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军功授田令的颁布
帮源洞内的空气,仿佛被拉满的弓弦,绷得紧紧的。童贯大军的围困虽因前次夜袭而稍显颓势,但远未解除。每日的警戒、小规模的摩擦、以及日渐消耗的粮草,都像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将士们凭借对圣公方腊的信任和一次次胜利积累的士气支撑着,但一种对未来的茫然,尤其是对自身和家小前途的忧虑,如同潮湿的苔藓,在暗处悄然滋生。仗,打了一场又一场,可出路在哪里?将来会怎样?这些问题,像鬼魅般在疲惫的间隙缠绕着这些提着脑袋搏杀的汉子。
方腊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情绪。他深知,一支没有明确目标和未来希望的军队,士气再高昂也难以持久。尤其是在这封建时代,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安身立命、传之久远的根本。要想让这些大多出身贫苦、为求活路揭竿而起的将士死心塌地,光靠“替天行道”的空泛口号和暂时的胜利是不够的,必须给他们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
伤患营的革新初见成效,稳定了后方。接下来,必须给前线的将士注入一剂更强劲的强心针。方腊决定,将他构思已久的“军功授田”制度,正式提上日程,并公之于众。
这一日,并非什么特殊节庆,但帮源洞内最大的那片空地——平日用来操练、集会的“点兵场”,却被收拾得格外肃穆。场地中央,用粗大的原木临时搭起了一座丈许高的简易点将台。台上,一面崭新的“天策府”大纛(dào)旗迎风招展,赤红的底焰上,黑色的“炎武”二字如火焰般跃动。台下,天策府全体将士,除去必要的岗哨,悉数到场,按作战司、侦察司、后勤司等序列,排成整齐的方阵。盔明甲亮,刀枪如林,虽然许多铠甲兵刃上还带着战斗的痕迹,但每个人的腰杆都挺得笔直,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点将台上。
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大家都预感到,有大事要宣布。
方腊在一众核心将领的簇拥下,登上了点将台。他今日未着沉重的甲胄,而是一身玄色劲装,外罩一件象征着他“圣公”身份的暗红色斗篷,显得英武而沉稳。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鸦雀无声的阵列,那目光深邃、锐利,又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力量。
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沉默了片刻,让这种庄重的期待感酝酿到极致。整个点兵场,静得只能听到旗帜猎猎作响和远处山风的呜咽。
“天策府的将士们!”方腊的声音终于响起,不高亢,却异常清晰、沉稳,如同磐石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兄弟们!”
简单的开场,却让所有士卒心头一热。“将士们”是身份,“兄弟们”是情分。
“自清溪洞起兵,至今已历大小数十战!”方腊的声音带着历史的厚重感,“我们为何而战?当初,或许是为了一口饭吃,为了一条活路!是为了不受那贪官污吏的盘剥,不受那豪强劣绅的欺凌!”
这话说到了无数人的心坎里,许多老兵的眼眶开始发红,想起了揭竿而起前的悲惨遭遇。
“我们跟着我方腊,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守住了这帮源洞,打退了童贯的多次进攻!”方腊的声音逐渐激昂,“我们流的血,我们付出的牺牲,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在这山洞里苟延残喘吗?”
“不是!”台下,有心急的士卒忍不住低吼出声。
“当然不是!”方腊斩钉截铁地回应,手臂猛地一挥,“我们要的,是打下一个清平世界!是让我们的父母妻儿,再也不受饥寒交迫之苦!是让这天下,变成一个人人有田种,有饭吃,有衣穿的世界!”
“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再次沉了下来,“空口许诺,画饼充饥,不是我方腊的作风!兄弟们把命交给我,我就必须给兄弟们一个实实在在的交代!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
全场寂静,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台上。
方腊从身旁赵普手中,接过一卷用明黄色绢帛书写、盖着“天策府大都督印”的文书。他双手将绢帛高高举起,朗声道:“今日,在此,我,方腊,以天策府大都督之名,正式颁布——《天策府军功授田令》!”
