的、出现了裂缝的船,漂浮在惊涛骇浪之中,等待着命运最终的裁决。而城外的天策府大军,则如同磨利了爪牙的猛虎,正在耐心地寻找着这艘巨船最脆弱的地方,准备发出致命的一击。攻防双方的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