“军功授田”四个字,如同惊雷,在数千将士的脑海中炸响!
方腊展开绢帛,声音洪亮,一字一句,清晰地宣读:
“天策府军功授田令,第一条:凡我天策府将士,无论出身,无论入府先后,所立战功,皆记录在册,以功授田!”
“第二条:战功分三等!杀敌、先登、破阵、缴获、献策、负伤、乃至日常操练优异,皆有功可计!具体细则,由作战司、侦察司、后勤司会同核定,务求公允!”
“第三条:所授之田,为天策府未来所光复之无主荒地、抄没之贪官豪强田地!授田标准:最低等军功,授田五亩!积功可累加,最高功勋者,授田可达百亩,乃至更多!”
“第四条:所授田产,登记造册,颁发田契,受天策府律法保护,可传子孙!永世不易!”
“第五条:将士阵亡,其军功依旧记录,所授田亩由其父母妻儿继承!天策府赡养其遗属,抚恤其家人!”
……
一条条,一款款,清晰明了,实实在在。没有虚头巴脑的空话,每一句都关乎土地,关乎传承,关乎子孙后代!
台下,起初是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被这前所未有的、石破天惊的法令惊呆了。渐渐地,粗重的喘息声开始响起,一双双原本因战斗和疲惫而显得有些麻木的眼睛,瞬间被点燃了!迸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的、充满希望的光芒!
土地!属于自己的土地!可以传子孙的土地!这是他们这些泥腿子出身的人,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圣公亲口许诺,立令为证!
“圣公万岁!”
不知是谁第一个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
瞬间,点兵场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天策府万胜!”
“愿为圣公效死!”
“誓死追随圣公!”
许多老兵激动得浑身发抖,热泪纵横。他们打仗,以前是为了活命,后来是为了义气,为了跟着圣公干一番事业。但直到此刻,他们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自己打仗,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子孙后代的基业!这种归属感和使命感,是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无法赋予的!
庞万春、方百花等将领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群情激昂的场面,心中也涌动着难以平息的激动。他们深知,这道法令一出,天策府军的战斗力、凝聚力,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一支为土地而战的军队,是一支有恒产者有恒心的军队!
方腊抬手,压下震耳欲聋的欢呼,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开创历史的庄严:
“将士们!这道法令,不是空文!它能否实现,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手中的刀枪,能否为我们打下足够的江山!童贯围困我们,就是想扼杀我们的希望!朝廷欺压我们,就是不给我们活路!”
“现在,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他们:我们的活路,我们子孙后代的田产,要靠我们自己去夺回来!”
“打破童贯的围困,只是第一步!拿下杭州,占领两浙,光复整个江南!那里有广袤的田地,等待着有功的将士去拥有!”
“用敌人的头颅,用我们的战功,去换取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让我们的名字,刻在天策府的功臣簿上!让我们的子孙,为我们今天的奋战而骄傲!”
“众将士听令!”方腊声如雷霆,“自即日起,全力备战!待时机一到,随我杀出重围,夺取杭州,兑现今日之诺!”
“杀!杀!杀!”
冲天的杀气与豪情,直上云霄,仿佛要将帮源洞上方的苍穹都捅出一个窟窿!
《军功授田令》的颁布,如同一颗火种,扔进了堆满干柴的心田,瞬间燃起了燎原之势。它不仅仅是一纸法令,更是一份契约,一个承诺,一个看得见的未来。它将这些战士的个人命运与天策府的集体事业紧密捆绑在一起。
从这一刻起,天策府的将士们知道,他们不仅仅是在为生存而战,为道义而战,更是在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而战。每一份战功,都将直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土地家业。这种强大的驱动力,将支撑他们面对任何强大的敌人,克服任何艰难的险阻。
帮源洞,这座被围困的孤岛,因为这份对未来的坚实承诺,真正变成了一个充满希望、准备喷薄而出的火山。涅盘重生的火焰,已然在每个人心中熊熊燃烧。